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衡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擅长:儿童心脏疾病,儿童保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志衡,医学博士,任中国儿童保健青年委员,湖南省儿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微量元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儿童心血管会理事。

主攻方向:小儿心血管疾病,儿童保健。199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到2008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治一年,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湘雅二医院介入中心培训6月。2014年由医院公派在美国克利夫兰彩虹儿童医院进修学习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学习一年。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20年。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3部,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各多项。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心脏疾病,儿童保健。展开
  • 宝宝后背热疹怎么办

    为应对宝宝后背热疹,需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降低环境温度、避免搔抓、观察热疹变化几方面着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要注意洗澡频率、方式及穿着合适衣物;降低环境温度需调节室内温度并减少包裹;要定期修剪指甲并分散宝宝注意力来避免搔抓;若热疹出现增多等异常要及时就医。 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洗澡频率与方式:每天给宝宝洗1-2次澡,水温不宜过高,37-38℃较为适宜。使用温和的婴儿沐浴露,洗澡时轻轻擦拭后背,避免用力搓揉,防止加重热疹。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后背,不要擦干,让皮肤自然风干一部分。 年龄因素:新生儿皮肤娇嫩,洗澡时更要注意轻柔,避免损伤皮肤。较大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洗澡频率,但要根据实际出汗情况调整。 生活方式:如果宝宝活动量大,出汗多,应及时洗澡清洁;若活动量小,可根据身体状况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2.穿着合适衣物:给宝宝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化纤类不透气的衣服。衣物要勤换,保持后背干爽。 年龄因素:新生儿皮肤薄,棉质衣物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大一点的宝宝衣物选择同样要以透气舒适为主,但可根据季节适当增减厚度。 季节因素:夏季选择薄款棉质衣物,冬季可选择纯棉且有一定保暖性的衣物,但要避免过厚导致出汗。 二、降低环境温度 1.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可使用空调或风扇来调节。但要注意避免让空调风或风扇直吹宝宝后背。 年龄因素:新生儿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室内温度调节要更精细;较大宝宝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相对宽一些,但也不能过度依赖空调或风扇直吹。 生活方式:如果宝宝处于高温环境中,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开启空调等。 2.减少包裹:不要给宝宝包裹过多,尤其是睡觉时,不要盖过厚的被子。 年龄因素:新生儿包裹要适中,随着宝宝长大,逐渐减少包裹物。 季节因素:不同季节包裹程度不同,夏季尽量少包裹,冬季适当包裹但也要保证透气。 三、避免搔抓 1.修剪指甲: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防止宝宝搔抓后背导致热疹破损感染。 年龄因素:新生儿指甲柔软,可适当修剪短一些;大一点的宝宝指甲生长较快,要定期检查修剪。 特殊人群风险:如果宝宝指甲容易抓伤皮肤,更要频繁修剪。 2.分散注意力:可以通过给宝宝玩玩具、唱歌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宝宝去搔抓后背。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宝宝可选择不同的分散注意力方式,新生儿可通过轻柔的声音和简单的玩具;较大宝宝能理解简单指令,可引导其做其他事情。 四、观察热疹变化 1.及时就医情况:如果宝宝后背热疹出现增多、发红加重、有脓性分泌物等情况,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年龄因素:新生儿抵抗力相对较弱,热疹变化可能更迅速,需密切关注;较大宝宝热疹变化也要及时留意。 病史因素:如果宝宝有过敏史等特殊病史,对热疹的观察要更谨慎,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025-10-16 13:38:21
  • 四个月宝宝咳嗽按哪里

