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脊柱疾病、创伤、人工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置换、脊柱侧弯的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胡三保,男,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骨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医学硕士,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全科医师专家委员会成员;国际内固定学会脊柱AOSpine会员;北京市朝阳区健康素养讲师团讲师。展开
个人擅长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脊柱疾病、创伤、人工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置换、脊柱侧弯的外科治疗。展开
  •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久能好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时间有个体差异,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急性期1-2周缓解疼痛等,亚急性期2周-2个月疼痛进一步缓解、活动范围增大,恢复期2个月以上基本恢复,完全恢复需数月甚至更久。 影响恢复时间的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如果突出程度较轻,对神经压迫相对较小,恢复时间可能较短,可能数天内症状就有所改善;若突出严重,神经受压明显,恢复时间则会延长,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比如,单纯的纤维环部分突出,通过休息等简单处理,可能1-2周症状缓解;而髓核突出压迫神经较严重的情况,恢复时间往往更长。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采取绝对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措施,一般卧床2-3周后症状开始缓解,完全恢复可能需要3-6周。如果同时配合牵引、理疗等,恢复时间可能会缩短。例如,牵引治疗可以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辅助恢复,可能让患者在2-4周内症状明显改善,但完全恢复可能需要2-3个月。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非常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术后1-2周可以出院,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恢复相对快些;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差,恢复时间可能延长。 年龄因素: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强,恢复相对较快;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减退,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恢复时间可能较长。比如,20多岁的年轻人患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积极治疗,可能2-3个月基本恢复;而6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才能恢复到较好的状态。 生活方式:患病后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恢复,如严格卧床休息、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确姿势等。如果患病后仍继续久坐、弯腰劳作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恢复,导致恢复时间延长。例如,患病后能严格遵医嘱卧床休息并保持正确姿势,恢复时间会比不注意生活方式的患者短。 病史情况:既往有腰椎相关疾病的患者,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因为本身腰椎组织已有一定损伤或退变,再次出现突出后,修复相对困难。比如,既往有轻度腰椎间盘退变的患者,发生急性突出后,恢复时间可能比没有既往病史的患者长1-2个月。 不同阶段的恢复表现及时间范围 急性期(1-2周):此阶段主要是缓解疼痛、减轻神经水肿等。经过卧床休息等处理,多数患者疼痛会有所减轻,神经水肿开始消退,一般1-2周内疼痛症状可明显改善,但仍可能存在腰部活动受限等情况。 亚急性期(2周-2个月):疼痛进一步缓解,腰部活动范围逐渐增大,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患者可以在佩戴腰围等保护下进行短时间的活动,这个阶段可能持续2周-2个月。 恢复期(2个月以上):症状基本消失,腰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但完全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可能需要数月,部分患者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逐步增加活动量,进行康复锻炼等促进恢复。

    2025-09-28 12:42:35
  • 如何预防慢性颈椎病的发生

    保持正确姿势、适度颈部锻炼、避免颈部受伤、控制体重、定期体检可预防颈椎病,日常工作学习、睡眠要注意姿势,适度做颈部伸展、旋转运动,运动及日常活动注意防护,肥胖者控体重,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睡眠姿势:选择合适的枕头很重要,枕头的高度应适中,一般以仰卧时枕头高度约为自己一拳高(约8-12厘米),侧卧时枕头高度约等于一侧肩宽为宜。睡眠姿势以仰卧和左右侧卧交替为宜,避免长时间固定一种睡眠姿势,尤其是不要趴着睡觉,这种姿势会严重破坏颈椎的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病的发生风险。 适度颈部锻炼 颈部伸展运动:站立或坐姿端正,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将头部向一侧倾斜,尽量让耳朵靠近肩部,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重复3-5次。还可以进行颈部前屈后伸运动,缓慢将头部向前屈曲,尽量让下巴贴近胸部,然后再向后伸展,感觉颈部后侧有拉伸感,同样保持15-30秒,重复3-5次。 颈部旋转运动:缓慢将头部向一侧旋转,眼睛看向肩膀后方,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重复3-5次。这些锻炼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适用,但老年人在进行颈部旋转运动时要注意动作缓慢、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因颈椎退变导致损伤。 避免颈部受伤 运动防护:进行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可能涉及颈部快速运动的体育活动时,要佩戴合适的颈部防护装备,如运动护颈,以减少颈部受伤的几率。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要特别注意监督他们在运动中的安全,避免因剧烈运动导致颈部损伤引发颈椎病。 日常活动注意:在搬运重物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应蹲下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直接弯腰用颈部力量去搬重物,防止颈部突然受到过大的拉力或压力而受伤。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防止急刹车或碰撞时颈部受到猛烈的前冲或后甩而受伤。 控制体重 过重的体重会增加颈椎的负担,因为颈部需要支撑过重的头部和身体上部。对于肥胖人群,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度的运动来减轻体重,可以有效降低颈椎病的发生风险。饮食上要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运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体重,但对于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关节炎等)的人群,在控制体重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运动不当加重基础疾病。 定期体检 对于有长期颈部不适症状或存在颈椎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者、有颈部外伤史者等,应定期进行颈部的影像学检查,如颈椎X线、CT或MRI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颈椎的退变情况、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定期体检可以根据个人的年龄、病史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检查频率,例如40岁以上人群或有颈椎病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颈椎相关检查。

