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眼外伤,眼表疾病,眼底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眼外伤,眼表疾病,眼底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角膜厚度怎么检查

    角膜厚度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查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法、Pentacam检查法。超声角膜测厚仪利用超声波传播速度和时间算厚度,检查时患者仰卧位、表面麻醉后探头放角膜表面,测多个点取均值,眼部有炎症等可能影响结果;OCT基于光干涉原理获断层图像测厚,患者坐仪器前注视固定目标,适用于多种人群,眼部有病变也能显示影响,儿童需配合固定;Pentacam用旋转Scheimpflug相机系统获三维图像测厚,患者靠近仪器对准观察口按提示注视,适用于广泛人群,儿童需配合注视以获准确数据。 一、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查法 1.检查原理:利用超声波在角膜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和时间来计算角膜厚度。超声波在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反射回的信号被仪器接收,通过特定的公式计算出角膜厚度。 2.检查步骤 患者需仰卧位,眼部表面麻醉后,将超声角膜测厚仪的探头轻放在角膜表面,仪器会自动测量并显示角膜厚度值。 一般会测量多个点取平均值,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包括儿童、成人等。但对于眼部有炎症、感染或角膜表面不平整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需要谨慎操作。儿童在检查时需尽量配合,避免因不配合导致测量误差。 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法 1.检查原理:基于光的干涉原理,获取角膜组织的断层图像,从而精确测量角膜厚度。通过发射低相干光到角膜,不同深度的组织反射的光产生干涉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形成角膜厚度的图像和数据。 2.检查步骤 患者坐在检查仪器前,眼部注视固定目标,仪器会自动进行扫描。 可以清晰地显示角膜各层的结构和厚度,医生通过分析图像得出角膜厚度的具体数值。 3.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各种人群,尤其对于一些需要精确评估角膜厚度以进行屈光手术等的患者更为适用。对于眼部有明显病变,如角膜溃疡等情况,OCT检查也能较好地显示病变对角膜厚度的影响。但检查时患者需保持眼球固定,儿童在检查时可能需要家长协助固定头部,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三、Pentacam检查法 1.检查原理:利用旋转Scheimpflug相机系统获取角膜的三维图像,通过分析这些图像来测量角膜厚度等参数。该系统可以全方位地扫描角膜,得到角膜前表面、后表面的形态以及厚度等信息。 2.检查步骤 患者靠近Pentacam仪器,眼部对准仪器的观察口,按照仪器提示进行注视。 仪器会自动旋转并拍摄多个角度的图像,然后通过软件处理分析得出角膜厚度等详细数据。 3.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广泛的人群,包括不同年龄、不同眼部状况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仪器的注视要求,儿童在检查时要安抚好情绪,使其能够按照要求注视,以保证获取准确的角膜厚度数据。

    2025-09-28 12:28:22
  • 眼睛发热发胀怎么回事

    眼睛发热发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年龄、生活方式、屈光不正等导致)、眼部炎症(结膜炎因感染或过敏,角膜炎因感染或外伤)、青光眼(病理性眼压升高,年龄、家族史、全身性疾病等影响)、其他原因(干眼症因泪液问题,眼内异物刺激等)。 一、眼部疲劳相关 1.成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阅读、开车等,会使眼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导致眼部肌肉疲劳,进而出现发热发胀的感觉。例如,一项研究表明,每天连续使用电子设备超过4小时的人群,眼部疲劳相关不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时间较短的人群。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青少年因学业负担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更容易出现眼部疲劳;生活方式上,睡眠不足、缺乏户外运动也会增加眼部疲劳的发生风险;对于有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的人群,如果没有佩戴合适的眼镜,也会加重眼部疲劳,引发眼睛发热发胀。 二、眼部炎症 1.结膜炎 成因:感染(细菌、病毒等)、过敏等因素可引起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多由不注意眼部卫生,用手揉眼等导致细菌感染;过敏性结膜炎则与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有关。 影响因素:不同年龄人群易患因素不同,儿童可能因玩耍时接触不洁物品引发细菌感染性结膜炎;过敏体质人群在花粉季节等更易发生过敏性结膜炎。病史方面,有过敏史的人群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更易发病。 2.角膜炎 成因:多由感染、外伤等引起。感染性角膜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角膜所致;外伤如角膜异物剔除后护理不当等也可能引发角膜炎。 影响因素:老年人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眼部防御功能下降,更易发生感染性角膜炎;有眼部外伤史的人群,如果伤口处理不当,发生角膜炎的风险增加。 三、青光眼 1.成因:病理性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房水流出通道受阻等可导致眼压升高,进而引起眼睛发热发胀,同时可能伴有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 2.影响因素: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四、其他原因 1.干眼症 成因: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多等可引起干眼症,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发热发胀等不适。例如,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泪液蒸发过多,引发干眼症。 影响因素: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泪液分泌功能下降,更易患干眼症;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组胺药、降压药等)也可能诱发干眼症。 2.眼内异物:当有灰尘、小飞虫等异物进入眼睛时,会刺激眼部组织,引起眼睛发热发胀,同时可能伴有眼睛刺痛、流泪等症状。各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由于好奇心强,在户外活动时更易发生眼内异物的情况。

