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儿科肾脏病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3-1998.3获世川医学奖学金赴日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进修小儿肾脏病专业,获结业证书。2003.6-12赴韩国汉城国立医学院小儿科进修小儿肾脏病专业,获国际小儿肾脏病协会(IPNA)资格证书。亦曾参与卫生部支援西部大开发,扶贫支医到青海的下乡支援工作。现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小儿肾脏病、普通儿内科。从业至今,一直致力于儿科及儿科肾脏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已在国内外发表相关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撰写、翻译儿科及小儿肾脏病专业书籍四部。并且参与了国家及卫生部、北京市及本院等一系列的科研题目。所参与的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曾获国家科研嘉奖。参与的临床科研课题已经在临床得到初步应用。带领学生教学期间曾两次获得本院优秀教师奖。目前已经培养毕业数名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华医学会、中华小儿肾脏病协会会员。
展开-
宝宝咳嗽至吐奶该如何处理
宝宝咳嗽后吐奶要迅速偏头侧卧位防误吸,密切观察呼吸状况,稍平稳轻拍背,轻柔清理口腔残留呕吐物,咳嗽频繁伴其他症状及时就医,新生儿小婴儿处理要轻柔,日常避免过度哭闹后立即进食,保持室内合适湿度并减少接触刺激性气味诱发咳嗽因素。 一、体位调整:宝宝咳嗽后出现吐奶,应迅速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能顺利流出,避免误吸入气管,同时让宝宝保持侧卧姿势,防止再次吐奶时发生窒息风险。二、保持呼吸通畅:密切观察宝宝呼吸状况,查看有无面色发紫、呼吸困难等表现,若出现异常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急诊。三、轻拍背部:待宝宝状态稍平稳后,可轻缓地轻拍其背部,帮助排出胃内残留气体,但要注意拍背力度适中,避免加重宝宝不适。四、清洁口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签轻柔清理宝宝口腔内残留的呕吐物,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呕吐物刺激引发再次咳嗽。五、明确咳嗽原因并就医:若宝宝咳嗽频繁且伴有发热、喘息、精神萎靡等其他症状,需考虑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所致,应及时带宝宝到儿科就诊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六、特殊人群提示:新生儿及小婴儿由于咳嗽反射较弱,呕吐物更易误吸,在处理过程中动作务必轻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就医。日常需注意避免宝宝过度哭闹后立即进食,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可维持在50%-60%),减少接触刺激性气味等可能诱发咳嗽的因素。
2025-08-14 15:49:14 -
几个月断奶好呢
宝宝何时断奶取决于妈妈和宝宝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10-12个月可完全断奶,最晚不超过2岁。若妈妈和宝宝身体健康,且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宝宝,可选择在宝宝10-12个月时断奶;若妈妈身体状况不允许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宝宝,可适当延长断奶时间;若宝宝在1岁前出现过敏、腹泻等问题,或妈妈母乳量不足,也可考虑提前断奶。 一般来说,宝宝在10到12个月时可以完全断奶,最晚不超过2岁。但具体的断奶时间还需要根据宝宝和妈妈的情况来决定。 如果妈妈和宝宝的身体都很健康,而且妈妈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宝宝,那么可以选择在宝宝10到12个月时完全断奶。这个时候,宝宝已经开始吃辅食,并且能够从其他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营养,所以对母乳的依赖也会逐渐减少。 如果妈妈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宝宝,那么可以适当延长断奶的时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断奶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宝宝对母乳产生过度的依赖,影响宝宝的正常饮食和健康。 此外,如果宝宝在1岁之前出现了过敏、腹泻等问题,或者妈妈的母乳量不足,那么也可以考虑提前断奶。 总之,断奶的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和宝宝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时间断奶。在断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宝宝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安慰,帮助宝宝顺利度过断奶期。
