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统肿瘤、泌尿外科结石、肾上腺疾病、前列腺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罗勇,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后。 现任北京市泌尿外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肿瘤学会泌尿生殖专委会委员、北京市泌尿外科学会基础临床转化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成员,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学科骨干人才。

  长期从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在心肺大血管合并症的肿瘤患者、和晚期疑难肿瘤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同时,在泌尿生殖肿瘤的进展转移机制方面,具有丰富坚实的研究基础,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215人才项目,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资助180万,曾参与申请并指导研究生开展实施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导毕业6名博士研究生和11名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其中,SCI 11篇(累计影响因子57分),Medline 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统肿瘤、泌尿外科结石、肾上腺疾病、前列腺疾病的诊治。展开
  • 男士阴茎根部瘙痒是否正常

    男士阴茎根部偶尔轻微瘙痒因清洁不充分属正常但需关注后续变化,若持续不缓解伴皮疹等为异常,异常原因有皮肤真菌感染如股癣、湿疹、寄生虫感染如阴虱、局部卫生及其他因素包括不透气内裤、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免疫力低下者需重视,男童多因卫生不良等,育龄期有不洁性行为史需警惕性传播疾病。 一、可能正常的情况及需警惕的异常情况 男士阴茎根部偶尔出现轻微瘙痒,若因局部卫生清洁不充分,汗液、污垢积聚刺激皮肤短时间引起,且无其他异常表现,可能属于相对“正常”的短暂现象,但仍需密切关注后续变化。然而,若瘙痒持续不缓解、伴有局部皮疹(如红斑、丘疹、水疱等)、皮肤脱屑、分泌物增多、异味、疼痛等症状,则通常属于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病理因素。 二、常见异常原因及相关特征 (一)皮肤真菌感染 如股癣,多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好发于腹股沟、会阴等部位,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中央趋于消退,伴有不同程度瘙痒,且可能向周围蔓延。其发生与局部潮湿、温暖环境利于真菌滋生有关,肥胖、多汗、免疫力较低的男士更易罹患。 (二)湿疹 阴茎根部湿疹可由过敏反应(如接触某些材质的内裤、清洁剂等)、局部潮湿、摩擦等多种因素诱发,皮肤表现为红斑、丘疹、渗出、结痂、肥厚等,瘙痒较为剧烈,常呈对称性分布,病情易反复。 (三)寄生虫感染 阴虱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阴虱多寄生在阴毛区,可通过叮咬皮肤引起剧烈瘙痒,在阴毛上可见虱虫或虫卵,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抓痕、血痂等表现。 (四)局部卫生及其他因素 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内裤、运动后未及时清洁会阴部,导致局部潮湿,也可引发瘙痒;此外,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局部皮肤易受真菌等感染,也可能出现阴茎根部瘙痒;若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分泌物刺激局部皮肤也可能导致瘙痒。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男士(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阴茎根部瘙痒可能提示更严重的感染或皮肤病变,需格外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而儿童一般较少出现阴茎根部瘙痒情况,若男童出现相关症状,多与局部卫生不良、尿布皮炎等有关,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必要时就医处理。育龄期男士若有不洁性行为史出现阴茎根部瘙痒,需警惕性传播疾病可能,应及时就诊排查。

    2025-10-15 13:50:27
  • 频繁性生活会引起前列腺炎吗

    频繁性生活可能引起前列腺炎,从解剖生理看频繁性刺激致前列腺充血久重易让病菌入侵,青壮年因性活跃风险较高,中老年性生活频繁也可能引发,要适度性生活、关注身体信号,特殊人群更需严格注意,青少年应避免过早频繁性生活。 一、频繁性生活与前列腺炎的关联机制 从解剖生理角度来看,男性的前列腺会在性兴奋时充血。如果性生活过于频繁,前列腺就会持续处于充血状态。正常情况下,前列腺能够通过血液循环等机制进行自我调节来恢复,但频繁的性刺激会打破这种平衡,使得前列腺充血时间过长、程度过重,为细菌等病原体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有研究发现,在频繁性生活的人群中,前列腺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使得细菌更容易在前列腺内滋生繁殖,从而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风险。 二、不同人群的差异情况 青壮年人群:青壮年男性性功能活跃,如果性生活过于频繁,相对来说发生前列腺炎的风险会有所升高。因为这一年龄段的男性性需求相对较高,若不注意节制,前列腺长时间处于充血状态,更易引发炎症。比如一些年轻男性由于缺乏正确的性知识,过度放纵性生活,就比较容易出现前列腺炎相关症状。 中老年人群:中老年男性性生活频率通常会降低,相对而言因频繁性生活导致前列腺炎的几率较青壮年低,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如果中老年男性性生活仍较频繁,前列腺同样会出现充血等情况,也可能引发前列腺炎,只是总体发生率较青壮年低。 三、预防及相关注意事项 适度性生活: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男性,都应该保持适度的性生活频率。一般来说,青壮年以性生活后第二天不感到疲劳为宜,根据个体差异有所调整。通过合理控制性生活频率,可以避免前列腺过度充血,降低前列腺炎的发生风险。 关注身体信号:男性应关注自身前列腺健康相关的身体信号,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不适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检查,排查是否患有前列腺炎等疾病,尤其是有频繁性生活经历的男性更要提高警惕。 特殊人群提醒:对于本身有前列腺相关基础问题的人群,如既往有前列腺炎病史者,更要严格注意性生活频率,遵循适度原则,防止病情复发或加重。同时,青少年群体应避免过早开始频繁性生活,因为此时生殖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过度的性活动对前列腺等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健康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2025-10-15 13:49:18
  •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常用药药

