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幼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擅长:1、脊柱微创治疗(特别擅长应用内镜(椎间孔镜、椎板间镜)和通道微创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颈肩痛、坐骨神经痛、骨刺、椎管狭窄症;采用射频消融、神经根阻滞无创治疗腰腿痛) 2、斜颈微创美容整形 3、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综合治疗 4、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头颈肩腰腿痛。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谢幼专,主任医师,中法双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会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上海分会工作秘书、AOSpine会员,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2003年赴法国Littoral大学和Institut Calot医院脊柱外科中心研修,200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和法国科学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7篇,参编中文专著3部,参加翻译专著2部。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课题3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中华医学会第九届骨科基础研究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骨科基础研究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国际CORS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POSTER)、2011至2012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临床医学院第一学期理论授课(见习带教)优胜奖。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2012至201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九院临床医学院第一学期理论授课(见习带教)优秀教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援滇医疗工作先进个人。

展开
个人擅长
1、脊柱微创治疗(特别擅长应用内镜(椎间孔镜、椎板间镜)和通道微创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颈肩痛、坐骨神经痛、骨刺、椎管狭窄症;采用射频消融、神经根阻滞无创治疗腰腿痛) 2、斜颈微创美容整形 3、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综合治疗 4、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头颈肩腰腿痛。展开
  •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训练流程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训练流程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包括早期的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和关节活动度训练,中期的等长收缩训练、等张收缩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和平衡训练,后期的有氧运动、本体感觉训练、功能性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强化期的增加训练强度、进行专项训练、进行康复评估和预防损伤,以及注意事项,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注意休息和恢复、遵循医生的建议和保持积极的心态。 膝关节损伤的康复训练流程通常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早期(0-2周) 1.目标:减轻疼痛和肿胀,增加关节活动度。 2.训练方法: 休息:保持膝关节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包扎膝关节,以减轻肿胀。 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如屈伸、旋转等。 二、中期(2-6周) 1.目标: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2.训练方法: 等长收缩训练: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3-4组,每组10-15次。 等张收缩训练: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张收缩训练,可使用弹性带或器械,逐渐增加阻力。 关节活动度训练:继续进行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增加活动范围。 平衡训练:进行单腿站立、平衡板训练等,提高平衡能力。 三、后期(6-12周) 1.目标: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2.训练方法: 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增强心肺功能。 本体感觉训练:进行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等,提高本体感觉。 功能性训练:进行慢跑、上下楼梯、跳跃等训练,恢复运动功能。 柔韧性训练:进行拉伸训练,增加关节柔韧性。 四、强化期(12周以上) 1.目标: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预防再次损伤。 2.训练方法: 增加训练强度: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如增加运动距离、速度等。 进行专项训练:根据个人运动项目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运动表现。 进行康复评估: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预防损伤:注意运动防护,如佩戴合适的护具、进行热身等。 五、注意事项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加重。 2.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在训练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错误的动作导致损伤。 3.注意休息和恢复: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损伤。 4.遵循医生的建议:在训练过程中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 5.保持积极的心态:康复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 总之,膝关节损伤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坚持。在训练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

