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糖尿病、甲亢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周慧敏,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内分泌专业20年,对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等诊治方面方法独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5部。
展开- 
                        哪些症状表示睾丸炎睾丸炎局部症状表现为单侧睾丸疼痛可逐渐加剧并可放射至腹股沟或下腹、患侧睾丸肿胀质地变硬且阴囊皮肤发红发热;全身有发热及乏力、食欲减退等不适;儿童患病症状不典型多为哭闹不安等,成年男性症状较典型需重视早期诊治,有基础病史人群出现相关症状需警惕炎症蔓延应尽快就医明确诊断。 一、局部症状 1.睾丸疼痛:多为单侧睾丸疼痛,疼痛可逐渐加剧,部分可放射至腹股沟区域或下腹部,疼痛性质可为胀痛、坠痛或锐痛,活动或行走时疼痛可能加重。 2.睾丸肿胀:患侧睾丸体积增大,触摸时可发现睾丸质地变硬,肿胀明显者可见阴囊皮肤外观改变,呈现饱满状态。 3.阴囊皮肤改变:阴囊皮肤可出现发红、发热现象,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充血所致。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表现,体温可升高至38℃~39℃甚至更高,部分患者伴有寒战,提示炎症反应较为明显。 2.全身不适:可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这是机体对炎症的全身性应激反应表现。 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患睾丸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除睾丸区域不适、肿胀外,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触碰阴囊等,需家长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成年男性:症状相对更典型,上述局部及全身症状表现更为明显,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生育等功能,需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等人群,出现睾丸炎相关症状时需警惕炎症蔓延等情况,应尽快就医明确诊断,因为基础病史可能增加睾丸炎发生及加重的风险。 2025-10-30 14:19:30
- 
                        附睾炎的表现症状附睾炎局部有阴囊红肿热痛、附睾肿胀及放射痛至腹股沟和下腹部,全身可出现发热、寒战,儿童附睾炎少见且症状不典型,成年男性局部症状典型,有泌尿系统基础病史者发病易受基础病影响需综合管理基础病。 一、局部症状 1.阴囊红肿热痛:患侧阴囊皮肤呈现红肿状态,用手触摸时温度较对侧升高,伴有显著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剧烈,可影响正常行走等活动。 2.附睾肿胀:附睾部位体积增大,通过触诊能明显感觉到附睾肿大,与对侧正常附睾对比差异显著。 3.放射痛: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区域以及下腹部,患者会感觉腹股沟部位或下腹部有牵扯痛。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附睾炎患者会出现发热情况,体温可升至38℃~39℃甚至更高,发热程度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炎症越重,发热可能越明显。 2.寒战:发热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寒战,表现为身体不自主发抖,这是机体对感染的全身性反应。 三、不同人群特点 1.儿童附睾炎:儿童附睾炎相对少见,局部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阴囊区域轻度肿胀、触痛,或伴有哭闹不安等表现,因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阴囊部位异常。 2.成年男性:成年男性附睾炎局部症状相对典型,阴囊红肿热痛等表现明显,疼痛等不适对日常生活影响大,需及时就医诊治。 3.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如前列腺炎、尿道炎等)的患者,发生附睾炎时,症状易受基础病影响,炎症可能更易扩散或反复发作,需在治疗附睾炎时综合管理基础病。 2025-10-30 14:18:10
- 
                        人体能憋大小便多久正常成年人可耐受憋小便1至8小时左右但长期过度憋尿会使膀胱扩张、弹性减弱影响收缩并引发泌尿系统疾病儿童因膀胱容量小憋久易损伤膀胱功能老年人因膀胱肌肉收缩力下降耐受时间短;一般人可耐受憋大便1至2天长期憋大便会致粪便干结引发便秘及增加肛肠疾病风险儿童肠道功能不完善憋大便易便秘影响肠道蠕动和营养吸收老年人肠道蠕动减慢憋大便更易引发便秘及相关肛肠问题。 一、憋小便的时长及相关影响 正常成年人膀胱容量约为300~500毫升,一般可耐受憋小便1~8小时左右,但这也受个体差异影响。若长期过度憋尿,会使膀胱持续扩张,膀胱肌肉弹性减弱,影响膀胱正常收缩功能,还可能引发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儿童膀胱容量较小,婴儿通常几十分钟就可能有排尿需求,随着年龄增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但仍远低于成年人,所以儿童憋小便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损伤膀胱功能。