    2025-09-28 12:26:59
  • 眼睛散光度数怎么划分

    散光可分为低度、中度、高度和重度,低度散光(0-99度)对视力影响相对小;中度散光(100-199度)会致视力模糊等;高度散光(200-399度)明显影响视力且影响生活;重度散光(大于400度)极大影响视力,矫正较困难,不同人群需依自身情况选合适矫正方式。 一、低度散光 1.度数范围 一般来说,散光度数在0-99度之间属于低度散光。低度散光对视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很多人可能没有明显的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不过,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存在低度散光,也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儿童的视觉系统还在发育过程中,低度散光也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例如,一些学龄前儿童如果有低度散光,可能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观察散光度数是否有变化以及对视力发育的影响。 二、中度散光 1.度数范围 散光度数在100-199度之间属于中度散光。中度散光会对视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视力模糊、视物疲劳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会感觉到看东西有重影,尤其是在看远处物体时。对于青少年来说,中度散光如果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清晰的视力来阅读课本等。例如,中学生如果有中度散光,可能在课堂上看黑板上的字会比较吃力,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学习效率,并且还可能导致眼睛疲劳,进一步加重散光度数的发展。 三、高度散光 1.度数范围 散光度数在200-399度之间属于高度散光。高度散光会明显影响视力,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清,还可能伴有头痛、眼痛等不适症状。高度散光对生活的影响较大,比如在行走、驾驶等活动中会受到明显限制。对于成年人来说,高度散光可能需要及时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或者进行其他矫正方式来提高视力。而对于儿童来说,高度散光如果不及时矫正,会严重影响其视觉发育,可能导致弱视等严重的视觉问题。例如,幼儿时期如果有高度散光,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就会阻碍双眼视觉的正常发育,从而形成弱视,影响其未来的视力和视觉功能。 四、重度散光 1.度数范围 散光度数大于400度属于重度散光。重度散光会极大地影响视力,患者的视力可能非常差,日常生活几乎无法正常进行。重度散光的矫正也相对困难,可能需要更复杂的矫正方法,如佩戴特殊设计的眼镜或者考虑进行手术矫正等。对于患有重度散光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需要积极就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例如,成年人如果有重度散光,可能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考虑准分子激光手术等矫正方法,但手术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而儿童如果有重度散光,除了积极矫正外,还需要特别关注其视觉发育情况,可能需要长期的视觉训练来帮助改善视力和视觉功能。