    2025-10-10 11:42:27
  • 恶性骨肿瘤怎么造成的

    恶性骨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部分具遗传倾向,如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病;存在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异常,像骨肉瘤有p53等基因突变,尤因肉瘤有染色体易位;长期暴露电离辐射下易致瘤,因辐射损伤DNA;接触含苯有机溶剂、砷化物等化学物质会增加风险;一些慢性骨疾病如Paget病恶变也可引发恶性骨肿瘤。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异常 1.基因突变:多种基因突变可导致恶性骨肿瘤的发生。例如在骨肉瘤中,p53基因等的突变较为常见。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正常情况下它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修复等过程,当p53基因发生突变后,其功能丧失,无法有效阻止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癌变。还有RB基因等的突变也与骨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这些基因突变可能是由于外界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诱导,或者是自身基因复制错误等原因导致,使得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失去正常调控,逐渐发展为恶性骨肿瘤。 2.染色体异常:某些恶性骨肿瘤存在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的异常。例如尤因肉瘤常伴有11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之间的平衡易位,形成EWS-FLIl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编码的蛋白会影响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等,促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染色体异常改变了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谱和调控机制,使得细胞朝着恶性增殖的方向发展,这种染色体异常可能在胚胎发育阶段就已经存在,或者是在后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逐渐累积形成的。 放射性因素 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下是恶性骨肿瘤的一个明确致病因素。例如接受过放射性治疗的患者,尤其是胸部、脊柱等部位接受过放疗的患者,若干年后发生骨肿瘤的风险增加。电离辐射可以损伤细胞的DNA,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辐射引起的DNA损伤不能被正确修复时,细胞就可能发生癌变。儿童对辐射更为敏感,因为他们的细胞分裂活跃,辐射对其DNA的损伤更易导致基因调控失常,从而增加了儿童期或成年后发生骨肿瘤的可能性。 化学物质接触 某些化学物质与恶性骨肿瘤的发生有关。例如长期接触含苯的有机溶剂、砷化物等。苯可以通过干扰细胞的代谢过程和DNA合成等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砷化物能够抑制细胞的DNA修复酶活性,导致DNA损伤累积。接触这些化学物质的人群,如化工厂工人等,其体内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概率相对较高,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相关化学物质会显著增加患恶性骨肿瘤的风险。 慢性骨疾病恶变 一些慢性骨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恶变成为恶性骨肿瘤。例如Paget病(佩吉特病),这是一种慢性骨代谢疾病,患者骨组织的正常结构被破坏,骨小梁紊乱,骨质过度增生等。研究表明,Paget病患者发生骨肉瘤等恶性骨肿瘤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倍。其恶变机制可能与长期的骨组织异常代谢、慢性炎症刺激以及细胞的异常增殖等多种因素有关,慢性骨疾病导致骨组织的微环境发生改变,使得细胞更容易发生恶性转化。

    2025-10-10 11:39:51
  • 手掌腱鞘囊肿怎么治疗

    腱鞘囊肿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及康复预防。保守治疗有挤压法和穿刺抽吸,挤压法适用于较小囊肿但有复发可能,穿刺抽吸可抽液并注射药物但也会复发;手术治疗针对较大或反复发作的囊肿,有传统切开和内镜下手术,手术时要考虑儿童特点;康复方面术后和保守治疗后都需适当康复,预防要避免手部过度劳损和注意保暖。 一、保守治疗 (一)挤压法 1.适用情况:对于较小的囊肿,可尝试用手挤压,将囊肿挤破,让其自行吸收。但这种方法有一定复发概率,且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操作需谨慎,因为儿童配合度可能较低,操作不当可能会带来额外损伤。 2.原理:通过外力使囊肿壁破裂,让囊液流出,然后被机体逐渐吸收。 (二)穿刺抽吸 1.操作及原理:用注射器穿刺囊肿,抽出囊液,然后可向囊内注射一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再加压包扎。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儿童由于皮肤娇嫩、血管等结构相对脆弱,更要严格遵循无菌规范,避免感染等并发症。该方法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也存在复发可能。 二、手术治疗 (一)适用情况 1.囊肿较大:当腱鞘囊肿较大,影响手部功能,如手指活动受限等情况时,多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儿童,如果囊肿影响到手部正常生长发育相关的功能,也需要考虑手术。 2.反复发作:经过多次保守治疗复发的腱鞘囊肿,也可考虑手术。 (二)手术方式 1.传统切开手术:切开皮肤,找到腱鞘囊肿,完整切除囊肿及部分相连的腱鞘组织,以降低复发几率。对于儿童,手术切口的选择要更加考虑美观和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尽量选择隐蔽且较小的切口。 2.内镜下手术:相对传统手术创伤较小,通过内镜辅助进行囊肿切除。但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要根据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评估是否适合内镜手术。 三、康复与预防 (一)康复 1.术后康复:无论是哪种治疗方式,术后都需要进行适当康复。对于儿童,要在家长协助下进行简单的手部活动康复训练,如缓慢屈伸手指等,逐渐增加活动度和力量,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复发或损伤。康复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保守治疗后康复:如果是保守治疗后,也需要进行手部适当活动,避免因长时间不活动导致手部关节僵硬等问题。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康复活动的强度和方式要有所调整,例如成年人可以进行一些稍高强度的手指功能锻炼,而儿童则要选择适合其年龄和体力的简单康复动作。 (二)预防 1.避免手部过度劳损: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注意避免手部过度使用。儿童要减少长时间不当的抓握玩具等活动;成年人要避免长时间重复性的手部劳动,如长时间打字、编织等。 2.注意手部保暖:寒冷刺激可能会导致手部肌腱等组织紧张,增加腱鞘囊肿发生风险。不同年龄人群都要注意手部保暖,儿童在寒冷天气要戴手套,成年人也应根据环境适时增添手部保暖措施。