老年人因膀胱肌肉收缩力下降,憋小便耐受时间相对缩短,更应注意及时排尿。 二、憋大便的时长及相关影响 正常肠道有排便反射,一般人可耐受憋大便1~2天,但长期憋大便会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引起粪便干结,进而引发便秘。长期便秘还可能增加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的发生风险。儿童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憋大便易导致便秘,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和营养吸收,应及时引导其养成规律排便习惯。老年人肠道蠕动减慢,憋大便更易引发便秘及相关肛肠问题,需格外注意保持正常排便节奏。 2025-10-30 14:16:31
- 
                        怎样缓解肾结石疼痛缓解结石疼痛可通过增加适量水分摄入促进小结石随尿液排出并减轻刺激,用合适温度热敷缓解肾脏周围肌肉痉挛,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需遵医嘱且特殊人群慎用,若出现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发热、血尿明显加重、排尿困难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一、物理缓解方法 1.增加水分摄入:大量饮水可增加尿量,促进小结石随尿液排出,减轻结石对尿路的刺激从而缓解疼痛,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毫升,可分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对于儿童,需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饮水量,保证充足尿量排出。 2.局部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于疼痛部位,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一般控制在40~50℃,通过温热刺激缓解肾脏周围肌肉痉挛,进而减轻疼痛,但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儿童皮肤娇嫩,热敷时更要密切关注温度和接触时间。 二、药物缓解 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有一定镇痛作用,但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评估,儿童应避免自行使用成人止痛药物,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止痛方式,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非药物干预手段。 三、及时就医指征 若出现疼痛剧烈且持续不缓解、伴有发热(体温≥38℃)、血尿明显加重、排尿困难等情况,需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因为这些可能提示结石梗阻加重、合并感染等严重情况,尤其是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及时就医以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不良后果。 2025-10-30 14:15:36
- 
                        一般男性多大开始翻包皮新生儿及婴儿阶段包皮多呈生理性包茎状态无需刻意翻动包皮,幼儿期约3-4岁部分包皮开始有生理性退缩趋势但存在个体差异,儿童后期至青春期前约7-12岁更多包皮进一步退缩但仍有个体差异,若超岁左右包皮仍完全包裹阴茎头且无法上翻显露阴茎头可能存在包茎需及时就医评估,无异常表现无需过度担忧有异常则应及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帮助。 一、新生儿及婴儿阶段 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包皮多呈生理性包茎状态,即包皮紧紧包裹阴茎头,这是正常的胚胎发育遗留现象,此阶段无需刻意翻动包皮,强行翻动可能造成局部损伤。 二、幼儿期(约3-4岁) 通常在3-4岁左右,部分男性的包皮开始出现生理性退缩趋势,阴茎头有逐渐暴露的可能,但仍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幼儿包皮退缩不明显仍属正常情况。 三、儿童后期至青春期前(约7-12岁) 到7-12岁左右,更多男性的包皮会进一步退缩,阴茎头逐渐能够部分或完全外露,但仍有部分男性可能直到青春期时,随着阴茎的发育,包皮才完全退缩至阴茎冠状沟后,使阴茎头完全暴露。 四、异常情况提示 若超过14岁左右包皮仍完全包裹阴茎头且无法上翻显露阴茎头,可能存在包茎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评估,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干预。个体之间因遗传、发育等因素存在差异,包皮退缩时间并非绝对统一,只要无影响排尿、局部无反复感染等异常表现,一般无需过度担忧,若有异常情况则应及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帮助。 2025-10-30 14:1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