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尤其擅长胰腺疾病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光,男,甲状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业务专长:尤其擅长胰腺疾病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全国委员,吉林省大肠癌学组副主任委员,留学英国皇家医院,从事消化道肿瘤的治疗研究。本专业临床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外科疑难急重病症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尤其擅长胰腺疾病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甲状腺结节复查居然没了有可能吗

    甲状腺结节复查居然没了是有可能的,可能原因有检查误差因素,如超声检查局限性等;结节自身变化因素,如囊性结节吸收、炎症性结节消退;生理性因素影响,如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变化、激素水平波动影响,不同人群处理方式基本一致但需进一步观察评估 1.检查误差因素 超声检查的局限性: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一定的准确性,但也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结节较小的时候,第一次检查可能因为仪器分辨率、检查者经验等因素导致误判;或者结节位置较深、被周围组织遮挡等情况,第一次检查没有清晰显示,而复查时检查条件改善,结节实际并不存在。不同医生的超声诊断水平也可能存在差异,导致首次诊断有偏差,复查时经更有经验的医生再次检查确认结节已消失。 其他检查方法的差异:如果首次检查仅依靠超声,而复查时结合了其他检查手段,如甲状腺核素扫描等,不同检查方法对结节的显示和判断标准不同,也可能出现之前误判有结节,复查时通过更全面的检查确认结节不存在的情况。 2.结节自身变化因素 囊性结节的吸收:部分甲状腺结节为囊性结节,也就是结节内部是液体成分。囊性结节有可能自行吸收消失,当结节内的液体被身体逐渐吸收代谢,结节就会在复查时看似消失。例如一些小型的单纯性囊性结节,其囊液被机体吸收后,结节结构不复存在。 炎症性结节的消退:如果甲状腺结节是由于炎症引起的,在经过适当的机体免疫调节或者炎症得到控制后,炎症性结节有可能消退。比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相关的甲状腺结节,在炎症消退过程中,结节会缩小甚至消失。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确实存在可能。 3.生理性因素影响 甲状腺组织的代偿性变化:甲状腺具有一定的代偿功能,当部分甲状腺组织出现结节样改变后,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其他正常甲状腺组织可能会发挥更多的代偿作用,使得之前被判断为结节的部分组织恢复正常状态,从而在复查时结节消失。例如,甲状腺局部受到一些轻微刺激后出现的小的异常组织,在机体自身调节下恢复正常结构。 激素水平波动的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一定关系。如果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复查期间发生了明显波动,可能会影响结节的状态。比如甲状腺素水平短时间内显著升高,可能会对结节产生影响,导致结节缩小甚至消失。不过这种情况需要结合具体的激素变化情况来综合判断。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出现甲状腺结节复查消失的情况处理方式基本一致,但需要根据个体具体情况进一步观察和评估。例如,对于年轻女性,如果之前发现甲状腺结节,复查消失后,仍需要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监测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因为甲状腺疾病在女性中相对较为常见,且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再次影响甲状腺状态;对于老年人群,也需要关注整体健康状况,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方面功能有所下降,虽然结节消失,但仍要注意甲状腺相关指标的长期监测,以排除潜在的甲状腺疾病复发或其他异常情况。如果有既往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这种情况,更要密切随访,因为有甲状腺疾病病史的人再次出现甲状腺相关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