    2025-09-28 12:25:23
  • 近视做手术有后遗症吗

    近视手术可能出现干眼症、视力回退、角膜感染、夜间视力下降、圆锥角膜等后遗症,可通过严格术前检查、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术后合理用眼来降低后遗症风险,不同年龄、职业患者在各环节需注意相应事项。 视力回退:部分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可能出现视力回退现象。这与患者自身的眼部情况有关,比如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较长,术后有一定的视力回退几率。一般来说,高度近视患者视力回退的风险高于中低度近视患者。如果术后不注意合理用眼,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也会增加视力回退的可能性。 角膜感染: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后果较为严重。多是由于术前眼部存在炎症未被发现,或者术后不注意眼部卫生导致。比如术后用手揉眼睛等不良习惯,会增加角膜感染的风险。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都有可能发生,但如果是儿童患者,由于其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术后更需加强对眼部卫生的管理。 夜间视力下降: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夜间视力下降的情况,比如夜间开车时,可能会觉得眩光、对比度下降等。这与手术时角膜切削的形态等因素有关,一般中高度近视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相对稍高。 圆锥角膜: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相对少见但后果严重。主要是因为角膜组织在术后进行性变薄,从而导致角膜扩张成圆锥状。通常高度近视患者、角膜较薄的患者发生圆锥角膜的风险相对较高。 如何降低近视手术后遗症风险 严格术前检查:术前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眼部检查,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眼压、眼底等多项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近视手术,以及预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了解角膜的形态,判断是否存在圆锥角膜等潜在问题;通过眼底检查可以排除眼底病变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儿童患者由于眼部发育尚未完全稳定,更需要仔细评估其眼部情况是否适合手术。 选择合适手术方式:目前有多种近视手术方式,如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部条件、年龄、职业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对于角膜较薄的患者可能更适合飞秒激光中的全飞秒手术;而对于度数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合适的术式。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在手术方式选择上也有差异,比如青少年患者需要考虑其未来眼部的发育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术后合理用眼:术后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注意保持眼部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按照医嘱使用眼药水等。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用眼管理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比如控制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等。同时,不同职业的患者也需要根据自身职业特点调整用眼方式,比如长时间用眼的上班族需要定时休息、远眺等。

    2025-09-28 12:22:55
  • 眼睛里有肉块怎么回事

    眼睛里有肉块可能由翼状胬肉、睑裂斑、结膜肉芽肿等引起。翼状胬肉与环境、年龄性别、病史有关;睑裂斑由紫外线等理化刺激和年龄导致;结膜肉芽肿与手术或外伤史、炎症因素相关。处理上,肉块小无不适可观察随访,影响视力等不适则需就医,儿童和老年人要依具体情况诊疗。 一、翼状胬肉导致眼睛里有肉块 (一)成因 1.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在户外,受风沙、紫外线等刺激是常见原因。例如在紫外线照射强烈地区生活的人群,翼状胬肉发生率相对较高。紫外线可引起角膜缘干细胞损伤,促使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进而形成胬肉。 风沙会不断刺激眼表,破坏眼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为翼状胬肉的形成创造条件。 2.年龄与性别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可能与长期的眼部损伤累积有关。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户外工作相对较多,更易受上述环境因素影响有关。 3.病史因素 有眼部慢性炎症病史,如慢性结膜炎等,炎症持续刺激眼表组织,增加翼状胬肉发生风险。慢性结膜炎会使结膜组织处于持续的炎症状态,引发纤维血管组织异常增生。 二、睑裂斑导致眼睛里有肉块 (一)成因 1.紫外线等理化刺激 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烟尘等理化因素刺激,睑裂区角巩膜缘部结膜组织发生变性增殖,形成睑裂斑。紫外线可导致结膜组织细胞的损伤和代谢异常,促使睑裂斑的形成。 烟尘中的颗粒物质等也会对眼表产生刺激,影响结膜组织的正常状态。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眼表组织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睑裂斑的发生率也会相应增加。老年人眼表的自我修复和防护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睑裂斑。 三、结膜肉芽肿导致眼睛里有肉块 (一)成因 1.手术或外伤史 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等)或眼外伤后,眼内组织受到异物残留或慢性刺激,可引起结膜肉芽肿形成。手术过程中如果有微小异物残留,或者眼外伤后异物未完全清除,会持续刺激结膜组织,导致肉芽肿增生。 2.炎症因素 眼部慢性炎症长期不愈,如结核性结膜炎等特殊类型的炎症,可引发结膜肉芽肿。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会刺激结膜组织增生,形成肉芽肿样病变。 四、处理建议 1.观察随访 如果肉块较小,不影响视力和眼部功能,且无明显不适症状,可定期观察随访。对于睑裂斑等情况,定期检查眼部情况,了解肉块变化。 2.就医治疗 当肉块影响视力、引起眼部明显异物感、摩擦感等不适症状,或者考虑为翼状胬肉进行性生长接近瞳孔区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翼状胬肉可考虑手术治疗等。特殊人群如儿童,眼部组织较为娇嫩,对于眼睛里的肉块更要谨慎处理,需由专业医生根据儿童具体情况评估后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老年人则要考虑其身体整体状况,手术等治疗方式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等因素。

    2025-09-28 12:21: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