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儿科肾脏病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3-1998.3获世川医学奖学金赴日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进修小儿肾脏病专业,获结业证书。2003.6-12赴韩国汉城国立医学院小儿科进修小儿肾脏病专业,获国际小儿肾脏病协会(IPNA)资格证书。亦曾参与卫生部支援西部大开发,扶贫支医到青海的下乡支援工作。现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小儿肾脏病、普通儿内科。从业至今,一直致力于儿科及儿科肾脏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已在国内外发表相关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撰写、翻译儿科及小儿肾脏病专业书籍四部。并且参与了国家及卫生部、北京市及本院等一系列的科研题目。所参与的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曾获国家科研嘉奖。参与的临床科研课题已经在临床得到初步应用。带领学生教学期间曾两次获得本院优秀教师奖。目前已经培养毕业数名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华医学会、中华小儿肾脏病协会会员。
展开-
小孩发烧同时伴有呕吐该如何处理
需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呕吐情况、精神状态及尿量等,居家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头部偏向一侧防窒息,体温未超38.5℃可物理降温,体温超38.5℃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婴儿要留意囟门,新生儿发烧伴呕吐需尽快送医明确病因处理。 一、观察与评估 需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变化,记录具体体温数值,同时留意呕吐的频率、呕吐物性状(如是否为胆汁样、带血等),还要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是否活泼、有无萎靡)、尿量(尿量减少可能提示脱水)等,若患儿出现精神萎靡、持续无尿、抽搐等情况需高度重视。 二、居家护理 饮食调整:给予少量多次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汤、稀粥等,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及难以消化的食物,以防加重呕吐。 体位护理: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发窒息。 物理降温:对于体温未超过38.5℃(3个月以上婴儿)的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方式,如用32~34℃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需注意避免患儿着凉。 三、及时就医指征 当患儿体温超过38.5℃(3个月以上婴儿)且物理降温无效、呕吐频繁出现脱水表现(如口唇干燥、尿量明显减少)、伴有抽搐、精神极差等情况时,应立即带患儿就医。 四、特殊人群提示 婴儿:需特别观察囟门情况,囟门凹陷可能提示存在脱水;喂养时要格外小心,避免呛咳。 新生儿:新生儿出现发烧伴呕吐时更需重视,因其免疫系统较弱,病情变化快,应尽快送往医院就诊,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08-08 14:32:14 -
婴儿的第一口奶有何作用
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活性物质可在婴儿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降低早期感染风险,其中寡糖等成分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定植生长完善黏膜屏障助营养吸收,特定成分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婴儿吸吮初乳能与母亲建立情感联系助婴儿获安全感及后续母乳喂养顺利和母亲产后恢复。 一、免疫保护作用 婴儿的第一口奶,通常指初乳,其中富含免疫球蛋白(如IgA)、乳铁蛋白等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球蛋白A(IgA)可在婴儿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抵御病原体入侵,研究表明初乳中的IgA能显著降低婴儿早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为婴儿免疫系统的初始建立提供关键保护。 二、肠道发育促进作用 初乳中的寡糖等成分能够促进婴儿肠道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的定植与生长,助力婴儿肠道黏膜屏障的完善,有助于婴儿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对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起到重要作用,为婴儿后续的营养摄取和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三、胎便排出引导作用 初乳的特定成分可刺激新生儿肠道蠕动,从而促进胎便排出,帮助新生儿排出在子宫内积累的代谢废物,对新生儿的新陈代谢和健康状态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四、母婴情感联系建立 婴儿通过第一口奶的吸吮动作,能够与母亲建立起紧密的情感互动。这种母婴间的接触不仅有助于婴儿获得安全感,还有利于后续母乳喂养的顺利开展,同时对母亲产后身体恢复等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体现了母婴互动在新生儿成长早期的重要性。