    2025-10-11 13:34:25
  • 甲状腺术后脖子像被掐是怎么回事

    甲状腺术后脖子像被掐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术后正常组织肿胀与炎症反应、伤口愈合相关情况(如伤口周围组织修复、瘢痕形成)、神经损伤因素(喉返神经损伤、颈丛神经损伤)以及术后心理因素影响,若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一、术后正常的组织肿胀与炎症反应 甲状腺术后脖子像被掐可能是术后正常的组织肿胀与炎症反应所致。手术会对颈部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机体启动修复机制,局部血管扩张、渗出增加,导致颈部组织肿胀,从而让人感觉脖子有被掐的异样感。一般术后1-2周肿胀会逐渐减轻,这是机体对手术创伤的正常免疫应答过程,多数患者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步缓解。不同年龄患者恢复速度可能有差异,儿童新陈代谢相对旺盛,恢复可能相对快些,但也需密切观察;老年患者恢复相对缓慢,要注意加强护理。 二、伤口愈合相关情况 1.伤口周围组织修复:甲状腺术后伤口在愈合过程中,新生的纤维组织等会逐步填充修复受损部位。如果伤口愈合过程中出现纤维组织过度增生或者局部粘连等情况,也可能导致颈部有紧绷、像被掐的感觉。例如,部分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会牵拉周围组织,引起颈部不适。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吸烟会影响伤口愈合,可能加重这种颈部异样感,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阻碍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2.瘢痕形成:手术切口会形成瘢痕,瘢痕组织的收缩等情况可能导致颈部出现不适。一般术后数周瘢痕开始形成,3-6个月瘢痕逐渐成熟。如果患者是瘢痕体质,术后瘢痕可能更明显,颈部被掐样的感觉可能会更持久且明显。瘢痕体质患者在术后要特别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等加重瘢痕的因素。 三、神经损伤因素 1.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手术中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支配声带运动等功能,同时也可能影响颈部相关肌肉的神经支配。如果喉返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颈部肌肉运动不协调等情况,从而让患者感觉脖子像被掐。例如,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可能引起声音嘶哑等,同时也可能伴有颈部的异样感觉;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更严重,除了声音问题外,颈部的不适可能更明显。不同年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后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神经系统相对娇嫩,损伤后恢复可能更需关注。 2.颈丛神经损伤:颈丛神经分布于颈部,若手术中颈丛神经受损,也可能导致颈部感觉异常,出现像被掐的感觉。颈丛神经损伤可能引起颈部皮肤感觉减退、麻木等,进而让患者主观上感觉脖子有被掐的异样。 四、术后心理因素影响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存在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等情绪,会放大身体的不适感,感觉脖子像被掐。尤其是一些对手术恢复过度担忧的患者,心理因素可能加重这种主观感受。不同性别患者心理状态可能有一定差异,女性相对可能更易出现焦虑情绪,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关怀。例如,女性患者术后可能更关注颈部外观恢复等情况,心理压力相对较大,更易受心理因素影响出现颈部异样感的主观放大。 如果甲状腺术后脖子像被掐的感觉持续不缓解或者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通过颈部超声等检查明确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10-11 13:33:42
  • 甲状腺左叶囊实性结节严重吗

    甲状腺左叶囊实性结节是否严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包括结节性质判断(超声特征、穿刺活检)、不同性质结节的预后及处理(良性结节生长缓慢但大结节压迫需干预,儿童良性结节更谨慎,恶性结节早期规范治预后较好,老年恶性结节需综合全身状况制定方案)、与生活方式等因素关系(高碘低碘饮食、精神因素、家族史等影响,高危人群需密切监测),发现后应及时就医规范评估管理。 一、结节的性质判断 1.超声特征 通过超声检查观察结节的边界、形态、有无钙化等情况。如果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砂粒样钙化等,良性的可能性较大;反之,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微小钙化等,需要警惕恶性的可能。例如,有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边界不清且伴微小钙化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结节内囊性部分和实性部分的比例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一般来说,单纯囊性结节良性居多,但囊实性结节需要更细致评估。 2.穿刺活检 细针穿刺活检(FNAB)是明确结节性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获取结节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确定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穿刺结果为恶性,那相对严重,需要进一步评估手术等治疗方案;如果是良性,还需要关注后续变化等情况。 二、不同性质结节的预后及处理 1.良性囊实性结节 多数良性囊实性结节生长缓慢,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例如一些胶质潴留性的囊实性结节,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节变化即可。但如果结节较大,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等,即使是良性,也需要考虑手术等干预措施。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儿童时期发现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由于儿童甲状腺处于发育阶段,恶性的可能性相对成人稍高,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密切随访;而成年人的良性囊实性结节,如果没有明显压迫症状,可以定期每6-12个月复查超声。 2.恶性囊实性结节 如果是甲状腺癌导致的囊实性结节,如乳头状癌等,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但如果延误治疗,肿瘤可能会侵犯周围组织、发生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对于老年患者,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在多学科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三、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生活方式因素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目前研究认为,长期高碘或低碘饮食可能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有关。如果患者有高碘饮食史,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长期压力过大、焦虑等精神因素也可能对甲状腺结节有一定影响,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减压活动,如运动、冥想等。对于有家族甲状腺癌病史的人群,属于甲状腺结节恶性的高危人群,更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左叶囊实性结节的变化,比一般人群更要缩短复查超声的间隔时间等。 总之,甲状腺左叶囊实性结节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结节的超声特征、穿刺活检结果以及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一旦发现甲状腺左叶囊实性结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评估和管理。