    四个月宝宝咳嗽可按摩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按揉3-5分钟)、天突穴(胸骨上窝中央,轻点按1-2分钟)、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两侧各揉按1-2分钟)来缓解,操作前要洗净手、保持室温适宜并使用介质,按摩中要观察宝宝反应,过敏体质和有基础疾病宝宝需谨慎,若宝宝伴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个月宝宝咳嗽可按摩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按揉3-5分钟)、天突穴(胸骨上窝中央,轻点按1-2分钟)、肺俞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两侧各揉按1-2分钟)来缓解,操作前要洗净手、保持室温适宜并使用介质,按摩中要观察宝宝反应,过敏体质和有基础疾病宝宝需谨慎,若宝宝伴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按摩穴位缓解四个月宝宝咳嗽 1.膻中穴 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摩方法:家长用食指、中指指腹轻轻按揉膻中穴,频率约每分钟100-120次,按揉时力度要适中,以宝宝皮肤微微发红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膻中穴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的作用,通过按揉该穴位可以缓解宝宝咳嗽症状,这是因为按摩刺激能调节呼吸中枢,改善肺部通气功能。 2.天突穴 位置:在胸骨上窝中央。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轻点按天突穴,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避免触及气管,点按时间每次1-2分钟。天突穴是任脉上的穴位,按摩天突穴可以起到宣通肺气、消痰止咳的功效,对于缓解宝宝咳嗽有一定帮助,它能促进气道通畅,减轻咳嗽时的不适。 3.肺俞穴 位置: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家长可以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宝宝两侧肺俞穴上进行揉按,每侧揉按1-2分钟。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按摩肺俞穴能够调理肺气,起到止咳的作用,通过刺激肺俞穴可以调节肺部的气血流通,增强肺部的功能,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二、注意事项 1.操作前准备 在给宝宝按摩前,家长要洗净双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感染宝宝。同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5-28℃左右,避免宝宝因受凉而加重咳嗽。对于四个月的宝宝,皮肤比较娇嫩,按摩时要使用适量的婴儿油或润肤霜等作为介质,以减少对宝宝皮肤的摩擦。 2.观察宝宝反应 在按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出现哭闹不止、烦躁不安等不适情况,应立即停止按摩。因为四个月的宝宝还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家长要通过宝宝的表情、肢体动作等来判断是否舒适。如果宝宝咳嗽伴有发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单纯按摩穴位可能无法缓解病情,应及时就医,不能延误治疗时机。 3.特殊情况 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在按摩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因按摩刺激引起过敏反应。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宝宝,按摩穴位时要注意力度和部位,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操作,因为不当的按摩可能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6 13:36:30
  • 宝宝口腔炎反复发烧怎么治疗好

    宝宝口腔炎反复发烧需先明确病因,然后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烧处理(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口腔局部护理(清洁口腔、局部用药),针对病毒或细菌感染进行抗感染治疗,调整饮食,还要注意小婴儿和过敏体质宝宝的特殊情况,综合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一、明确病因 宝宝口腔炎反复发烧首先要明确病因,常见的口腔炎类型有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溃疡性口腔炎(多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所致)等。可通过医生检查口腔局部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具体病因。 二、对症支持治疗 退烧处理: 物理降温:对于体温<38.5℃且一般情况良好的宝宝,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这适用于各年龄段宝宝,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 药物降温:当体温≥38.5℃或因发热导致宝宝不适时,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适合儿童的退烧药物,但需严格遵循药品适用年龄等规定,低龄儿童使用需谨慎,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重等正确选用。 口腔局部护理: 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清洁,年龄较小的宝宝可在喂奶后或饭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较大宝宝可使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减少细菌滋生,促进炎症恢复。 局部用药:如果是疱疹性口腔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局部涂抹;若是溃疡性口腔炎,可使用相关抗感染药物局部涂抹,但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宝宝口腔黏膜。 三、抗感染治疗 病毒感染:若为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的疱疹性口腔炎,一般具有自限性,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对于病情较重或有特殊情况的宝宝,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等。 细菌感染:对于细菌性口腔炎,如溃疡性口腔炎,需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要遵循药敏结果及儿童用药特点来选择,避免滥用抗生素。 四、饮食调整 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稀粥、果汁、蔬菜泥等,避免给宝宝吃辛辣、刺激性、过烫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影响病情恢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婴儿:小婴儿口腔炎反复发烧时,要特别注意观察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因为小婴儿病情变化较快。喂养时要小心,防止呛奶,保持口腔清洁时动作要轻柔,可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洁方式。 过敏体质宝宝: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在使用药物或进行治疗时,要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或治疗方式,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表现,如皮疹、瘙痒等。 总之,宝宝口腔炎反复发烧需要综合治疗,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退烧、口腔护理、抗感染等措施,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和特殊人群的护理等,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16 13:35:53
  • 四十多天的宝宝老是哭怎么回事

