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1、脊柱微创治疗(特别擅长应用内镜(椎间孔镜、椎板间镜)和通道微创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颈肩痛、坐骨神经痛、骨刺、椎管狭窄症;采用射频消融、神经根阻滞无创治疗腰腿痛) 2、斜颈微创美容整形 3、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综合治疗 4、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头颈肩腰腿痛。
向 Ta 提问
谢幼专,主任医师,中法双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会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上海分会工作秘书、AOSpine会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2003年赴法国Littoral大学和Institut Calot医院脊柱外科中心研修,200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和法国科学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7篇,参编中文专著3部,参加翻译专著2部。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课题3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中华医学会第九届骨科基础研究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骨科基础研究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POSTER)、2011至2012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临床医学院第一学期理论授课(见习带教)优胜奖。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2012至201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临床医学院第一学期理论授课(见习带教)优秀教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援滇医疗工作先进个人。
展开-
骨折和骨裂有什么区别吗
骨折与骨裂在定义、损伤程度、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上有区别,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发生骨折或骨裂时各有特点,儿童骨裂需重视固定与复查,老年人恢复慢易出并发症,孕妇治疗需谨慎并兼顾胎儿。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粉碎性骨折(骨碎裂成3块及以上)、斜形骨折等,损伤相对较重,通常是较大外力作用导致。骨裂属于骨折的一种轻微类型,也称为裂纹骨折,是骨质出现裂隙,但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一般是较小外力引起。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骨折在X线上可清晰看到骨皮质的断裂、错位等情况,能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程度。骨裂在X线上有时可能不太容易直接察觉,尤其是一些隐匿性骨裂,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及进一步检查(如CT等)来辅助诊断,骨裂处可见到线状的低密度影。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骨折和不太明显的骨裂,CT检查能更精准地显示骨折线的情况,比如腕骨、跗骨等部位的骨裂,CT能清晰呈现出细微的裂隙。 临床表现 骨折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明显,常伴有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等全身表现。骨裂的疼痛相对较轻,肿胀也不太显著,畸形多不明显,功能障碍相对较轻,有时可能仅表现为受伤部位的轻度疼痛和活动时的不适感。 治疗方式 骨折根据情况可采用石膏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方法。骨裂一般可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等保守治疗,固定时间相对较短,通常4-6周左右,之后需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恢复。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好,骨裂相对常见。儿童骨折愈合速度较快,但骨裂也需重视,要进行适当固定,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早活动可能影响骨骼正常发育。在护理儿童骨裂或骨折时,要密切观察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和儿童的肢体活动情况,定期带儿童进行复查,确保骨折正常愈合。 老年人:老年人骨质疏松,更容易发生骨折,骨裂也可能因轻微外力引起。老年人骨折或骨裂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营养,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预防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同时要做好皮肤护理、呼吸功能锻炼等,预防并发症。 孕妇:孕妇发生骨折或骨裂时,治疗需特别谨慎。用药方面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骨裂可采用外固定等相对保守的方法,骨折若需手术,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及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胎儿的营养需求,同时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影响胎儿。
2025-10-10 11:11:42 -
腰间盘突出可以去健身房锻炼吗