    2025-10-10 11:37:06
  • 右跟骨外缘撕脱性骨折怎么治疗

    右跟骨外缘撕脱性骨折有保守和手术两种治疗方式,保守适用于骨折块小移位不明显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包括石膏固定和康复锻炼;手术适用于移位明显或影响关节面等情况,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康复阶段需注意不同年龄人群康复差异、生活方式影响及病史相关注意事项。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 对于骨折块较小、移位不明显的右跟骨外缘撕脱性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一些撕脱骨折块移位小于2mm的患者。 对于年龄较大、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保守治疗也是一种选择。 2.具体措施 石膏固定:使用石膏将右下肢固定于适当位置,一般需要固定6-8周,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固定时要注意保持跟骨的正常解剖结构,以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锻炼:在固定的同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早期可以进行足趾的屈伸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一般在固定2-3周后,可逐渐进行踝关节的小范围活动,但要避免骨折部位的过度活动。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 当骨折块移位明显,超过2mm,或者骨折块影响跟距关节面的平整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撕脱骨折块移位导致跟距关节面不平整,可能会影响踝关节的功能。 对于年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为了恢复跟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也多倾向于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将撕脱的骨折块复位后,使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如螺钉等)进行固定。手术中要确保骨折块复位准确,内固定牢固,以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三、康复阶段的注意事项 1.不同年龄人群的康复差异 儿童患者:儿童的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在康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石膏固定的松紧度,因为儿童的肢体可能会有一定的生长发育,过紧的石膏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同时,儿童在康复锻炼时需要家长的协助和监督,避免不适当的活动导致骨折再移位。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再次骨折。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活动。可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改善骨质疏松状况,促进骨折愈合。 2.生活方式的影响 在康复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患肢过早负重。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3.病史相关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和骨折愈合。要严格按照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控制血糖,保持血糖在稳定的范围内。如果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在康复锻炼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率过快等情况,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2025-10-10 11:34:39
  • 腿抽筋最快的解决方法

    腿抽筋最快的解决方法有拉伸缓解法(包括伸直腿部拉伸和站立拉伸,不同年龄段需注意调整力度)、按摩放松法(包括揉按肌肉和点压穴位,不同人群要注意力度和操作方式)、热敷辅助法(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不同人群要注意温度和时间),腿抽筋可能与运动过度、缺钙、寒冷刺激等有关,日常要合理运动、注意补钙、保暖,频繁抽筋需就医排查疾病。 一、拉伸缓解法 1.伸直腿部拉伸:若腿部小腿后侧抽筋,可坐在椅子或床边,伸直抽筋的腿,将脚趾向上勾,尽量使脚尖朝向自己,保持15-30秒,利用肌肉的牵拉来缓解抽筋。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需轻柔地帮助其进行腿部拉伸,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对于老年人,拉伸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防止因骨质疏松等问题导致骨折等意外。 2.站立拉伸:如果是小腿前面肌肉抽筋,可双脚前掌踩在台阶上,脚跟尽量向下伸,利用身体重量向下牵拉小腿肌肉,也能快速缓解抽筋状况。不同年龄段人群在进行站立拉伸时,力度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年轻人可适当加大力度,但也应在自身耐受范围内,老年人则要保证拉伸过程平稳,避免因身体平衡问题摔倒。 二、按摩放松法 1.揉按肌肉:用双手用力揉按抽筋部位的肌肉,从抽筋肌肉的近端向远端进行揉捏、按压。比如小腿抽筋时,用手掌根部着力,在小腿肚处进行环形揉按,逐步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儿童的肌肉较为娇嫩,按摩时要注意力度轻柔,以能感受到明显的按压但不引起疼痛不适为宜;老年人由于皮肤和肌肉的松弛,按摩力度也不宜过大,防止造成软组织损伤。 2.点压穴位:可以点压承山穴、委中穴等缓解腿抽筋。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用拇指用力按压这些穴位,产生酸胀感,也能起到快速缓解抽筋的作用。不同人群在点压穴位时,要注意找准穴位位置,儿童和老年人在操作时最好由专业人员或有经验的人协助进行,确保穴位按压准确且力度合适。 三、热敷辅助法 1.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抽筋的腿部,温度保持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通过热传递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从而缓解抽筋。对于儿童,热敷时要时刻关注温度,避免烫伤,可将毛巾或热水袋包裹一层薄布后再敷在腿部;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更要注意控制温度和热敷时间,防止低温烫伤或因热敷时间过长导致局部皮肤受损。 腿抽筋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运动过度导致肌肉疲劳、缺钙、寒冷刺激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运动,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后立即休息;注重饮食中钙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物,避免腿部受寒。如果腿抽筋频繁发生,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因素,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025-10-10 11:33: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