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脊柱疾病、创伤、人工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置换、脊柱侧弯的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胡三保,男,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骨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医学硕士,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全科医师专家委员会成员;国际内固定学会脊柱AOSpine会员;北京市朝阳区健康素养讲师团讲师。展开
个人擅长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脊柱疾病、创伤、人工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置换、脊柱侧弯的外科治疗。展开
  • 骨折冰敷多久

    骨折冰敷一般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儿童每次5-10分钟,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每次10-15分钟且要密切观察皮肤,肿胀剧痛时首次冰敷从5分钟渐增不超20分钟,还需隔皮肤用冰袋,伤后早期48小时内冰敷频繁固定,随症状缓解调整频率时间。 骨折后冰敷通常建议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够通过降低局部温度,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例如,有研究表明,在骨折后的早期(一般是伤后48小时内),适当的冰敷可以有效缓解骨折部位的炎症反应和肿胀程度。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较薄,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与成人不同。给儿童骨折冰敷时,每次冰敷时间应适当缩短,建议5-10分钟,且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避免冻伤。因为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长时间冰敷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冻伤,出现皮肤变色、起水疱等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伴有血液循环不佳等情况,在骨折冰敷时,除了注意控制时间外,还要更加频繁地观察局部皮肤状态。每次冰敷时间可维持在10-15分钟,因为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反应可能不敏感,但皮肤和血液循环的代偿能力较差,长时间冰敷容易造成冻伤或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恢复。 有基础疾病人群:对于本身有糖尿病、血管性疾病等基础疾病的骨折患者,冰敷时更要严格控制时间和密切观察。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可能减退,更容易冻伤而不自知;血管性疾病患者冰敷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风险。所以这类人群骨折后冰敷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且要经常检查局部皮肤有无异常。 特殊情况 如果骨折部位肿胀、疼痛非常严重,在首次冰敷时,也不宜过长时间,从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但一般不超过20分钟。同时,冰敷时要注意用毛巾等将冰袋与皮肤隔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另外,在骨折后的不同阶段,冰敷时间也可能有所调整。一般在伤后早期(48小时内)冰敷较为频繁且时间相对固定,随着肿胀和疼痛的缓解,冰敷的频率和时间可以适当减少。

    2025-09-24 13:00:10
  •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包括早期活动脚趾、踝泵练习、股四头肌收缩,术后1-2周进行直腿抬高、关节活动度练习,术后2-6周借助器械进行康复训练、强化股四头肌、平衡和协调训练,术后6周后增加活动强度、进行柔韧性训练、强化核心肌群。同时,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控制体重、保暖,定期复查。 1.术后早期: 活动脚趾:术后当天,应开始活动脚趾,以促进血液循环。 踝泵练习:屈伸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20-30下。 股四头肌收缩:绷紧大腿肌肉,每天3-4次,每次10-15下。 2.术后1-2周: 直腿抬高:伸直腿部,抬高离床面10-20厘米,保持5-10秒,每天3-4次,每次10-15下。 关节活动度练习: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 3.术后2-6周: 借助器械进行康复训练: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在平行杠内进行行走练习,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时间。 强化股四头肌:进行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练习,增强股四头肌力量。 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使用平衡板、平衡垫等进行训练,提高平衡能力。 4.术后6周后: 增加活动强度:逐渐增加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但要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进行柔韧性训练:拉伸腿部肌肉和韧带,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强化核心肌群:通过腹部、背部和臀部的训练,增强身体的稳定性。 5.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训练,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训练强度。 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和行走时保持身体挺直,避免膝关节过度弯曲或伸直。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应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 注意保暖:寒冷天气中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受凉。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评估康复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康复情况可能不同,因此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或康复师。此外,术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的耐心和坚持。

