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衡,医学博士,任中国儿童保健青年委员,湖南省儿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微量元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儿童心血管会理事。
主攻方向:小儿心血管疾病,儿童保健。199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到2008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治一年,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湘雅二医院介入中心培训6月。2014年由医院公派在美国克利夫兰彩虹儿童医院进修学习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学习一年。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20年。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3部,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各多项。
-
小孩发烧能喝豆浆吗
发烧即发热,小孩发热时通常可以喝豆浆,但需注意饮用量和饮用时间。 发热时小孩的消化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饮用豆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用量:应适量饮用,避免过度饮用导致腹胀、腹痛等不适。 饮用时间:尽量在发热症状缓解、食欲恢复后饮用,避免在发热期间过早饮用,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饮食均衡:发热期间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面条、蔬菜等,同时还应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以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此外,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不建议饮用豆浆,因为他们的胃肠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豆浆中的营养成分可能难以消化吸收。 如果小孩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小孩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6-16 17:16:05 -
属于手足口病主要传染源的是什么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他们均可通过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 1.手足口病患者:无论是手足口病的显性病例还是隐性病例,都可以通过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显性病例是指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患者,如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隐性病例则是指没有明显症状,但仍能排出病毒的患者。 2.手足口病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隐性感染者是指感染了肠道病毒,但没有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人。这些人也可以通过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成为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总之,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以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
2025-06-16 17:14:59 -
婴儿呼吸次数是多少
一般情况下,婴儿呼吸次数为40~60次/分,但这只是参考范围,实际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家长也可通过其他表现判断婴儿健康状况。 如果婴儿的呼吸次数明显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或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喘息等异常情况,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去看医生,以便确定是否存在健康问题。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观察婴儿的其他表现来判断其是否健康,如面色、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果婴儿看起来很舒适、活泼,吃奶正常,那么通常不需要过于担心。 总之,了解婴儿呼吸次数的正常范围以及如何观察婴儿的健康状况对于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6-16 17:11:42 -
14个月的宝宝一天喝多少奶
14个月宝宝每天需摄入600-800毫升奶量,还需注意饮食均衡。 对于14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开始逐渐过渡到以主食为主,以奶类为辅的饮食模式。因此,在保证宝宝每天摄入足够奶量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让宝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奶量和饮食结构。如果宝宝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需要及时调整饮食,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6-16 17:10:19 -
四个月宝宝可以站立吗
四个月宝宝通常不具备站立能力,过早站立可能影响发育,家长应关注宝宝个体情况,遵循医生建议,提供适当支持和关爱。 在宝宝四个月大时,他们的主要活动应该是仰卧、侧卧和俯卧,以促进头部、颈部和上肢的力量发展。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适合这个阶段的早期教育活动,如听音乐、看图片、进行简单的互动等。 然而,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都有所不同,有些宝宝可能会比其他宝宝更早地尝试站立。如果你对宝宝的发育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儿科医生的意见。医生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对于四个月的宝宝,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宝宝周围没有危险物品,以防止受伤。 进行适当的抚触和按摩: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肌肉发育和身体感知。 关注宝宝的饮食和睡眠: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良好的睡眠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与宝宝互动:多与宝宝交流、玩耍,促进他们的社交和认知发展。 总之,四个月宝宝是否可以站立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判断。家长应该关注宝宝的发育进程,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为宝宝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关爱。
2025-06-13 17: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