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衡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擅长:儿童心脏疾病,儿童保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志衡,医学博士,任中国儿童保健青年委员,湖南省儿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微量元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儿童心血管会理事。

主攻方向:小儿心血管疾病,儿童保健。199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到2008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治一年,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湘雅二医院介入中心培训6月。2014年由医院公派在美国克利夫兰彩虹儿童医院进修学习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学习一年。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20年。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3部,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各多项。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心脏疾病,儿童保健。展开
  • 一岁半小孩能吃什么辅食

    一岁半小孩辅食可包括谷物类(大米粥、燕麦片)、蔬菜类(南瓜泥、胡萝卜泥)、水果类(香蕉泥、苹果泥)、肉类(鸡肉泥、鱼肉泥)、豆类(豆腐泥),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原则,注意观察反应、卫生和温度,可据孩子实际情况调整。 一、谷物类辅食 1.大米粥:一岁半小孩可将大米煮成软烂的粥。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孩子提供能量。煮制时要将大米充分熬煮至黏稠,这样易于孩子消化吸收。例如,将大米提前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小火慢慢熬煮,直到米粒完全软烂成粥状。 2.燕麦片:燕麦片营养丰富,含有膳食纤维等。可以将燕麦片煮成燕麦粥给孩子食用。燕麦粥有助于促进孩子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煮燕麦粥时同样要煮得足够软烂,可根据孩子的咀嚼能力适当调整煮制时间和燕麦片的量。 二、蔬菜类辅食 1.南瓜泥:南瓜富含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成分。将南瓜蒸熟后捣成泥状给孩子吃。南瓜泥口感细腻,孩子容易接受。例如,把南瓜去皮、去籽后切成小块,放入蒸锅中蒸熟,然后用勺子压成泥,可根据孩子口味适当添加少量温水调节稠度。 2.胡萝卜泥: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将胡萝卜煮熟后制成泥。可以将胡萝卜切成细丝,煮熟后用辅食机打成泥,或者直接蒸熟后捣成泥。胡萝卜泥能补充孩子身体所需营养,且有助于保护孩子的视力等。 三、水果类辅食 1.香蕉泥:香蕉富含钾等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一岁半的孩子可以吃香蕉泥,香蕉泥质地柔软,容易消化。将香蕉去皮后直接捣成泥状即可给孩子食用。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成熟度合适的香蕉,过生或过熟的香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口感和消化。 2.苹果泥: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把苹果洗净去皮去核后制成泥。可以用勺子刮成泥或者用辅食机打成泥。苹果泥酸甜适中,能为孩子提供多种营养,还能帮助孩子开胃。 四、肉类辅食 1.鸡肉泥:鸡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将鸡肉煮熟后制成泥。可以选择鸡胸肉等肉质较嫩的部位,煮熟后用刀剁成泥或者用辅食机打成泥。鸡肉泥易于孩子消化吸收,能为孩子补充蛋白质,促进身体生长发育。 2.鱼肉泥: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选择刺少的鱼肉,如鲈鱼、鳕鱼等,将鱼肉煮熟后制成泥。鱼肉泥味道鲜美,孩子一般比较喜欢。制作时要确保鱼肉完全熟透,并且将鱼刺清理干净,避免孩子被鱼刺卡住。 五、豆类辅食 1.豆腐泥:豆腐富含植物蛋白等营养物质。将豆腐煮熟后制成泥。可以把豆腐切成小块,放入开水中焯一下,然后捣成泥。豆腐泥容易消化,适合一岁半孩子食用,能为孩子补充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在为一岁半小孩添加辅食时,要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观察孩子食用后的反应,如是否有过敏、腹泻等不适情况。同时,要注意辅食的卫生和温度,确保孩子进食安全、健康。另外,不同孩子的消化能力和口味偏好有所不同,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025-10-17 13:14:12
  • 七个月宝宝咳嗽咳到吐怎么办