2025-08-08 14:31:55 -
儿童甲流症状
儿童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有突发高热、寒战、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常见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头痛、精神萎靡等,婴幼儿感染症状不典型需严密观察异常征象,学龄儿童需保证休息与摄入足量水分促进康复。 一、全身症状表现 儿童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常出现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攀升至39~40℃及以上,部分儿童还会伴有寒战,同时可出现肌肉酸痛、乏力等表现,这是因为甲流病毒入侵人体后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且导致肌肉代谢异常,进而出现上述全身不适症状。 二、呼吸道症状表现 常见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鼻塞、流涕症状轻重不一,此为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引发黏膜炎症反应,致使分泌物增多以及气道受刺激所致。 三、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儿童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与甲流病毒影响胃肠道功能有关;还有些儿童会有头痛、精神萎靡等表现,需密切关注儿童整体健康状况变化。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及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感染甲流后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严密观察体温波动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嗜睡等异常征象,应立即就医;学龄儿童相对症状虽稍典型,但也需保证充足休息、摄入足量水分,以维持身体基本代谢需求,促进康复。
2025-08-08 14:31:35 -
幼儿急疹出疹子会痒吗
幼儿急疹出疹子时部分患儿有痒感部分无,与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有关,有痒感时要做好皮肤护理,包括保持清洁、穿宽松衣物、剪指甲等,低龄幼儿护理要轻柔,避免自行用未经指导的止痒药。 一、痒感的个体差异原因 患儿个体差异:不同幼儿的神经敏感性等存在差异,所以对出疹时的感觉反应不同。有些幼儿可能神经相对敏感,在出疹过程中会感觉到皮肤瘙痒,而有些幼儿神经敏感性较低,可能不太能察觉明显的痒感。 病情轻重程度:一般来说,病情较轻的幼儿可能痒感不显著,病情相对较重的幼儿出现痒感的可能性相对高一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存在这样一种趋势。 二、针对可能痒感的护理要点 皮肤护理方面: 对于有痒感的幼儿,要保持皮肤清洁,给幼儿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衣物摩擦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感。可以用温水给幼儿轻柔擦拭皮肤,保持皮肤的清爽。 要注意修剪幼儿的指甲,防止幼儿因为瘙痒而搔抓皮肤,导致皮肤破损,引起感染等问题。尤其是低龄幼儿,自身控制搔抓的能力较差,更要注意这一点。 特殊人群(幼儿)的特别注意:幼儿皮肤较为娇嫩,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小心,动作轻柔。如果发现幼儿因为疹子瘙痒而出现烦躁不安等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其不适,但避免自行给幼儿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止痒药物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025-08-08 14:31:14 -
婴儿老是打嗝怎样快速止嗝
止嗝方法有轻拍背部法即竖直抱起婴儿靠肩用空心掌轻拍背部助排气、喂温水法即喂约37℃温开水少量多次干扰膈肌痉挛、刺激足底法即轻刺激足底使啼哭改呼吸节奏止嗝,对于早产儿、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特殊病史婴儿采取止嗝方法需格外谨慎,经简单处理打嗝未缓解或伴异常表现要立即就医。 一、轻拍背部法 将婴儿竖直抱起,使其头部靠在家长肩膀上,然后用空心掌从婴儿背部下方缓慢向上轻拍,通过振动帮助婴儿排出胃内积聚的气体,一般轻拍1-2分钟可缓解打嗝。操作时需注意力度轻柔,避免过于用力损伤婴儿。 二、喂温水法 准备温度约37℃的温开水,少量多次喂给婴儿,利用婴儿吞咽温水的动作来干扰膈肌痉挛,从而达到止嗝目的。喂水时要控制流速,防止婴儿呛咳。 三、刺激足底法 用手指轻轻刺激婴儿足底,使婴儿因疼痛啼哭,啼哭过程中呼吸节奏会发生改变,有助于终止打嗝反射。但需注意刺激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导致婴儿不适。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早产儿、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特殊病史的婴儿,在采取上述止嗝方法时需格外谨慎。轻拍背部时要更加轻柔,喂温水需严格控制水温与喂水量,刺激足底时力度要轻柔且密切观察婴儿反应,若经简单处理后打嗝仍未缓解或伴随呕吐、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025-08-08 14: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