    2025-09-28 12:41:03
  • 腰椎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腰椎退化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多因素影响,年龄增长致腰椎逐渐退化,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加速骨质流失,久坐、缺乏运动、外伤史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加重退化,先天性发育异常及既往腰椎疾病史也会增加退化风险。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腰椎会逐渐发生退化。一般从30-40岁开始,腰椎的椎间盘会出现水分丢失,椎间盘的弹性和抗压能力下降,椎体边缘也会逐渐出现骨质增生等退变表现。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腰椎的软骨终板、椎间盘等结构的营养供应减少,组织修复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腰椎退化逐渐明显。例如,老年人的腰椎间盘往往比年轻人薄,椎间盘内的髓核含水量降低,使得腰椎的缓冲和稳定功能减弱。 二、性别因素 在女性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腰椎骨质的流失,使得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增加,进而促进腰椎的退化。而男性在中年以后也会出现雄激素水平下降等情况,影响腰椎相关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不过相对女性绝经后的变化,男性腰椎退化的进程可能相对缓慢一些。 三、生活方式因素 1.久坐:长时间保持坐姿,尤其是不正确的坐姿,会使腰椎长时间处于前屈状态,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不均匀,导致椎间盘退变加速。例如,久坐时腰椎间盘前方承受的压力小,后方承受的压力大,容易造成椎间盘后方纤维环的损伤,进而引起腰椎退化。而且久坐还会使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肌肉力量下降,对腰椎的稳定作用减弱,进一步加重腰椎的退化。 2.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腰部肌肉力量减弱,腰椎的稳定性降低。肌肉力量不足无法有效地维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和姿势,使得腰椎在日常活动中更容易受到损伤和退变。比如,缺乏运动的人腰部肌肉萎缩,对腰椎的保护作用变差,腰椎间盘承受的应力增加,加速椎间盘的退变。 3.外伤史:曾经有过腰椎骨折、脱位等外伤经历的人,即使外伤已经愈合,腰椎的内部结构也可能已经受到破坏,后续发生腰椎退化的风险会增加。因为外伤会导致腰椎的椎间盘、椎体等结构的完整性受损,影响其正常的生物力学功能,使得腰椎在后续的生理活动中更容易出现退变。 四、病史因素 1.腰椎先天性发育异常: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先天性脊柱发育畸形,会使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腰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存在应力分布不均等问题,从而加速腰椎的退化。例如,腰椎骶化的患者,腰椎与骶骨的连接结构异常,使得腰椎承受的应力集中在某些部位,容易引起这些部位的椎间盘、椎体等结构的退变。 2.腰椎疾病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腰椎疾病的患者,在疾病发作和治疗过程中,腰椎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已经受到影响,即使经过治疗症状缓解,腰椎的退变进程也可能比没有此类病史的人更快。因为这些疾病已经破坏了腰椎的椎间盘、椎管等结构,导致腰椎的稳定性和缓冲功能下降,后续容易进一步退化。

