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衡,医学博士,任中国儿童保健青年委员,湖南省儿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微量元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儿童心血管会理事。
主攻方向:小儿心血管疾病,儿童保健。199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到2008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治一年,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湘雅二医院介入中心培训6月。2014年由医院公派在美国克利夫兰彩虹儿童医院进修学习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学习一年。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20年。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3部,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各多项。
-
宝宝拉肚子可以吃炖蛋吗
宝宝拉肚子时,不建议吃炖蛋。 宝宝拉肚子时,胃肠道功能较弱,而炖蛋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不易消化。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宝宝的胃肠道负担,导致拉肚子的症状加重。 在宝宝拉肚子期间,应该选择一些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如米汤、米糊、面条等。同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防止脱水。如果宝宝拉肚子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呕吐、腹痛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建议添加辅食,包括炖蛋。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逐渐引入辅食,但应注意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式。在添加新的辅食时,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同时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有无过敏等不适症状。 总之,宝宝拉肚子时,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变化,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2025-06-26 13:51:56 -
孩子断奶的方法
孩子断奶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需耐心和细心,常见方法有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增加辅食、使用安抚奶嘴或奶瓶、与孩子分开、注意饮食等,同时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和母亲的身体恢复。 1.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可以每天减少一次喂奶,逐渐过渡到完全断奶。 2.增加辅食: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和数量,以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 3.使用安抚奶嘴或奶瓶:在断奶期间,可以使用安抚奶嘴或奶瓶来缓解孩子的不适。 4.与孩子分开:如果孩子过于依赖母亲,可以适当与孩子分开一段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 5.注意饮食:母亲在断奶期间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孩子的食欲。 需要注意的是,断奶过程中应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孩子过度哭闹。同时,母亲应注意自身的身体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孩子在断奶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2025-06-26 13:51:12 -
8个月宝宝吃几勺米粉
8个月宝宝一般吃2-4勺米粉。 对于8个月宝宝米粉的喂养量,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每个宝宝的食量存在差异,这取决于其生长发育情况和个体需求。有的宝宝可能胃口稍大,能吃4勺左右,而有的宝宝可能2勺就足够了。其次,要观察宝宝进食后的反应,如果宝宝吃完后仍表现出饥饿感,可以适当增加勺数;若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则可能需要减少喂养量。再者,宝宝的饮食结构也会影响米粉的摄入量。如果同时还添加了其他丰富的辅食,如蔬菜泥、水果泥、肉泥等,那么米粉的量可相应调整。此外,宝宝的活动量也需考虑在内,活动量大的宝宝可能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提供能量。总之,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米粉的喂养量,以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又不会造成过度喂养。在喂养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和进食表现,以便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
2025-06-26 13:50:48 -
1一6岁身高体重标准
一般而言,1至6岁孩子的身高体重会处于波动变化状态,只能给出大概的平均值,而不存在绝对标准。具体如下: 一、身高: 1.刚出生的宝宝身长通常约为50厘米。 2.一岁时身高大概是75厘米。 3.两岁时身高约为85厘米。 4.宝宝两岁之后的身高,大致为年龄乘以5再加75厘米。 二、体重: 1.通常宝宝刚出生时体重约为3公斤。 2.一岁时体重约为9公斤。 3.两岁时体重约为12公斤。 4.宝宝两岁之后的体重,约为年龄乘以2再加7公斤。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的身高和体重与遗传因素、性别、饮食习惯等都存在一定关联。倘若发现孩子有明显的发育迟缓现象,建议家长尽快带宝宝前往医院儿科进行就诊。 总结概况提示:本文主要讲述了1至6岁孩子身高体重的大致情况,包括不同年龄段的具体数值,以及影响因素和发育迟缓时的应对建议。
2025-06-26 13:50:30 -
婴儿黄疸什么引起的
婴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大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在出生后会出现黄疸。那么,婴儿黄疸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1.胆红素生成过多 这是由于婴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胆红素的代谢能力有限,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 2.胆红素排泄能力不足 婴儿的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胆红素的排泄功能不完善,也会导致黄疸的发生。 3.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会出现母乳性黄疸,这是由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抑制了胆红素的排泄。 4.其他因素 一些疾病,如感染、溶血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婴儿黄疸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黄疸可能会对婴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因此,如果婴儿出现黄疸,家长应该及时带其就医,医生会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家长也应该密切观察婴儿的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2025-06-26 13: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