    四十多天宝宝哭闹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饥饿致需频繁进食、排便排尿致尿布潮湿不适、环境不适(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线过强或过暗)、身体不适(腹痛如肠胀气等、皮肤问题如尿布疹或湿疹)以及情感需求缺乏安全感等,可按需喂养、及时换尿布保持清洁干燥、调节适宜室温光线、做排气操缓解腹痛、针对皮肤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并给予情感安抚。 一、饥饿 原因:四十多天的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容量小,需要频繁进食。如果宝宝饥饿,就会通过哭闹来表达。 表现:宝宝可能除了哭之外,还会有觅食动作,比如嘴巴会寻找乳头或者奶瓶。 应对措施:按需喂养,根据宝宝的需求及时喂奶,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乳汁或配方奶。 二、排便排尿 原因:宝宝排便或排尿后,尿布潮湿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从而哭闹。 表现:宝宝哭闹时可能会扭动身体,仔细观察会发现尿布有湿渍或者粪便。 应对措施: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选择柔软舒适的尿布。 三、环境不适 温度因素 原因: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让宝宝感觉不适。温度过高时,宝宝会觉得热,出汗等;温度过低时,宝宝会感觉寒冷。 表现:温度过高时宝宝可能面色潮红、烦躁不安;温度过低时宝宝会身体蜷缩、发抖等。 应对措施:将室内温度调节到22-25℃左右,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可以使用空调、暖气等设备来调节温度,但要注意避免直吹宝宝。 光线因素 原因:过强的光线或者过暗的环境都可能让宝宝哭闹。 表现:强光下宝宝可能会闭眼、皱眉等,黑暗环境中宝宝可能会缺乏安全感而哭闹。 应对措施:保持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强光直射宝宝眼睛,可以拉上窗帘调整光线强度,营造舒适的光线环境。 四、身体不适 腹痛 原因:可能是肠胀气、肠绞痛等原因引起。比如宝宝吃奶时吸入过多空气,或者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等。 表现:宝宝会突然哭闹,双腿向上蜷起,肚子胀等。 应对措施:可以尝试给宝宝做排气操,帮助宝宝排出肠道内的气体,缓解腹痛。让宝宝趴在大人身上,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打圈按摩。 皮肤问题 原因:比如尿布疹,由于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和粪便刺激宝宝皮肤引起;或者湿疹等皮肤疾病。 表现:尿布疹部位皮肤发红、有皮疹等;湿疹可能会有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表现。 应对措施:对于尿布疹,要及时更换尿布,清洁臀部后涂抹护臀膏;对于湿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湿疹膏等药物,但四十多天的宝宝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温和无刺激的药物。 五、情感需求 原因:宝宝也需要情感上的安抚,缺乏安全感时会哭闹。 表现:宝宝可能在没有人陪伴时更容易哭闹,需要大人的拥抱、抚摸等。 应对措施:多抱抱宝宝,轻轻抚摸宝宝的身体,跟宝宝轻声说话,给予宝宝足够的情感安抚,让宝宝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

    2025-10-16 13:34:15
  • 孩子急性肠胃炎呕吐怎么办

    孩子发生急性肠胃炎呕吐时,首先要调整体位防误吸,短时间禁食禁水,呕吐缓解后少量多次服口服补液盐防脱水,呕吐完全缓解后逐步给清淡易消化食物并观察反应,若呕吐频繁严重、脱水症状加重或伴其他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低龄儿童和有基础病史儿童护理有特殊考虑。 一、初步观察与基础护理 1.体位调整:孩子发生急性肠胃炎呕吐时,应立即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这对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至关重要,尤其要注意低龄儿童因气道较窄更易发生窒息风险。 2.暂时禁食禁水:一般呕吐发生后短时间内(通常1-2小时)需让孩子的胃肠道休息,暂停进食和饮水,避免加重胃肠负担,但要注意持续关注孩子的脱水情况,不同年龄孩子脱水表现略有差异,比如小婴儿可能表现为囟门凹陷、尿量减少等。 二、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1.口服补液盐:待呕吐缓解后可少量多次给孩子服用口服补液盐,以预防和纠正脱水。口服补液盐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对于各年龄段孩子都适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配置和服用,低龄儿童服用时需耐心少量喂服。 2.观察补液效果:密切观察孩子服用后的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若脱水无改善甚至加重,如持续无尿、精神萎靡明显等,需及时就医。 三、饮食调整 1.逐步恢复饮食:当孩子呕吐完全缓解后,可先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对于婴儿,若正在母乳喂养,可继续少量多次喂养;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先从少量易消化的配方奶开始。要注意避免给孩子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难以消化的食物,不同年龄孩子的饮食种类和量需根据其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整。 2.观察进食反应:在恢复饮食过程中,密切观察孩子进食后的反应,如是否再次出现呕吐、腹胀等情况,若有异常需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四、就医指征 1.呕吐频繁且严重:如果孩子频繁呕吐,无法口服补液盐,或者呕吐物为大量黄绿色胆汁样物质、血性物质等,提示病情较重,需立即就医。 2.出现脱水症状加重:除前面提到的尿量明显减少、囟门凹陷外,还表现为皮肤弹性差、眼窝明显凹陷、精神极度萎靡等,应尽快就医。 3.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高热不退、剧烈腹痛、精神差、抽搐等,可能提示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需及时诊治。 五、家庭护理中的特殊人群考虑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急性肠胃炎呕吐时护理更需细致,要严格遵循上述体位调整、补液等原则,尤其注意避免误吸,在喂食口服补液盐或恢复饮食时动作要轻柔,根据其月龄准确把握喂养量和食物种类。 2.有基础病史的儿童:如果孩子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慢性肝肾疾病等,发生急性肠胃炎呕吐时情况可能更复杂,需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孩子的基础病史,以便医生综合判断和治疗。

    2025-10-16 13:33: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