    2025-09-28 12:39:44
  • 颈椎病枕头睡多高合适

    颈椎病枕头高度有讲究,成人一般6-10厘米,较瘦者可稍低,较胖者稍高,侧卧位时与肩宽一致,儿童3-6岁用2-3厘米枕头;合适高度枕头可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缓解颈部肌肉疲劳、影响睡眠质量。 一般来说,成人颈椎病患者枕头高度以6~10厘米较为合适,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正常成人颈部有一个生理性前凸,合适的枕头高度能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使颈部肌肉、韧带等处于放松状态。例如,根据人体工程学研究,对于大多数成人,选择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高度在这个范围能较好地缓解颈部疲劳,预防和改善颈椎病症状。一般可通过仰卧位时,枕头高度相当于自己一拳的高度(握拳时从拳心到指尖的距离)作为参考,但这也不是绝对标准,还需结合个人舒适度调整。 不同体型成人的调整 对于较瘦的成人,可能枕头高度可相对稍低一些,约6厘米左右,因为其颈部周围脂肪较少,较低的高度就能较好维持颈椎生理曲度;而较胖的成人,可能需要稍高一些的枕头,约8~10厘米,以保证在睡眠时颈椎能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另外,侧卧位时,枕头高度应与肩宽一致,这样能使颈椎在侧卧位时也处于水平状态,避免颈椎侧弯,对于有颈椎病的人来说,侧卧位时合适的枕头高度同样重要,能防止颈椎在侧卧位时受力不均加重病情。 儿童情况 儿童的颈椎生理曲度尚未完全形成,一般不建议使用过高的枕头。婴儿时期通常不需要使用枕头,3~6岁的儿童可使用高度约2~3厘米的枕头,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枕头,这样既不会影响儿童颈椎的正常发育,又能提供一定的舒适支撑。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颈部肌肉和骨骼都比较脆弱,不合适的枕头高度可能会影响颈椎的正常形态发育,所以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段的枕头高度。 选择合适枕头高度的重要性 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合适高度的枕头能使颈椎在睡眠时保持正常的生理前凸,避免颈椎过度前屈或后伸。如果枕头过高,会使颈椎过度前屈,导致颈椎后方的肌肉、韧带等过度紧张,长时间可引起颈部疼痛、僵硬等不适,还可能加速颈椎椎间盘的退变;如果枕头过低,颈椎过度后伸,会使颈椎前方的结构受到过度牵拉,同样不利于颈椎的健康,可能引发颈部不适及颈椎病相关症状加重。 缓解颈部肌肉疲劳 当枕头高度合适时,颈部肌肉能在放松状态下休息,有助于缓解白天因工作、学习等导致的颈部肌肉疲劳。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合适高度的枕头能在睡眠时让肌肉得到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清除,从而缓解肌肉疲劳,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这是辅助治疗和预防病情加重的重要方面。 影响睡眠质量 合适高度的枕头能提高睡眠质量,保证患者在睡眠中处于舒适的体位,减少夜间醒来的次数。如果枕头高度不合适,会导致睡眠中频繁调整体位以寻求舒适感,进而影响睡眠深度和质量,长期睡眠质量差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也不利于颈椎病的康复。

    2025-09-28 12:38:14
  • 颈椎曲度变直该怎么办

    改善颈椎曲度变直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如调整姿势与适度运动;进行物理治疗,如牵引治疗和按摩推拿;还有医学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为主,严重情况才考虑手术。 一、改善生活习惯 1.姿势调整 日常坐姿: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保持正确坐姿至关重要。成年人长时间伏案工作时,应使电脑屏幕中心位置与眼睛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座椅高度及倾斜度要合适,保证腰部紧贴椅背,保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儿童在学习时,要选择高度合适的桌椅,眼睛距离书本约33厘米,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睡眠姿势:睡眠时选择合适的枕头很关键。一般来说,枕头高度以仰卧时枕高约一拳(约10厘米左右),侧卧时枕高与肩宽相当为宜。对于有颈椎曲度变直的人群,不建议俯卧位睡眠,因为这种姿势会进一步破坏颈椎正常曲度。 2.适度运动 颈部锻炼: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颈部锻炼方法有很多,比如“米字操”,即头部依次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伸展,然后依次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画米字的动作,每次进行5-10分钟,每天可做2-3次。游泳也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特别是蛙泳,在游泳过程中颈部肌肉能得到较好的锻炼,有助于维持颈椎曲度。对于患有某些病史的人群,如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二、物理治疗 1.牵引治疗 原理:牵引治疗可以通过外力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压迫,同时有助于改善颈椎曲度。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牵引的重量和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成年人牵引重量可从3-5公斤开始,逐渐增加,每次牵引时间约20-30分钟,每天1-2次。儿童由于颈椎等组织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牵引治疗需谨慎,应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一般牵引重量较轻,时间较短。 适用情况:适用于颈椎曲度变直且有神经根受压症状,如上肢麻木、疼痛等的人群,但对于有严重颈椎退变、椎管狭窄等情况的人群要慎用。 2.按摩推拿 手法:专业的按摩推拿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按摩推拿的手法要适中,对于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有所区别。成年人可采用揉、按、捏、弹拨等手法,但力度要根据个体耐受程度调整。儿童进行按摩推拿时,手法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损伤。对于有颈椎不稳、严重骨质疏松等病史的人群,不建议随意进行按摩推拿,以免加重病情。 三、医学干预 1.药物治疗:如果伴有疼痛等症状,可根据情况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但需严格遵循用药原则,如对于儿童,要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选择儿童专用的缓解疼痛等症状的药物形式,且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手术治疗:一般来说,颈椎曲度变直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且出现严重神经压迫症状、脊髓受压等情况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

    2025-09-28 12:36: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