    对于七个月宝宝咳嗽咳到吐的情况,需先观察咳嗽性质(干咳或有痰咳、频率)及伴随症状(发热、呼吸急促等),家庭护理可通过喂温水、调整体位、保持室内适宜环境来缓解,若出现咳嗽剧烈伴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高热不退或精神差、咳嗽超3天无缓解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观察咳嗽情况 1.区分咳嗽性质 首先观察宝宝咳嗽是干咳还是有痰咳嗽。如果是干咳,可能由气道受到刺激等原因引起;如果是有痰咳嗽,要注意痰液的颜色等情况。例如,白色痰液可能相对问题较轻,黄色或绿色痰液可能提示有细菌感染等情况。对于七个月的宝宝,要仔细听咳嗽时的声音等细节。 同时记录咳嗽的频率,是偶尔咳嗽几声还是频繁咳嗽,一小时内咳嗽的次数等。如果宝宝频繁剧烈咳嗽,更需要引起重视。 2.观察咳嗽伴随症状 观察是否有发热症状,测量体温,因为发热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伴随表现。如果体温超过38.5℃,需要考虑及时就医等情况。 观察宝宝是否有呼吸急促、喘息等情况。正常七个月宝宝呼吸频率相对较快,但如果呼吸明显增快,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一岁以下婴儿呼吸频率超过50次/分钟可能提示异常),可能提示病情较重,如肺炎等情况。 二、家庭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以适当给宝宝喂一些温水,有助于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从而缓解咳嗽。但要注意喂水的量和速度,避免宝宝呛咳。可以少量多次喂水,每次喂几毫升,分多次喂。 当宝宝咳嗽导致呕吐时,要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误吸。清理时要将宝宝的头偏向一侧,用干净的纱布等轻轻擦拭口腔。 2.调整体位 可以将宝宝抱起,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这样有助于减轻咳嗽时的不适,减少呕吐的发生。半卧位时,可以用枕头等将宝宝的上半身适当垫高,使身体呈30-4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 3.保持室内环境适宜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2-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适宜的湿度可以使宝宝的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减轻咳嗽症状。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1.出现严重症状时 如果宝宝咳嗽剧烈,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情况,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需要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因为呼吸困难可能提示气道梗阻等严重情况,口唇发紫提示缺氧,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 如果宝宝除了咳嗽咳到吐外,还伴有高热不退(体温持续超过39℃以上),或者精神状态差,如烦躁不安、嗜睡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精神状态差可能提示宝宝病情较重,身体状况不佳,需要医生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2.持续时间较长时 如果宝宝咳嗽已经持续超过3天,并且没有明显缓解趋势,也应该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因为长时间的咳嗽可能提示存在较为复杂的病因,如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胸部X线等检查来明确肺部情况。

    2025-10-17 13:13:12
  • 五岁宝宝老咳嗽怎么办

    五岁宝宝老咳嗽需先明确原因,可能是呼吸道感染、过敏或气道异物等。可通过保持室内湿度、多喝温水、调整饮食、体位调整等非药物措施缓解。若出现高热、呼吸急促等及时就医,医生会据病因治疗,如病毒感染对症、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过敏避过敏原及用抗过敏药、异物吸入用支气管镜取,护理时要遵儿科用药原则,观察反应,保证宝宝休息。 一、明确咳嗽原因 五岁宝宝老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呼吸道感染(如病毒、细菌等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气道异物吸入等。需要仔细观察宝宝咳嗽的特点,比如咳嗽时间、是否伴有发热、喘息、咳痰、流涕等症状,以及近期是否有接触过敏原或异物吸入史等,以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宜的湿度有助于缓解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一般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合适。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多喝温水:让宝宝多饮用温水,能够湿润呼吸道,减轻咳嗽症状。温水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废物。 调整饮食:避免给宝宝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过咸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咳嗽。可以适当给宝宝吃一些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橙子等)。 体位调整:如果宝宝在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可以尝试将宝宝的上半身适当抬高,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助于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起的咳嗽。 三、就医评估与处理 及时就医的情况:如果宝宝咳嗽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婴儿>60次/分,幼儿>50次/分)、喘息明显、精神萎靡、咳嗽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周)等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胸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 呼吸道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 过敏因素:明确过敏原后,要让宝宝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 气道异物吸入:这种情况需要及时通过支气管镜等检查手段将异物取出。 四、特殊人群(五岁宝宝)护理注意事项 五岁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护理咳嗽问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儿科用药原则,避免自行给宝宝使用成人止咳药物,尤其是一些成分复杂的止咳药,因为宝宝的肝肾功能还未发育完全,不恰当用药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在采取各种措施后的反应,如咳嗽是否有缓解、精神状态是否改善等,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另外,要让宝宝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2025-10-17 13:12:13
  • 宝宝感冒自愈过程

