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眼外伤,眼表疾病,眼底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眼外伤,眼表疾病,眼底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慢性结膜炎有好的治疗方法吗

    慢性结膜炎患者并没有最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去除诱因,促进病情恢复,具体治疗方式与患者病情有关。 当患有慢性结膜炎以后,应根据诱因,对症进行针对治疗,常见诱因有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患者去除诱因后,遵医嘱规律使用抗炎滴眼液,以控制炎症,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如果感染性结膜炎患者感染没有及时控制,可逐渐形成慢性结膜炎,因此患者需规律用药,控制炎症,不能擅自停药,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 过度熬夜、长时间看电子产品或灰尘环境刺激等原因,均可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结膜炎,患者需要改善环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去除诱因,同时配合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治疗。 建议慢性结膜炎患者及时就诊,评估病情,遵医嘱进行治疗。

    2025-04-01 11:34:34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如何分型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根据有无纤维增殖进行分型,分为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处于病情早期,此时有微血管瘤形成,视网膜水肿增厚,还可能有渗出,但是病情不是很严重,没有纤维增殖。 2、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情发展到了晚期,形成了视网膜新生血管,并且有纤维增殖,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根据病情进展来分期,分为Ⅰ、Ⅱ、Ⅲ、Ⅳ、V期、Ⅵ期。 1、I期 属于轻度非增生期,病情轻微。 2、Ⅱ期 属于中度非增生期,病情比较轻。 3、Ⅲ期 重度非增生期,可能引起黄斑水肿。 4、Ⅳ期 增生早期,可能有新生血管。 5、V期 纤维增生期,生成纤维增殖。 6、Ⅵ期 增生晚期,视网膜表面形成纤维增殖膜,可能牵拉视网膜。

    2025-04-01 11:34:34
  • 角膜炎会导致失明吗

    角膜炎是有可能会导致失明的。由于角膜是非常重要的屈光间质,是眼睛发挥成像作用的必需结构,因此如果角膜炎较为严重,会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一般角膜炎多是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所致。如果患者的角膜炎不是很严重,且及时就诊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菌素、酮康唑、更昔洛韦等药物来控制感染,一般情况下轻度角膜炎是可以治愈恢复的,对视力影响不大。 但如果角膜炎未引起重视或者治疗不当,导致角膜炎反复发作,浸润层次较深,形成重度角膜炎。出现角膜溃疡、穿孔、角膜瘘等情况,从而导致眼内感染,可能会出现全眼球萎缩从而导致失明。就算炎症得到控制,也可能会形成局部瘢痕,对视力造成不可逆影响。 所以一旦出现角膜炎,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而造成不良后果。

    2025-04-01 11:34:33
  • 近视手术有风险吗

    进行近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近视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主要通过激光去除角膜的一部分组织,改变角膜曲率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尽管这种手术在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风险主要包括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染、视力变差、干眼症、角膜变薄和近视复发等问题。其中,干眼症和角膜变薄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此外,近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受到患者年龄、双眼状况、近视程度以及手术方式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近视手术之前,患者应该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手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复查,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术后1~2年内,患者需要保持定期的复查和检查,以确保手术效果的稳定和安全。

    2025-04-01 11:34:33
  • 角膜炎怎么治

    角膜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其原因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角膜炎的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眼药水、消炎药口服或眼部涂抹剂等药物。根据病情和病因的不同,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泰能、氟喹诺酮等,有效杀灭细菌、消炎、止痛。当角膜炎严重并伴有角膜溃疡时,需要手术治疗,如小切口结膜移植、异体角膜移植等手术。除了药物和手术治疗外,还可以采取局部热敷等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在治疗期间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避免揉眼、戴隐形眼镜等行为,避免交叉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治疗过程中要避免影响身体免疫系统的药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同时,需要定期复诊,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5-04-01 11:34: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