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衡,医学博士,任中国儿童保健青年委员,湖南省儿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微量元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儿童心血管会理事。
主攻方向:小儿心血管疾病,儿童保健。199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到2008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治一年,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湘雅二医院介入中心培训6月。2014年由医院公派在美国克利夫兰彩虹儿童医院进修学习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学习一年。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20年。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3部,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各多项。
-
儿童鼻塞流鼻涕吃什么药
儿童感冒引发鼻塞流涕可先以非药物干预缓解如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清洗鼻腔,病毒感染为主且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时一般不常规用抗菌药物而对症缓解;过敏性鼻炎致儿童鼻塞流涕2岁以上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口服抗组胺药;婴儿鼻塞流涕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非药物干预有保持室内湿度50%-60%、用温热毛巾敷鼻根部、让儿童适当多饮温水来改善相关不适。 一、感冒相关鼻塞流涕处理 感冒引发的儿童鼻塞流涕,可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缓解,如使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清洗鼻腔,其通过等渗生理盐水冲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鼻塞,且安全性较高适合儿童使用;若症状因病毒感染为主且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时,一般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对症缓解症状为主。 二、过敏性鼻炎所致鼻塞流涕应对 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儿童鼻塞流涕,2岁以上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组胺药物,此类药物能阻断组胺介导的过敏反应,从而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必须严格遵循医生依据儿童年龄、体重等情况给出的用药建议,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及非药物补充 婴儿出现鼻塞流涕时,家长绝不可自行盲目用药,需及时带婴儿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非药物干预方面,应保持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50%~60%,可通过加湿器调节湿度,利于减轻鼻腔黏膜充血以缓解鼻塞;还可使用温热毛巾敷鼻根部,但要留意温度,避免烫伤儿童;同时让儿童适当多饮用温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有助于改善鼻塞流涕相关不适。
2025-08-08 14:32:32 -
如何正确给婴儿消除打嗝
婴儿打嗝可通过拍背排气法竖直抱起用空心掌从背部下方由下向上轻柔拍打、体位改变法采用侧卧头部稍垫高固定或前倾坐姿法托住胸部头部助气体排出、安抚缓解法轻柔安抚情绪避免哭闹加重并调整方式营造舒适环境。 一、拍背排气法 将婴儿竖直抱起,使其头部靠在家长肩部,家长用空心掌从婴儿背部下方(腰部以上位置)开始,由下向上轻柔拍打,利用震动促使胃内气体排出。操作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给婴儿造成不适或伤害,一般拍打3-5分钟左右观察打嗝是否缓解。此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能竖直抱起且身体状况允许的婴儿,需考虑婴儿颈部肌肉发育情况,若颈部力量不足则需谨慎操作。 二、体位改变法 侧卧法:让婴儿侧卧,头部稍垫高,利用重力作用帮助气体排出。侧卧时要确保婴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口鼻被衣物等堵塞,对于较小的婴儿,可在身体两侧适当放置软垫固定体位,防止婴儿翻身导致窒息风险。 前倾坐姿法:让婴儿坐在家长腿上,身体向前倾,头部微微向下,家长用手托住婴儿胸部和头部,这种姿势能使胃内气体更易排出,操作时要稳固支撑婴儿,保证其身体平衡与安全。 三、安抚缓解法 轻柔安抚婴儿情绪,避免其因哭闹剧烈而吞咽过多空气加重打嗝。可通过轻声哼唱、轻拍婴儿背部等方式安抚,让婴儿情绪逐渐平稳。需注意不同婴儿对安抚方式的反应不同,要观察婴儿的反馈,调整安抚节奏和方式,对于容易因外界刺激哭闹的婴儿,提前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助于减少打嗝发生及辅助打嗝缓解。
2025-08-08 14:32:21 -
五个月宝宝咳嗽有痰怎么办
