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统肿瘤、泌尿外科结石、肾上腺疾病、前列腺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罗勇,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后。 现任北京市泌尿外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肿瘤学会泌尿生殖专委会委员、北京市泌尿外科学会基础临床转化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近距离治疗学组成员,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学科骨干人才。
长期从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在心肺大血管合并症的肿瘤患者、和晚期疑难肿瘤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同时,在泌尿生殖肿瘤的进展转移机制方面,具有丰富坚实的研究基础,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215人才项目,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资助180万,曾参与申请并指导研究生开展实施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导毕业6名博士研究生和11名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其中,SCI 11篇(累计影响因子57分),Medline 20余篇。
展开-
新生儿尿路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尿路感染与解剖因素(女婴尿道短等、男婴可能有先天性尿路畸形)、生理因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医源性因素(医疗操作如留置导尿管等)、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病灶经血循环传播)相关。 解剖因素:女婴尿道短,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细菌污染,相比男婴更易发生尿路感染;男婴可能存在先天性尿路畸形,如尿道瓣膜、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等,导致尿液引流不畅,细菌容易滋生繁殖引发感染。 生理因素: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细菌的抵抗力较弱。例如,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功能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杀菌能力等都相对低下,使得细菌容易在尿路定植并引发感染。 医源性因素:在新生儿医疗操作过程中,如留置导尿管,若操作不规范或护理不当,会将外部细菌引入尿路,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另外,频繁的膀胱穿刺、泌尿道器械检查等也可能损伤尿路黏膜,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血行感染:新生儿时期,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可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尿路引起感染。比如,新生儿肺炎、脐炎、皮肤感染等,病原体可通过血行途径到达肾脏和尿路,从而引发尿路感染。
2025-10-13 09:14:13 -
尿道口肉阜是什么样的
尿道口肉阜是女性尿道外口良性息肉状赘生物,呈红色、质软、单个,大小不等,多乳头状或半球状,有溃疡时伴痛、出血,好发于中老年绝经后女性,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患者局部赘生物易因摩擦出血,需重视就医检查处理。 尿道口肉阜是女性尿道外口的良性息肉状赘生物,通常呈红色、质软,一般为单个,大小不等,直径多在0.5-1.0厘米左右。其形状多为乳头状或半球状,表面光滑,有的可能有溃疡形成,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状。从颜色上看,主要以红色为主,这是因为其内部有丰富的血管等组织。在质地方面,相对柔软,但当有炎症等情况时,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变硬。它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因素有关。对于有尿道肉阜的患者,由于局部有异常的赘生物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摩擦等出现出血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5-10-13 09:11:48 -
割包皮多久可以拆线
割包皮拆线时间因缝合材料和切口愈合情况而异,普通丝线缝合一般7天左右拆线,有基础疾病或愈合不佳者需延长,儿童视愈合情况定;可吸收线缝合无需拆线,1-3周渐被吸收,儿童用可吸收线可减痛苦风险,术后要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异常及时就医。 可吸收线缝合:不需要拆线,可吸收线会在术后1-3周左右逐渐被人体吸收。不过,部分患者可能对可吸收线吸收较慢,若出现局部红肿、渗液等排斥反应,可能需要提前处理,但总体来说不需要像丝线那样定期拆线。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可吸收线可以减少拆线的痛苦和风险,因为儿童配合度相对较差,可吸收线避免了拆线时的操作可能给儿童带来的心理创伤和身体不适。 割包皮后要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就医处理。
2025-10-13 09:11:00 -
龟头炎反复发作咋办
龟头炎反复发作需综合治疗与生活管理,其反复发作与病原体未彻底清除、免疫功能低下、局部刺激、不洁性行为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治疗上应明确病原体类型针对性用药,疗程充足,性伴侣同步治疗;生活中要保持局部清洁,改善生活习惯,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建议行包皮环切术,避免高危性行为。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儿童青少年及孕妇哺乳期女性需注意相应事项。复发后要及时复诊,避免自行用药,做好心理调节。长期需定期复查、健康宣教,家庭性伴侣同步检查治疗,以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一、明确龟头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龟头炎反复发作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 1.病原体未彻底清除:如细菌、真菌(白色念珠菌最常见)或病毒感染未完全治愈,导致复发。 2.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HIV感染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因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 3.局部刺激因素:如包皮过长、包茎导致清洁困难,或频繁使用刺激性清洁剂、肥皂等破坏皮肤屏障。 4.不洁性行为:性伴侣存在感染(如霉菌性阴道炎)或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交叉感染。 5.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熬夜等降低免疫力,或内裤过紧、不透气导致局部潮湿环境。 二、规范治疗与用药原则 1.明确病原体类型:需通过分泌物涂片、培养或PCR检测确定病原体,针对性用药。 细菌性龟头炎:外用抗生素乳膏(如莫匹罗星)。 真菌性龟头炎: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咪康唑)。 病毒性龟头炎(如疱疹病毒):需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 2.