腰间盘突出患者能否去健身房锻炼分情况,病情稳定期可适当锻炼,需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急性发作期不建议锻炼,各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的急性发作期患者均不宜去健身房锻炼,应休息为主。 当腰间盘突出处于病情稳定期时,适度的健身房锻炼有助于增强核心肌群、腰部周围肌肉力量等,对腰椎的稳定性有一定帮助。例如有研究表明,核心肌群增强的人群,腰椎承受压力时的稳定性更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椎间盘的压力。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温和的锻炼项目,比如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游泳锻炼,游泳时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自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是比较适合腰间盘突出患者的运动;还可以进行平板支撑等核心肌群锻炼,但要注意动作规范,避免腰部过度用力。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身体状况不同,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在病情稳定期可适当增加一些低强度的健身房锻炼项目,但要循序渐进;老年患者则更需谨慎选择锻炼方式和强度,避免因锻炼不当加重病情。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因性别导致的特殊差异,但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腰部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锻炼时需适当调整强度和项目。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腰间盘突出的患者,通过健身房锻炼来改善腰部肌肉力量、纠正不良体态是有益的,但要注意锻炼后避免马上又回到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 病史因素:对于有过严重腰间盘突出发作史的患者,在开始健身房锻炼前需咨询医生,根据自身具体病史情况来确定能否锻炼及锻炼的具体方式和强度。 急性发作期不建议锻炼 在腰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较为明显,此时去健身房锻炼可能会加重腰部的损伤和炎症反应,不利于病情恢复,应该以休息为主,避免任何加重腰部负担的活动。 年龄因素: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急性发作期患者,都不适合进行健身房锻炼,都需要以充分休息来促进病情缓解,因为年龄大的患者身体恢复相对较慢,急性发作期更需严格休息;年轻患者急性发作期若锻炼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影响后续恢复。 性别因素:急性发作期无论男女都不适合去健身房锻炼,男女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都需要通过休息来减轻腰部的炎症和疼痛,避免因锻炼导致病情恶化。 生活方式因素:即使是有良好运动生活方式的患者,在腰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也不能去健身房锻炼,要先让腰部症状得到控制后再考虑逐步恢复锻炼。 病史因素:有多次腰间盘突出发作病史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更要绝对休息,不能进行健身房锻炼,因为多次发作后腰部组织更为脆弱,锻炼易加重损伤。
2025-10-10 11:09:54 -
锁骨骨折要手术吗
锁骨骨折是否手术需综合多因素判断,骨折端明显移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骨折不愈合等情况多需手术;儿童青枝骨折、无明显移位稳定性骨折等可不手术,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处理考量,儿童需关注骨骼生长潜力及术式选择,成人依具体情况选手术或保守,特殊病史人群选方案要综合评估基础疾病影响。 一、需手术的情况 1.骨折端明显移位:当锁骨骨折后骨折端移位较明显,例如出现重叠、成角、短缩等情况,影响上肢功能及外观时,多需要手术治疗。如儿童锁骨骨折出现明显重叠移位,可能影响肩部生长发育及上肢功能,通常需手术复位固定;成人锁骨骨折严重移位也会影响上肢活动及肩部形态,一般考虑手术。 2.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若锁骨骨折合并有锁骨下血管、神经损伤时,需手术治疗来解除对血管神经的压迫,恢复其正常结构与功能。 3.开放性锁骨骨折:开放性骨折存在伤口与外界相通,为防止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需手术清创并进行骨折固定。 4.锁骨骨折不愈合:经过保守治疗后骨折仍未愈合,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手术干预,通过手术重新处理骨折端促进愈合。 二、可不手术的情况 1.儿童青枝骨折:儿童骨骼弹性较好,出现青枝骨折时,骨折端有成角,但骨折处还保留部分连续性,可通过8字绷带等保守方法固定,多数可自行愈合,一般无需手术。 2.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对于一些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锁骨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使用三角巾悬吊等,让骨折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愈合。比如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且骨折无明显移位时,多选择保守治疗。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处理考量 1.儿童:儿童锁骨骨折需特别关注,青枝骨折等多数可保守治疗,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骨折愈合及上肢活动情况,因为儿童骨骼生长潜力大,部分移位不大的骨折通过保守治疗可良好恢复。而对于需要手术的儿童患者,手术方式选择要考虑儿童骨骼发育特点,尽量选择对骨骼生长影响小的术式。 2.成人:成人锁骨骨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若身体状况允许,移位明显等情况多倾向手术治疗以恢复解剖结构,利于上肢功能恢复;若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则选择保守治疗,但要注意保守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及并发症预防。 3.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评估。例如糖尿病患者骨折后无论是手术还是保守治疗都要注意血糖控制,因为高血糖不利于骨折愈合及伤口恢复;心脏病患者手术需评估手术耐受性,保守治疗时要注意制动等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2025-10-10 11:08:18 -