2025-08-14 15:48:23 -
宝宝不停打嗝应该怎么处理
一般家庭处理宝宝打嗝可通过轻拍背部助排胃内气体、喂温度适宜温水调节膈肌痉挛、调整喂养姿势防吸入过多空气、安抚情绪稳状态,若打嗝持续过长或伴异常症状则需及时就医排查消化系统等疾病因素。 一、一般家庭处理方法 1.轻拍背部:将宝宝直立抱于肩头,用手掌轻拍其背部,借助重力作用帮助宝宝排出胃内多余气体,因宝宝打嗝常与吞咽空气致胃内气体积聚有关,拍背可促进气体排出以缓解打嗝。 2.喂温水:给宝宝少量喂入温度适宜(约37~40℃)的温水,温水刺激可能调节膈肌痉挛状态,从而改善打嗝情况,需注意喂水时避免呛咳。 3.调整喂养姿势:喂奶过程中确保宝宝含住整个乳头或奶嘴,防止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不要立即让宝宝平躺,可适当竖抱片刻再放平,减少因喂养姿势不当引发的打嗝。 4.安抚情绪:宝宝情绪激动时易出现打嗝,轻轻安抚宝宝,使其情绪平稳,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膈肌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打嗝持续。 二、特殊情况应对 若宝宝打嗝持续时间过长(通常超半小时)或伴随呕吐、哭闹不止、精神不佳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消化系统等疾病因素,如胃食管反流等,因为长期或异常打嗝可能提示宝宝存在健康问题,需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解决常见打嗝问题,避免低龄儿童随意使用药物。
2025-08-14 15:43:21 -
孩子患上甲流的症状是什么
孩子感染甲流起病急骤体温可迅速升高波动大持续时间不等,有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且婴幼儿可现吃奶呼吸急促拒奶咽痛咽部充血,伴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精神萎靡不愿活动头痛食欲减退,少数有胃肠道症状,婴幼儿需密切关注体温精神状态,学龄期要保证充足睡眠清淡易消化饮食补水促恢复。 一、发热表现:孩子感染甲流后多起病急骤,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甚至更高,部分患儿体温波动幅度较大,且发热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一般可持续3~5天左右,部分体质较弱或病情较重的孩子发热时间可能更长。二、呼吸道症状:常见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黏痰,也可出现鼻塞、流涕症状,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能因鼻塞出现吃奶时呼吸急促、拒奶等表现,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咽痛,咽部充血明显。三、全身症状:孩子常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愿活动,部分孩子诉说头痛较为明显,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进食量较平时明显减少。四、其他症状:少数患儿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多见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对于婴幼儿,因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甲流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若出现精神差、持续高热不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学龄期儿童感染甲流后需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清淡易消化且补充足够水分,以促进机体代谢帮助恢复。
2025-08-14 15:41:44 -
孩子喝完奶后常吐奶应如何处理
喂养时将婴儿呈约45度倾斜抱起,按需喂养并把控单次喂奶量与速度,喂奶后竖抱拍背再取右侧卧位至少10-15分钟,若吐奶频繁量大或伴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有特殊病史孩子吐奶要谨慎观察并依医生特殊指导处理。 一、喂养姿势优化 喂奶时应将孩子抱起呈约45度倾斜状态,因婴儿食管下括约肌发育尚不完善,此姿势利于奶液顺利入胃,减少反流至食管概率,不同月龄婴儿可微调倾斜角度,基本维持45度左右倾斜为宜。 二、喂奶量与速度把控 按需喂养,控制单次喂奶量,新生儿单次喂奶量一般30-60毫升左右,避免过量。同时把控喂奶速度,勿让孩子过快吞咽致吸入过多空气,喂奶中可适当暂停,每喂1-2分钟奶暂停并轻拍孩子背部助排气。 三、喂奶后体位护理 喂奶后不宜立即让孩子平卧,应竖抱孩子,头部靠家长肩上,轻拍背部5-10分钟助排空气,之后可让孩子取右侧卧位,借重力作用减少奶液反流食管风险,不同月龄孩子右侧卧位时间建议至少10-15分钟。 四、特殊情况应对 若孩子吐奶频繁且量多,或伴精神萎靡、发热、腹胀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对于有特殊病史孩子(如曾行消化道手术等),吐奶处理需更谨慎,密切观察吐奶频率、性状等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循医生特殊指导。
2025-08-14 15: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