五个月宝宝咳嗽有痰时,要先观察症状表现,包括咳嗽频率、程度、痰液情况等;可通过适当饮水、调节室内湿度保持呼吸道湿润;还能采用翻身拍背的体位排痰法;若咳嗽有痰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精神萎靡、吃奶量减少等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以明确病因并获相应处理。 保持呼吸道湿润 适当饮水:可以少量多次给宝宝喂些温开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因为水能够湿润呼吸道,促进痰液的稀释,而且五个月的宝宝适当饮水对身体代谢等也有好处。 室内湿度调节:维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左右比较适宜,可以使用加湿器等设备。合适的湿度能避免宝宝呼吸道黏膜过于干燥,减少咳嗽的刺激,利于痰液的排出。 体位排痰法 翻身拍背:在宝宝咳嗽间隙,让宝宝侧卧,家长用空心掌轻轻从宝宝背部下方往上、由外向内拍击。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通过震动使痰液松动,便于排出。这种方法利用体位变化和拍击的力量帮助痰液移动,符合儿科护理中促进痰液排出的原则。 及时就医评估 如果宝宝咳嗽有痰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精神萎靡、吃奶量明显减少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听诊肺部等,以明确病因,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引起,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比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会考虑合适的治疗方式,但严格遵循非药物干预优先等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对于五个月的宝宝,及时就医能确保病情得到恰当的评估和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2025-08-08 14:32:14 -
小孩子流鼻血什么原因
儿童流鼻血的局部因素有鼻腔局部损伤(如玩耍碰撞或抠挖致鼻黏膜血管损伤)及鼻腔炎症(炎症致黏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易出血),全身因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影响凝血致出血)、心血管系统疾病(虽儿童少见但高血压等可致)、维生素缺乏(维C维K缺乏影响血管韧性和凝血增加出血风险)。 一、局部因素 1.鼻腔局部损伤:儿童活泼好动,玩耍时易碰撞鼻部,或自行用手指抠挖鼻腔,损伤鼻黏膜血管,从而引发流鼻血。例如,有研究表明约30%的儿童鼻出血是由于鼻黏膜机械性损伤导致。 2.鼻腔炎症:急性鼻炎、鼻窦炎等鼻腔炎症性疾病会使鼻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且炎症刺激可致鼻黏膜脆性增加,易发生出血。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伴发鼻腔黏膜炎症,进而引发流鼻血。 二、全身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影响凝血功能,导致鼻出血。常见的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制障碍;白血病患儿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也可出现鼻出血症状,相关研究显示约10%的白血病患儿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 2.心血管系统疾病:虽儿童相对少见,但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引发流鼻血。例如,某些内分泌紊乱相关的高血压情况,可导致鼻腔血管压力改变而出血。 3.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参与血管壁胶原的合成,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当儿童长期偏食、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C或K缺乏时,会影响血管韧性及凝血功能,增加鼻出血风险。
2025-08-08 14:32:02 -
婴儿口腔内出现口疮应如何处理
保持口腔清洁,婴儿进食后可喂温开水或用消毒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口腔黏膜;调整饮食,提供温凉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密切观察病情,留意口疮范围、颜色及婴儿有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口疮不缓解或加重等及时就医;特殊人群护理要保证手部清洁,拒食严重影响营养时采取措施保障营养供给。 一、保持口腔清洁 婴儿每次进食后可适量喂温开水以冲洗口腔,对于月龄较小的婴儿,可使用消毒纱布蘸取温水轻柔擦拭口腔黏膜,保持口腔清洁环境,减少细菌滋生利于口疮恢复,需注意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婴儿口腔黏膜。 二、调整饮食 为婴儿提供温凉、清淡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泥糊等,避免给婴儿进食辛辣、过烫、过硬等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口疮处疼痛,影响婴儿进食及恢复。 三、密切观察病情 家长需密切留意婴儿口疮的变化情况,包括口疮的范围是否扩大、颜色有无异常改变等,同时关注婴儿有无发热、精神状态不佳等全身症状,若口疮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婴儿就医诊治。 四、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婴儿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保证手部清洁,避免经手将病菌传播至婴儿口腔加重口疮情况。另外要关注婴儿进食状况,若因口疮明显拒食且严重影响营养摄入,需及时采取合适措施保障婴儿营养供给,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最大程度保障婴儿健康恢复。
2025-08-08 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