膝盖骨膜受损怎么治疗
膝盖骨膜受损后可通过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急性期冷敷、急性期过后热敷)、药物治疗(疼痛明显用非甾体抗炎药,儿童和老年患者用药需注意)、康复训练(情况缓解后适当训练,儿童和老年患者训练有要求)、手术治疗(严重受损时考虑,儿童和老年患者手术有指征)等方式处理。 物理治疗 冷敷:在骨膜受损后的急性期(一般是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通过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的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可以使用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敷在膝盖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儿童皮肤比较娇嫩,冷敷时间需适当缩短;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也要注意控制冷敷时间和冰袋温度。 热敷:在急性期过后(受伤48小时后),可以进行热敷。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和肿胀的吸收,缓解疼痛。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儿童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能过高,防止烫伤;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同样要留意温度,避免烫伤。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遵循用药原则。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认为利大于弊且选择合适的剂型;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等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康复训练 在骨膜受损情况有所缓解后,可以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增强膝盖周围肌肉的力量,稳定膝关节,促进骨膜的修复。例如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患者平卧,膝关节伸直,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还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训练等。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时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其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避免过度训练;老年患者的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因训练强度过大而加重骨膜损伤。 手术治疗 如果膝盖骨膜受损非常严重,如出现大面积的撕裂等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骨膜修复术等。但手术治疗是有严格指征的,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综合判断。儿童患者一般较少采用手术治疗,除非是非常严重的损伤情况;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医生会在充分评估手术收益和风险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2025-10-10 11:06:45 -
腰肌劳损睡硬床可以吗
腰肌劳损睡硬床有积极作用,能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利于修复,但硬床非越硬越好,要选合适硬度,不同人群选硬床有注意事项,还可搭配合适床垫提升睡眠体验,以营造利于腰肌劳损恢复的睡眠环境,不同生活方式患者选床垫组合要注重缓解相关问题。 腰肌劳损患者睡硬床有一定益处。从人体脊柱生理结构来看,正常脊柱存在生理性前凸和后凸,硬床能够为腰部提供较为均匀的支撑,有助于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研究表明,当人体躺在硬床上时,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能处于相对放松且接近自然生理状态的位置,有利于劳损部位的修复。例如,有相关临床观察发现,长期睡硬床的腰肌劳损患者,其腰部疼痛等症状的缓解率相对较高,这与硬床对脊柱力学平衡的维持有关。 硬床选择的注意事项 硬床并非越硬越好,过于坚硬的床可能会导致身体局部压力集中,比如肩部、臀部等部位,反而不利于身体的舒适和脊柱的健康。一般来说,选择硬床时可以选择在木板床的基础上添加合适厚度的床垫,床垫的硬度以躺下后身体曲线能保持自然生理状态,且身体各部位受力较为均匀为宜。对于不同年龄的腰肌劳损患者,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身体骨骼等还在发育阶段,选择硬床时更要注意舒适度的把控,避免因床过硬影响身体正常发育;中老年腰肌劳损患者则要综合考虑自身骨骼、肌肉等状况来选择合适硬度的硬床。对于女性腰肌劳损患者,在选择硬床时除了考虑脊柱因素,还需关注身体的整体舒适性,因为女性身体结构与男性有差异,合适的硬床能更好地贴合身体曲线;而有特殊病史的腰肌劳损患者,如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等其他腰椎疾病的患者,选择硬床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既有利于腰肌劳损的恢复,又不会加重其他腰椎疾病的病情。 搭配合适床垫提升睡眠体验 在睡硬床的基础上,可以搭配合适的床垫来进一步提升睡眠质量。比如选择具有一定弹性但又能提供良好支撑的床垫,这种床垫在保证对腰部有足够支撑的同时,能缓解身体局部的压力。对于腰肌劳损患者来说,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身体的修复,而合适的床垫搭配硬床能共同营造有利于腰肌劳损恢复的睡眠环境。例如,一些记忆棉材质的床垫,其具有根据人体形状自适应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身体压力,与硬床配合使用时,能为腰肌劳损患者提供更舒适的睡眠条件。同时,不同生活方式的腰肌劳损患者,如长期久坐办公的人群,在选择床垫搭配硬床时,更要注重能够缓解久坐带来的身体肌肉紧张等问题,选择能更好地贴合身体曲线、分散压力的床垫组合。
2025-10-10 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