    治疗前列腺增生等相关疾病的药物主要有四类,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α受体松弛平滑肌改善排尿困难,5α-还原酶抑制剂抑制睾酮转化使前列腺体积缩小,植物制剂有非特异性抗炎等作用,M受体拮抗剂阻断M受体缓解逼尿肌过度收缩,且各类药物有各自作用机制、常用药物及使用注意事项,如α受体阻滞剂对严重低血压风险等患者需谨慎,5α-还原酶抑制剂可能影响性功能等,植物制剂起效慢,M受体拮抗剂有相应不良反应及慎用人群 一、α受体阻滞剂 (一)作用机制 通过阻断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α受体,松弛平滑肌,从而改善排尿困难症状。 (二)常用药物举例 如特拉唑嗪等,其能有效缓解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研究表明可显著降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道阻力,提高尿流率。但对于有严重低血压风险的患者需谨慎使用,老年患者使用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这类患者对药物引起的血压下降可能更为敏感。 二、5α-还原酶抑制剂 (一)作用机制 抑制体内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化,使前列腺体积缩小,改善排尿症状。 (二)常用药物举例 非那雄胺是常见的此类药物,研究显示长期服用非那雄胺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降低急性尿潴留发生风险和手术干预率。但该类药物可能对性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等,在用药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对于有生育需求的男性要谨慎使用,因为药物可能影响精子质量等情况。 三、植物制剂 (一)作用机制 具有非特异性抗炎、抗水肿、改善膀胱出口梗阻和尿道功能等作用。 (二)常用药物举例 普适泰等,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起效相对较慢。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其他两类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可作为选择之一,不过在使用时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比如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要权衡利弊,因为虽然其全身副作用少,但仍需通过肝肾代谢,可能会加重肝肾负担。 四、M受体拮抗剂 (一)作用机制 阻断膀胱平滑肌的M受体,缓解逼尿肌过度收缩,降低膀胱敏感性。 (二)常用药物举例 托特罗定等,可改善尿频、尿急等症状,但可能会引起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有青光眼或严重便秘病史的患者要慎用,因为口干可能导致口腔不适,而便秘可能因药物进一步加重,青光眼患者使用可能会升高眼压等。

    2025-10-15 13:45:49
  • 前列腺结石

    前列腺结石是在前列腺腺泡和腺管内形成的真性结石与腺管堵塞、尿液反流等成因相关有无症状型和有症状型等临床表现常用超声、X线、CT等诊断观察等待或手术治疗可预防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多饮水、规律性生活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定义 前列腺结石是指在前列腺腺泡和腺管内形成的真性结石,其形成与前列腺腺管堵塞、尿液反流等因素相关,结石可小如米粒,大如豌豆,可为单个或多个。 二、成因 1.腺管堵塞:前列腺腺管因炎症、增生等原因发生堵塞,导致前列腺液中的钙盐等物质沉积,逐渐形成结石。2.尿液反流:尿液反流进入前列腺腺管,其中的矿物质等成分可沉积形成结石。 三、临床表现 1.无症状型:多数前列腺结石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2.有症状型: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若合并感染还可能有会阴部疼痛、发热等表现。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前列腺内结石的位置、大小等情况。2.X线检查:能发现前列腺部位的高密度阴影,有助于诊断前列腺结石。3.CT检查:对前列腺结石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尤其能更精准地判断结石的分布等。 五、治疗方式 1.观察等待:对于无症状的前列腺结石,一般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情况。2.手术治疗:当结石引起严重症状、合并其他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时,可考虑手术取石等治疗方式。 六、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久坐,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前列腺部位的血液循环,减少腺管堵塞风险。2.多饮水:充足的水分摄入可增加尿量,减少尿液反流及结石形成的可能。3.规律性生活:适度规律的性生活有助于前列腺液的正常排出,维持前列腺健康。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前列腺结石发生率相对较高,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2.有基础疾病人群:若本身患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前列腺结石的发生风险。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指导,注意药物等治疗对前列腺结石的影响。

    2025-10-15 13:43:03
  • 前列腺炎少年会得么

    前列腺炎有可能发生在少年群体中,其可能因不良生活方式(久坐、不规律性生活)和感染因素(细菌、其他病原体感染)引发,表现有局部隐痛不适、排尿不适及全身低热乏力等,应对需及时就医并调整生活方式。 一、少年患前列腺炎的可能原因 1.不良生活方式 久坐:少年如果长时间久坐,比如长时间玩电脑游戏、长时间骑车等,会导致会阴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引发前列腺充血,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时间骑车的青少年,前列腺局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障碍,前列腺液排出不畅,容易诱发炎症。 不规律的性生活:虽然少年时期一般性生活不频繁,但如果有过度手淫等情况,也可能引起前列腺反复充血。过度手淫会使前列腺组织反复处于充血-水肿的状态,时间久了就可能引发炎症。 2.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少年时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例如,尿道逆行感染是常见的途径,细菌可从尿道口进入尿道,再逆行侵入前列腺。像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就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前列腺炎症。 其他病原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少年前列腺炎。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性接触等途径传播,虽然少年性接触相对较少,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通过其他间接途径感染的可能。 二、少年前列腺炎的表现及应对 1.表现 局部症状:可能会出现会阴部、下腹部隐痛不适,或者有坠胀感。有些少年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排尿不适症状,不过相对成年人来说,症状可能没有那么典型。 全身症状:部分少年可能会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但一般比较轻微。 2.应对 及时就医:如果少年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前列腺指检、尿常规、前列腺液检查等。前列腺液检查可以帮助明确是否存在炎症以及炎症的类型等。 生活方式调整:让少年避免久坐,适当增加活动量,比如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像慢跑等。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手淫等不良行为。 对于少年前列腺炎,要重视早期发现和干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时治疗感染等措施来保障少年的前列腺健康。家长要关注少年的身体状况,引导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处理。

    2025-10-15 13:39: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