    2025-10-11 13:33:22
  • 左叶甲状腺囊肿怎么治

    左叶甲状腺囊肿的处理包括观察随访、手术治疗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较小无症状且良性可能性大的可定期随访;囊肿大压迫或怀疑恶变需手术,手术方式有甲状腺囊肿切除术;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适用于不大有症状或不愿手术者,穿刺后有复发可能且要注意相关事项。 一、观察随访 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左叶甲状腺囊肿,若经超声等检查评估为良性可能性大,可定期随访观察。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动态观察囊肿的大小、形态等变化。例如,一些体积小于2厘米且无明显压迫症状的左叶甲状腺囊肿,通过定期随访,若囊肿无明显变化,可继续观察。在随访过程中,需关注患者是否出现颈部不适、吞咽困难等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可能在症状表现上无明显差异,但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囊肿对甲状腺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因为儿童甲状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囊肿可能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代谢。 二、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当左叶甲状腺囊肿较大,直径超过5厘米以上,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囊肿压迫气管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影响正常生活,此时手术解除压迫是必要的。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风险可能相对较高,但如果囊肿压迫症状明显,经评估手术收益大于风险时,也应考虑手术。而年轻患者,若囊肿较大影响美观或有潜在恶变可能,也可考虑手术。 经超声等检查怀疑囊肿有恶变倾向时,应积极手术治疗。通过超声造影等检查手段判断囊肿的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若怀疑恶变,需尽早手术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手术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甲状腺囊肿切除术。手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根据囊肿的位置、大小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对于左叶甲状腺囊肿,一般采用颈部前方的横切口或纵切口。手术中要尽量完整切除囊肿,同时要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等重要结构,避免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声音嘶哑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患者在手术中对重要结构的保护要求一致,但儿童患者由于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等结构相对较小且脆弱,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女性患者在手术切口选择上可能更注重美观,医生会尽量选择隐蔽的切口位置。 三、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 操作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肤刺入囊肿内,抽取囊液。穿刺前需进行严格的消毒等准备工作,超声引导可以准确地定位囊肿,提高穿刺的准确性。一般抽取部分囊液后,可向囊内注入无水乙醇等硬化剂,以破坏囊壁上皮细胞,减少囊肿复发的可能性。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的操作流程基本相同,但儿童患者由于配合度可能较差,需要更加耐心的操作和安抚。 适应证与注意事项 适用于囊肿不大但有症状,或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情况。但穿刺抽液后有一定的复发概率,所以在穿刺后仍需定期随访观察。同时,穿刺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穿刺后要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女性患者在穿刺后要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防止感染影响美观等。

    2025-10-11 13:32:57
  • 甲状腺麻醉后痛吗

    甲状腺手术常用全身麻醉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术中无痛术后可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无痛术后部分患者有痛且程度轻于不采取有效措施;术后疼痛程度受个体差异、手术创伤程度、患者心理因素影响;术后疼痛处理依程度而异,儿童术后疼痛需密切观察、谨慎处理,老年人术后疼痛要考虑基础疾病及加强护理。 一、麻醉方式与疼痛关系 甲状腺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等。 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手术过程中不会感知疼痛。全身麻醉是通过药物使患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阻断痛觉传导通路,让患者在无意识、无疼痛感觉的情况下完成手术。术后随着麻醉药物代谢,患者可能会逐渐感觉到疼痛,但一般在可控范围内。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颈丛神经周围,阻滞神经传导,使颈部手术区域痛觉消失。在麻醉起效后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会感到疼痛,但术后麻醉药物作用消退后,部分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不过相比不采取有效麻醉措施,疼痛程度会明显减轻。 二、术后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 疼痛程度个体差异:术后疼痛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轻、身体状况较好、对疼痛耐受能力较强的患者,术后疼痛感觉可能相对较轻;而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对疼痛敏感的患者,术后疼痛感觉可能更明显。例如,年轻体健者的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可能不如年老体弱者强烈。 手术创伤程度:甲状腺手术的创伤大小也会影响术后疼痛。如果手术操作相对顺利,创伤较小,那么术后疼痛通常较轻;反之,如果手术复杂,创伤较大,如涉及周围组织较多的情况,术后疼痛可能会更明显。这是因为较大的创伤会引起更多的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会释放一些致痛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 患者心理因素: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对疼痛的感受。如果患者过于紧张、焦虑,可能会放大对疼痛的感知;而心态乐观、放松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可能会相对提高。比如,一些患者在术前过度担忧手术疼痛,术后可能会感觉疼痛比实际情况更严重。 三、术后疼痛的处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术后疼痛处理:对于甲状腺术后的疼痛,医生会根据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疼痛较轻,可能会让患者通过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缓解;如果疼痛较明显,会使用镇痛药物等进行处理。但在药物使用上会遵循医疗规范,以保障患者安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甲状腺术后疼痛需要特别关注。由于儿童对疼痛的表达能力有限,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征变化,如是否有哭闹不安、躁动等表现,来判断疼痛情况。在处理疼痛时,会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如安抚等,尽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镇痛措施。 老年人:老年人甲状腺术后疼痛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处理疼痛时,要注意药物对其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老年人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等,使用某些镇痛药物时需要评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确保用药安全。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术后疼痛的护理,关注其身体和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2025-10-11 13:32: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