疗程需充足:真菌性感染需连续用药2~4周,细菌性感染需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3~5天,避免过早停药导致复发。 3.联合性伴侣治疗:若性伴侣存在感染,需同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行为。 三、生活管理与预防措施 1.保持局部清洁:每日用清水清洗,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需彻底擦干。 2.改善生活习惯: 穿宽松棉质内裤,避免局部潮湿。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 3.包皮过长或包茎的处理:建议行包皮环切术,减少清洁死角,降低复发风险。 4.避免高危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高血糖环境易滋生真菌,导致感染反复。 2.免疫功能低下者(如HIV感染、肿瘤化疗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延长疗程。 3.儿童与青少年:需排除包茎或包皮粘连,避免过度清洁或使用刺激性药物,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 4.孕妇与哺乳期女性:若性伴侣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影响胎儿或婴儿。 五、复发后的应对策略 1.及时复诊:若症状反复或加重,需重新检测病原体,调整治疗方案。 2.避免自行用药: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或二重感染。 3.心理调节:反复发作可能导致焦虑,需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 六、长期随访与健康管理 1.定期复查:每3~6个月随访一次,尤其是有包皮过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2.健康宣教:了解龟头炎的病因与预防方法,避免不洁性行为与局部刺激。 3.家庭管理:性伴侣需同步检查与治疗,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龟头炎反复发作需综合治疗与生活管理,明确病原体、规范用药、改善生活习惯是关键。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导致风险。通过长期随访与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1 14:14:32 -
一到天冷就会尿频尿急是怎么回事
冬季出现尿频尿急可能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导致,生理性因素包括寒冷刺激使肾脏产尿多及饮水习惯致短时间进水多;病理性因素有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特殊人群中儿童泌尿系统发育未全、老年人器官衰退、女性尿道短直等在冬季更易出现尿频尿急相关问题,需关注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应情况。 一、生理性因素 (一)寒冷刺激导致的排尿反射 当天气寒冷时,人体皮肤的汗腺分泌减少,为了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肾脏会产生更多的尿液。同时,寒冷会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使膀胱逼尿肌发生不自主收缩,从而引起尿频尿急的感觉。例如,在低温环境下,人体为了散热减少,肾脏过滤形成尿液的量相对增多,导致膀胱内尿液生成速度加快,使得排尿次数增加。 (二)饮水习惯影响 冬季人们可能因偏好温热饮品而增加饮水量,若在天冷时不自觉地大量饮水,尤其是在短时间内摄入较多水分,肾脏生成尿液的量也会相应增多,进而出现尿频尿急现象。比如,一些人在冬天喜欢喝热水、热汤等,短时间内摄入水分过多,超过了肾脏的排泄速度,就会频繁产生尿意。 二、病理性因素 (一)泌尿系统感染 1.膀胱炎:寒冷环境可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膀胱黏膜在炎症刺激下,敏感性增高,即使膀胱内尿液量不多也会产生尿意,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尿痛、尿液浑浊等表现。研究表明,冬季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与寒冷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以及局部血液循环变化等因素有关。 2.尿道炎:寒冷天气下,尿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可能受到影响,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尿道引发炎症。炎症刺激尿道,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出现尿频尿急,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尿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 (二)前列腺疾病(多见于男性) 1.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在冬季气温降低时,前列腺容易充血水肿,加重对尿道的压迫,从而引起尿频尿急,尤其以夜尿增多较为明显。寒冷刺激还可能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前列腺腺体收缩,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相关的尿频尿急症状。 2.前列腺炎:无论是细菌性还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在寒冷环境下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炎症会刺激前列腺组织,影响其正常功能,导致尿频尿急,同时可能伴有会阴部不适、排尿不尽感等症状。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儿童的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天冷时可能因上述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出现尿频尿急。例如,儿童在冬季若保暖不当,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且由于膀胱容量较小,感染后尿频尿急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家长应注意儿童的保暖,鼓励孩子适量饮水但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泌尿系统也不例外。冬季老年人尿频尿急更需关注,可能由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老年人自身抵抗力较弱,寒冷天气下更容易发生感染,且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在老年男性中较为常见,需要家人密切观察老人排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检查,同时注意保暖,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三)女性 女性尿道短而直,冬季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尿频尿急。同时,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期),寒冷刺激可能加重泌尿系统的不适。女性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天冷时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腹部和会阴部的保暖,若出现尿频尿急伴有尿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排查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2025-10-11 14: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