莫清波,1988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学士学位,主任医师,广西北海医学会口腔科学专业委员,从事口腔科临床工作及临床研究二十多年,熟悉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临床经验丰富,承担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小孩包茎怎么处理新生儿及小婴儿生理性包茎可观察等待,2-3岁后部分可缓解;有轻度炎症、包皮口稍紧但无严重粘连者可包皮扩张,操作需专业且注意清洁;手术治疗适用于反复包皮龟头炎保守无效、严重影响排尿、5岁以上包茎严重等情况,手术方式有包皮环切术等,术后要护理;婴幼儿期以观察为主,学龄前期及学龄期有指征可干预;有基础疾病患儿处理需谨慎,要在病情稳定等情况下评估并综合处理。 一、观察等待 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的生理性包茎,多属于正常现象,可先进行观察等待。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孩子的包茎可能会自行改善。一般来说,2-3岁以后,阴茎的生长和包皮的发育可能使包茎情况有所缓解,但要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如是否有反复的包皮红肿、排尿异常等。 二、包皮扩张 1.操作时机 适用于有轻度炎症、包皮口稍紧但无严重粘连的患儿。一般在孩子稍大一些,能配合基本操作时可考虑。 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医生会用手法轻柔地将包皮口适当扩张,以缓解包皮口狭窄的情况,但操作过程要避免暴力,防止损伤包皮和阴茎头。 2.注意事项 操作后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家长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在之后的护理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包皮情况,防止再次粘连。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当包茎导致反复的包皮龟头炎,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考虑手术。例如孩子频繁出现包皮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等情况,经过药物等保守处理后仍反复发作。 若包茎严重影响排尿,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等情况,也应考虑手术。 对于5岁以上仍存在包茎,且包皮口狭窄严重,难以上翻包皮清洗,影响孩子生活质量的情况,也可考虑手术。 2.手术方式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的常用手术方式。目前有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器械辅助包皮环切术等。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多余的包皮,使阴茎头能够外露。 术后护理:手术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换药。避免孩子搔抓伤口,减少阴茎的勃起,防止伤口裂开等情况。一般术后1周左右伤口可逐渐愈合,但具体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四、不同年龄患儿的处理差异 1.婴幼儿期 主要以观察为主,因为此阶段孩子的生殖系统仍在发育中,生理性包茎较为常见。家长要注意保持婴儿外阴部的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但要注意清洗时手法轻柔,避免过度翻动包皮。 2.学龄前期及学龄期 如果到了3-5岁左右仍存在包茎问题,且出现上述手术指征相关情况时,可考虑手术等干预措施。对于能够配合的孩子,在进行包皮扩张等操作时相对更容易,但仍需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五、特殊人群(如有基础疾病患儿) 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在考虑包茎处理方式时要格外谨慎。如果需要手术,要在病情稳定、相关基础疾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进行评估。例如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手术感染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严格的消毒、术后加强抗感染监测等,以降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风险。同时,要与相关科室密切合作,综合评估患儿的整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案。 2025-10-30 18:06:12
- 
                        附睾炎如何有效治疗附睾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生活方式调整、局部护理)、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对症药物)、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术后注意事项)及不同人群特殊考虑(儿童强调早期规范治疗、老年综合基础病考虑、女性性伴侣需关注)。 一、一般治疗 休息与生活方式调整:急性附睾炎发作时,患者需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卧床时可适当抬高阴囊,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痛症状。生活中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其日常活动情况,避免因玩耍过度加重病情。 局部护理:早期可使用冰袋局部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急性期过后可改用热敷,促进炎症吸收。但要注意冷敷和热敷的温度及时间,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进行局部护理时更要谨慎操作,控制好冷敷和热敷的条件。 二、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急性附睾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一般首选广谱抗生素,如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等)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克肟等)。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抗生素,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如果是慢性附睾炎,在明确有细菌感染证据时才考虑使用抗生素,且用药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对症药物:疼痛明显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症状。但儿童使用此类药物需注意剂量和禁忌证,严格按照儿科用药标准执行。 三、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附睾炎出现脓肿形成且经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进行手术切开引流。另外,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的慢性附睾炎,若存在附睾梗阻等情况,也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附睾切除术等,但手术治疗需谨慎评估利弊。儿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风险相对较高,更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充分与家长沟通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术后注意事项:手术后要加强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伤口愈合、阴囊肿胀消退等情况。儿童术后要特别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安抚和适当的护理,促进术后康复。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儿童附睾炎:儿童附睾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多与泌尿系统感染、先天性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治疗上更强调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对其未来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脏器功能影响小的治疗方法。 老年附睾炎: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在治疗附睾炎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手术治疗时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女性相关(需注意附睾炎的传播等情况):虽然附睾炎主要发生在男性,但在性传播疾病相关的附睾炎中,性伴侣的情况也需要关注。如果是由性传播病原体引起的附睾炎,性伴侣可能也需要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和疾病的反复发作。 2025-10-30 18:03:55
- 
                        尿有血是怎么回事血尿分为镜下血尿(显微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3个)和肉眼血尿(尿液外观血色等),病因有肾小球疾病(急性多前驱感染伴蛋白尿等,慢性迁延超三月伴蛋白水肿等)、非肾小球疾病(结石致肾绞痛等、感染伴刺激症、肿瘤多无痛肉眼血尿中老年高发、药物损害黏膜、全身性疾病凝血异常致血尿),儿童血尿常见肾小球疾病及先天畸形需检尿常规等,女性血尿重点排查感染并鉴别妇科疾病,男性血尿需警惕结石、肿瘤及前列腺增生,老年人血尿高度警惕肿瘤且注意合并症影响。 一、血尿的定义与分类 尿有血即血尿,可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3个;肉眼血尿则是尿液外观呈血色、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等。 二、常见病因及相关情况 (一)肾小球疾病 1.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链球菌等感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有关,起病前多有前驱感染史,除血尿外,常伴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尿常规可见红细胞、蛋白尿等,肾功能检查早期可能有轻度异常。 2.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迁延,病程超过3个月,血尿常为间断性,可伴不同程度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通过长期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非肾小球疾病 1.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移动时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常伴肾绞痛、腰痛等症状,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结石影。 2.