    2025-09-24 12:58:10
  • 骨骼的作用

    人体骨骼具有支撑身体结构、运动功能(杠杆作用及参与关节活动)、造血功能(红骨髓造血及特殊情况下黄骨髓转化造血,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储存矿物质(钙磷储存及平衡调节,病史会影响其功能)等重要作用。 运动功能 1.杠杆作用:骨骼是肌肉附着的支点,肌肉收缩时,通过骨骼这个杠杆产生运动。例如,下肢的股骨等骨骼与肌肉协同工作,使人能够行走、奔跑等。不同性别在运动能力上可能因骨骼肌肉发育差异有一定不同,男性通常骨骼肌肉更发达,运动能力相对较强;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生理阶段,骨骼的运动功能可能会因身体变化受到一定影响,需要特别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 2.参与关节活动:关节由骨骼的相关结构组成,如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等构成,骨骼的形态和结构决定了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方式,使人能够进行屈伸、旋转等多种运动。不同生活方式下,关节和骨骼的使用频率不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关节和骨骼磨损可能会相对较快;而经常进行适度运动锻炼的人群,骨骼和关节的功能可能会保持得更好。 造血功能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主要存在于儿童长骨的两端、扁骨和不规则骨的内部。在婴幼儿时期,几乎所有骨髓都是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部分红骨髓会逐渐转化为黄骨髓,但在失血等特殊情况下,黄骨髓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老年人造血功能会有所减退,这与骨髓中红骨髓比例下降等因素有关,所以老年人要注意通过合理饮食等方式补充造血所需的营养物质,保障身体造血功能的相对稳定。 储存矿物质 骨骼是人体内钙、磷等矿物质的储存库。其中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约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当血液中钙的浓度降低时,骨骼中的钙会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血钙的平衡;反之,当血钙浓度升高时,血液中的钙又会沉积到骨骼中。不同病史情况下,骨骼储存矿物质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患有甲状旁腺疾病等会影响钙磷代谢,进而影响骨骼对矿物质的储存和调节功能,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09-24 12:56:24
  • 横突骨折多久可以正常工作

    横突骨折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因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个人恢复情况及人群差异而异,轻度保守治疗4-6周可渐做轻体力工作,3月左右完全恢复,严重手术治疗需3-6月,年轻人愈合快,老年人、有基础病史者恢复长,恢复前需经医生评估确认骨折愈合良好。 轻度横突骨折:如果是单纯的、没有明显移位的横突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佩戴支具等,通常4-6周骨折处有一定的纤维连接,疼痛等症状会明显缓解,此时可以逐渐恢复一些轻体力工作,但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可能需要3个月左右。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单纯横突骨折经保守治疗后,3个月时多数患者骨折已基本愈合,能够耐受正常工作的轻度负荷。 较为严重的横突骨折:如果横突骨折伴有其他损伤,或者骨折移位明显,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时间会相对较长,一般需要3-6个月才能逐渐恢复正常工作。因为手术治疗后骨折的修复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更长时间让骨折完全愈合以及身体功能恢复到能够承受正常工作的状态。 不同人群的差异 年轻人:年轻人身体状况较好,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可能会相对短一些。例如,年轻患者单纯横突骨折保守治疗,可能3个月左右就能恢复正常工作,但具体还需根据复查骨折愈合情况来定。 老年人:老年人骨折愈合能力较差,同时可能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会相对延长,可能需要6个月甚至更久,而且在恢复工作过程中要更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防止骨折再移位或影响恢复。 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会影响骨折的愈合,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需要相应延长,并且要密切监测血糖等指标,确保骨折愈合不受基础病影响。在恢复工作时,要注意工作强度的逐渐增加,避免因工作导致基础病加重而影响骨折恢复。 横突骨折后恢复正常工作前一定要经过医生的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骨折已基本愈合,身体功能恢复良好后才能逐步恢复工作,避免过早工作导致骨折复发或延迟愈合等不良后果。

    2025-09-24 12:54:33
  • 屁股扁平大怎么改善

    想要改善屁股扁平大的问题,可以通过深蹲、臀桥、侧抬腿等运动,多吃富含蛋白质、纤维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对臀部进行按摩,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适量运动,也可以考虑手术等方法。 1.运动: 深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缓慢下蹲,想象自己坐在椅子上,保持膝盖不超过脚尖,然后慢慢站起来。重复20-30次,每天进行3-4组。 臀桥:仰卧位,双腿屈曲,脚跟踩地,将臀部向上抬起,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重复20-30次,每天进行3-4组。 侧抬腿:侧卧,下侧腿伸直,上侧腿弯曲,向上抬起,保持30-60秒,然后换另一侧,重复20-30次,每天进行3-4组。 2.饮食: 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肌肉生长的重要营养素,可以帮助增加臀部肌肉量。建议多食用鸡胸肉、鱼、虾、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体重增加,从而影响臀部线条。建议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控制脂肪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臀部堆积,影响臀部线条。建议适量控制脂肪的摄入,选择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等。 3.按摩: 臀部按摩:用手轻轻按摩臀部,帮助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穴位按摩:按摩臀部上的穴位,如承扶穴、环跳穴等,有助于促进臀部血液循环,改善臀部扁平大的问题。 4.注意姿势: 保持正确的坐姿:坐立时,不要弯腰驼背,要保持身体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臀部血液循环不畅,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5.手术: 自体脂肪移植:通过抽取自身其他部位的脂肪,经过处理后注射到臀部,增加臀部的丰满度。 假体植入:通过手术将假体植入到臀部,增加臀部的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改善屁股扁平大需要长期坚持,同时要注意饮食健康、保持良好的姿势和适量的运动。如果想要快速改善,可以考虑手术,但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

    2025-09-24 12:52: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