    宝宝感冒自愈过程分为初期、发展、好转、痊愈阶段,初期有轻微症状,持续1-3天;发展阶段有发热、咳嗽等,持续2-5天;好转阶段症状缓解,持续3-7天;痊愈阶段恢复健康,普通感冒病程大概7-10天,不同宝宝有差异,家长要细致观察,可通过让宝宝多休息、保证水分摄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辅助恢复。 一、初期阶段 宝宝感冒初期通常会出现一些轻微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等,这是身体免疫系统开始识别外来病原体的阶段。此时宝宝的免疫系统处于启动状态,会调动相关免疫细胞准备对抗入侵的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一般来说,对于月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表现为精神稍差、吃奶量略有减少;而较大的宝宝可能会主动表达身体的不适,比如说鼻子不舒服等。这个阶段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在1-3天左右,这期间宝宝自身的免疫调节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二、发展阶段 随着免疫系统的进一步响应,感冒可能会出现一些更明显的症状,比如轻度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咳嗽等。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发热可能会持续1-3天,体温波动可能与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周期有关。此阶段宝宝的鼻腔会因为炎症反应而分泌物增多,导致鼻塞加重,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和睡眠。对于有基础疾病或者月龄较小的宝宝,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以及精神状态等情况,因为他们的身体对疾病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较大的宝宝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因为咳嗽而感到不适,但一般咳嗽程度较轻,以干咳为主。这个阶段大概持续2-5天。 三、好转阶段 在免疫系统的持续作用下,感冒开始出现好转迹象。发热情况逐渐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也会有所减轻,鼻塞逐渐改善,流鼻涕的情况也会减少。宝宝的精神状态会明显好转,吃奶量或者进食量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个阶段宝宝自身的修复机制在发挥作用,呼吸道的炎症逐渐消退,身体各系统逐渐恢复正常功能。一般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为3-7天左右。 四、痊愈阶段 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发展,宝宝基本恢复健康。所有感冒相关的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活动也恢复到生病前的水平。整个自愈过程一般对于普通感冒来说,整个病程大概在7-10天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宝宝由于个体差异,如年龄、身体基础状况等,感冒自愈的具体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对于月龄较小的婴儿,家长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其一般情况,如呼吸频率、肤色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即使在自愈过程中也需要及时就医。而对于较大的宝宝,虽然自愈过程相对可能更顺利一些,但也需要关注其症状的变化,确保完全康复。在宝宝感冒自愈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让宝宝多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等方式来辅助宝宝身体的恢复,比如让宝宝多喝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等。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这有利于宝宝呼吸道的舒适,促进身体的自愈进程。

    2025-10-17 13:10:27
  • 感觉孩子智商低怎么办

    需早期密切关注儿童大运动、语言、社交互动等发育表现发现落后提警惕;应带孩子至正规医疗机构儿童保健科等开展标准化智力测试等全面评估;存在问题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及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婴幼儿期要高度敏感日常变化及时就医评估,有基础病史孩子干预要考量原有疾病影响且优先非药物安全方式。 一、早期识别与观察 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不同发育阶段的表现,在大运动方面,如3个月左右是否能抬头、6个月能否独坐、1岁左右能否独走等;语言方面,关注孩子何时开始发音、1岁左右是否能说简单词汇、2岁左右词汇量是否符合同龄水平等;社交互动方面,观察孩子与他人的眼神交流、是否能参与简单社交游戏等。若发现孩子在上述某一或多个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正常发展水平,需提高警惕。 二、专业评估 1.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应带孩子前往儿童保健科、儿科或儿童心理科等具备专业资质的科室就诊。 2.开展全面评估:医生会通过标准化的智力测试量表(如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全面的发育评估(涵盖运动、语言、认知、社交等多领域)来明确孩子智力发育状况。评估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有相应适配的评估标准,同时也会综合了解孩子的既往病史等情况,以全面、准确地判断孩子智力发展水平。 三、干预措施 1.康复训练:若经评估孩子存在智力发展相关问题,可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例如感知觉训练,通过刺激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来促进大脑发育;运动功能训练,帮助孩子提升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进而带动智力发展;语言训练,引导孩子进行发音练习、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训练等。康复训练需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长期、系统的训练计划。 2.教育支持: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在家庭环境中营造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氛围,家长可通过丰富的亲子互动、合适的阅读引导等方式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在学校环境中,教师可根据孩子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帮助孩子融入学习过程,逐步提升智力水平。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婴幼儿群体:家长要高度敏感孩子的日常行为变化,从孩子出生后就留意其各方面的发展迹象,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评估,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早期干预对后续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2.有基础病史的孩子:若孩子既往存在如早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疾病,在进行智力评估和干预时,需充分考量原有疾病对智力发育的潜在影响,确保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既针对智力发展问题,又能兼顾原有疾病的管理,以保障孩子在安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干预,避免因不当操作加重孩子的健康负担。整个干预过程始终以孩子的舒适度和健康为首要出发点,优先采用非药物等安全的干预方式。

    2025-10-17 13:08: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