泌尿系统感染: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感染引起尿路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多伴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细菌等,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3.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中老年人群高发,通过泌尿系统超声、CT、膀胱镜及病理检查等可确诊。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环磷酰胺、磺胺类药物等可能损害尿路黏膜引起血尿,有明确用药史时需考虑此因素。 5.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因凝血机制异常导致血尿,常伴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倾向表现,凝血功能检查等可协助诊断。 三、不同人群血尿特点及需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血尿常见于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如肾囊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需注意有无伴随生长发育异常、水肿等表现,及时进行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 (二)女性 女性血尿需重点排查泌尿系统感染,因女性尿道短宽,易发生感染,同时需注意与妇科疾病导致的血尿相鉴别,如宫颈炎、盆腔炎等累及尿路时可能出现血尿。 (三)男性 男性血尿需警惕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也可能导致血尿,表现为排尿困难等症状,需结合前列腺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四)老年人 老年人血尿应高度警惕泌尿系统肿瘤,尤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更需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排除肿瘤性病变,同时注意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2025-10-30 17:56:35
- 
                        睾丸炎怎么治疗好得快睾丸炎要好得快需综合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针对病因的特殊治疗等多方面措施,一般治疗包括患病时充分休息、减少活动、卧床可适当抬高阴囊,发病初期冷敷、急性期过后热敷,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针对病因如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需对症支持,精索扭转等特殊病因可能需外科手术,且要依据患者年龄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最佳效果、减少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休息与制动:患病期间应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卧床时可适当抬高阴囊,以减轻阴囊的坠胀疼痛,这对于各年龄段的睾丸炎患者都很重要,尤其是活动量较大的人群,能有效缓解不适症状。比如青少年患者在运动后若发生睾丸炎,充分休息并抬高阴囊可让症状较快改善。 局部冷敷或热敷:在发病初期可进行冷敷,能减轻肿胀和疼痛;急性期过后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但要注意根据个体对温度的耐受程度调整冷敷或热敷的时间,儿童对温度感知相对敏感,冷敷或热敷时要密切关注皮肤反应,避免冻伤或烫伤。例如儿童睾丸炎患者,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 二、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根据引起睾丸炎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睾丸炎,常用的有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例如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睾丸炎,头孢曲松等头孢菌素类药物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抗生素的使用需要遵循足量、足疗程的原则,以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转为慢性睾丸炎。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药物选择上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异,比如儿童患者要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抗生素,但总体还是依据病原体类型来选。 抗病毒药物:若为病毒感染导致的睾丸炎,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睾丸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常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能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时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的剂量,确保安全有效。 三、针对病因的特殊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除了上述一般和药物治疗外,部分严重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对症支持治疗。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睾丸功能等情况,如有需要可能会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保护睾丸功能,降低对生育等功能的影响。比如青少年患者患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时,及时的综合治疗能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殖系统的远期不良影响。 其他特殊病因:如果是由精索扭转等特殊病因导致的睾丸炎,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比如通过手术复位扭转的精索,恢复睾丸的血液供应,避免睾丸因缺血时间过长而坏死。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手术时要更加精细操作,术后护理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等情况,促进伤口愈合和睾丸功能恢复。 总之,睾丸炎要好得快需要综合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针对病因的特殊治疗等多方面措施,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具体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10-30 17:54:15
- 
                        前列腺钙化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前列腺钙化分无症状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合并前列腺炎时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用抗生素等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需联合抗生素并配合α受体阻滞剂,合并前列腺增生时可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无论是否合并疾病都要注意日常生活管理包括避免久坐、适量饮水、戒烟限酒、保持规律性生活等维护前列腺健康不同患者均应遵循相关原则有基础病史者更要严格遵循。 一、无症状的前列腺钙化 若前列腺钙化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前列腺超声等,监测钙化情况以及前列腺的其他状况,因为部分前列腺钙化可能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相关,通过定期随访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二、合并其他前列腺疾病的前列腺钙化治疗 合并前列腺炎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由大肠埃希菌等引起的,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同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久坐等。对于成年患者适用,儿童及青少年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使用抗生素需谨慎评估,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药物,且需严格遵循剂量等要求。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较为复杂,常需联合使用抗生素,疗程相对较长,一般4-6周,同时可配合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改善排尿症状。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且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年轻患者则需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合并前列腺增生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钙化患者,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多沙唑嗪等,改善排尿困难症状;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等,缩小前列腺体积,但5α-还原酶抑制剂可能对性功能有一定影响,对于年轻患者需谨慎权衡利弊,老年患者也要关注其对性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药物的耐受性。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以确定是否能耐受手术;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年轻患者,也需充分告知手术相关风险和预后等情况。 三、日常生活管理对前列腺钙化的影响 无论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患者都应注意日常生活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建议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一下;适量饮水,每天保证1500-2000ml的饮水量,以增加排尿次数,通过尿液冲洗尿道,减少前列腺钙化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可能会加重前列腺的充血等情况,不利于前列腺健康;保持规律的性生活,既不宜过度频繁,也不宜长期禁欲,适度的性生活有助于前列腺液的排出。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应遵循这些生活管理原则,以维护前列腺的健康状态,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更要严格遵循,因为基础病史可能会影响前列腺对不良生活方式的耐受程度等。 2025-10-30 17:5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