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儿科肾脏病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3-1998.3获世川医学奖学金赴日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进修小儿肾脏病专业,获结业证书。2003.6-12赴韩国汉城国立医学院小儿科进修小儿肾脏病专业,获国际小儿肾脏病协会(IPNA)资格证书。亦曾参与卫生部支援西部大开发,扶贫支医到青海的下乡支援工作。现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小儿肾脏病、普通儿内科。从业至今,一直致力于儿科及儿科肾脏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已在国内外发表相关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撰写、翻译儿科及小儿肾脏病专业书籍四部。并且参与了国家及卫生部、北京市及本院等一系列的科研题目。所参与的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曾获国家科研嘉奖。参与的临床科研课题已经在临床得到初步应用。带领学生教学期间曾两次获得本院优秀教师奖。目前已经培养毕业数名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华医学会、中华小儿肾脏病协会会员。
展开-
孩子身上出现多个针眼是什么原因
孩子身上多个针眼可能由疫苗接种、昆虫叮咬、医疗检查或治疗操作引起,疫苗接种后局部针眼会逐渐愈合需注意清洁,昆虫叮咬局部伴瘙痒红肿等要保持皮肤清洁,医疗操作后针眼异常需及时就医按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观察护理。 一、疫苗接种所致 孩子身上出现多个针眼可能是疫苗接种引起。目前多种疫苗需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等方式接种,接种后局部会形成细小针眼。例如儿童常规接种的卡介苗、乙肝疫苗等,接种时医护人员会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注射,一般接种后局部针眼会逐渐愈合。家长需注意接种部位的清洁,避免过早沾水,防止感染。 二、昆虫叮咬导致 昆虫叮咬也可能造成类似针眼的损伤。如蚊子叮咬时,其口器刺入皮肤会形成细小伤口,外观类似针眼;跳蚤等叮咬后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被昆虫叮咬后,孩子局部可能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孩子搔抓叮咬部位,以防继发感染。 三、医疗检查或治疗操作引起 在医疗过程中,如采血、某些注射治疗等操作后会留下针眼。例如为进行血常规检查等采血时,会在皮肤表面形成微小针眼;一些疾病治疗中需要的注射操作也会留下针眼。此时要关注针眼局部情况,若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需及时就医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观察和护理。
2025-08-14 15:27:51 -
2个月宝宝的睡眠时间是多少?
2个月宝宝每天睡眠时间通常在十四至十七小时,有个体差异,只要精神好、吃奶正常、体重达标属正常,因身体机能和发育节奏略有不同,需营造安静舒适睡眠环境,观察睡眠表现,异常时排查饥饿、尿布潮湿、身体不适等并处理以保障充足高质量睡眠促发育。 一、2个月宝宝的睡眠时间范围 2个月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通常在14~17小时。此阶段宝宝大脑等各器官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充足睡眠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睡眠可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者交替进行以满足身体不同的发育需求。 二、睡眠的个体差异及正常情况 不同宝宝的睡眠时间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达标,即使睡眠时间略多于或少于14~17小时的范围,也多属于正常情况。这是因为每个宝宝的身体机能及自身发育节奏略有不同,但总体均围绕该睡眠时长范围波动。 三、睡眠相关的温馨提示 对于2个月宝宝,需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多外界干扰。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睡眠中的表现,若出现持续哭闹、睡眠中频繁惊醒等异常情况,需排查是否存在饥饿、尿布潮湿、身体不适等问题,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保障宝宝获得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促进其健康发育。
2025-08-14 15:22:32 -
几岁断奶
一般来说,宝宝在1岁到2岁之间断奶比较合适。但具体的断奶时间,还需要根据宝宝和妈妈的情况来决定。 对于宝宝来说,如果他们已经能够接受辅食,并且对母乳的依赖不是很强,那么可以考虑在1岁左右断奶。这样可以让宝宝逐渐适应其他食物,为以后的营养摄入打下基础。 如果宝宝对母乳的依赖比较强,或者妈妈的身体状况不允许过早断奶,那么可以适当延长断奶的时间,但最晚不要超过2岁。因为随着宝宝的成长,母乳中的营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需要逐渐添加其他食物来保证营养均衡。 对于妈妈来说,断奶的时间也需要考虑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如果妈妈的身体比较虚弱,或者在哺乳期出现了一些健康问题,那么可以适当延迟断奶时间,等身体恢复后再考虑断奶。 此外,断奶的过程也需要逐渐进行,不能突然中断。可以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增加辅食和其他饮料的摄入量,让宝宝逐渐适应。同时,妈妈也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和情绪,避免因为断奶而导致回奶或者身体不适。 总之,断奶的时间需要根据宝宝和妈妈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在断奶的过程中,需要逐渐进行,让宝宝和妈妈都能够适应。如果在断奶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者专业的营养师。
2025-08-14 15:21:03 -
喝母乳的宝宝要喂水吗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无需额外喂水,因母乳能满足水分需求;6个月后添加辅食可适当补水但不应强制大量喂水;有特殊病史及早产儿等特殊情况婴儿补水需谨慎,特殊病史婴儿遵医生指导,早产儿遵儿科医生专业评估合理补水。 6个月后添加辅食时可适当补水 当婴儿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可在两次喂奶或辅食之间适当喂水。这是因为随着辅食的引入,婴儿对水分的需求会略有增加。但也不应强制大量喂水,应遵循婴儿的需求。例如,婴儿在吃了较干的辅食后,可能会表现出想要喝水的意愿,此时可以少量给予。同时,要注意选择清洁的饮用水,且喂水的器具要保持卫生,避免引起婴儿胃肠道不适。 特殊情况需谨慎补水 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婴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婴儿,补水需谨慎。因为这类婴儿的心脏功能可能受限,过多的水分摄入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应遵循医生的特殊指导来决定是否需要补水以及补水的量。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补水也需要更加精准把控,应在儿科医生的专业评估下进行合理的水分补充,以确保婴儿的健康,避免因不当补水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025-08-14 15:14:33 -
抱着婴儿哄睡时容易发呆怎么办
抱着婴儿哄睡时利用时机开展有意义语言互动以促进婴儿语言能力发展,同时调整自身姿势状态保持舒适,还要确保哄睡环境安全有序无危险物品、光线适中营造安静舒适氛围。 一、利用时机进行有效互动 抱着婴儿哄睡时可利用这段时间开展有意义的互动。例如轻柔地用简单词汇与婴儿交流,像“宝贝,看这个颜色的玩具呀”,同时描述周围环境,如“外面的小鸟在唱歌呢”,此类早期语言互动符合儿童语言发育的科学规律,研究表明适当的早期语言刺激有助于婴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能让这段时光兼具哄睡功能与亲子沟通促进作用。 二、调整自身状态维持舒适 要注重自身姿势与状态的调整以保持舒适。选择合适的坐姿或躺姿,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比如倚靠在舒适的沙发或床上,避免因身体不适而出现发呆情况,保证自身以良好状态照料婴儿,使哄睡过程更顺畅。 三、确保哄睡环境安全有序 需留意哄睡环境的安全。保证周围无危险物品,光线保持适中,营造安静舒适的氛围,像拉上合适的窗帘控制光线、清理周围可能对婴儿造成伤害的小物件等,这样能让自己安心哄睡,避免因环境不安全而分心发呆,保障婴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入睡。
2025-08-14 15: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