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衡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擅长:儿童心脏疾病,儿童保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志衡,医学博士,任中国儿童保健青年委员,湖南省儿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微量元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儿童心血管会理事。

主攻方向:小儿心血管疾病,儿童保健。199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到2008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学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治一年,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湘雅二医院介入中心培训6月。2014年由医院公派在美国克利夫兰彩虹儿童医院进修学习3月。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学习一年。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20年。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3部,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各多项。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心脏疾病,儿童保健。展开
  • 三岁宝宝晚上咳嗽白天不咳是怎么回事

    三岁宝宝晚上咳嗽白天不咳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室内环境因素(空气干燥、过敏原)、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需观察咳嗽特点,通过调节环境、调整体位初步应对,若出现咳嗽伴发热、持续不缓解、伴有呼吸急促喘息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表现并依情况采取措施保障其健康。 一、常见原因及相关机制 (一)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 三岁宝宝在白天时活动量相对较大,呼吸道的分泌物等刺激相对不明显,而晚上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呼吸道分泌物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可引发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在恢复期仍可能有少量分泌物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 (二)室内环境因素 空气干燥: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较低,尤其是在冬季使用暖气或空调时,空气会变得干燥,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宝宝的呼吸道黏膜,导致晚上咳嗽。例如,有研究表明,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时,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受影响,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发咳嗽。 过敏原:室内可能存在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晚上宝宝长时间处于室内环境中,接触到过敏原后可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出现咳嗽症状。比如尘螨,它通常隐藏在床单、被罩、毛绒玩具等地方,晚上宝宝接触后易诱发咳嗽。 (三)胃食管反流 三岁宝宝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尚未完善,晚上平躺时,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尤其是在宝宝进食较多或进食后立即平卧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夜间咳嗽。 二、观察与初步应对 (一)观察咳嗽特点 要观察咳嗽的频率、有无咳痰、痰液的颜色等。如果只是偶尔轻咳,痰液稀薄,可能是空气干燥等轻度刺激引起;如果咳嗽较频繁,伴有黄色痰液,可能提示有呼吸道感染加重的情况。 (二)环境调整 湿度调节: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改善空气干燥状况。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减少过敏原:定期清洗宝宝的床单、被罩,使用防螨寝具,避免在室内摆放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的物品,以减少尘螨等过敏原接触。 (三)体位调整 晚上睡觉时可适当将宝宝的上半身垫高,呈半卧位,有助于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从而减轻咳嗽症状。 三、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一)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 咳嗽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可能提示有较严重的感染,如肺炎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情。 咳嗽持续不缓解:经过环境调整等初步处理后,咳嗽仍无改善,甚至逐渐加重,影响宝宝的睡眠和进食,应及时就医。 伴有呼吸急促、喘息:宝宝呼吸时胸廓起伏明显增快,或者出现喘息声,可能提示存在下呼吸道感染、哮喘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三岁宝宝晚上咳嗽白天不咳的情况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的具体表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宝宝的健康。同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宝宝的舒适和健康为首要考虑因素。

    2025-10-15 15:09:57
  • 过敏体质孩子的特征

    过敏体质孩子有多种表现,皮肤方面湿疹高发、皮肤划痕症阳性;呼吸道有频繁打喷嚏流涕、咳嗽反复难愈;消化道有食物过敏相关症状、便秘或腹泻交替;还有眼部症状及生长发育受影响,家长需密切观察、避免接触过敏原、做好日常护理,症状明显及时就医。 皮肤划痕症阳性:用钝器划过皮肤后,可出现隆起的风团样划痕,持续一段时间。这是由于过敏体质孩子的皮肤血管对机械刺激反应过度,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形成风团。 呼吸道表现 频繁打喷嚏、流涕: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时,容易出现频繁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这是因为过敏原刺激鼻腔黏膜,引发免疫反应,导致鼻黏膜分泌增多,出现过敏症状。比如,在花粉季节,过敏体质儿童患过敏性鼻炎的概率明显高于非过敏体质儿童,每天打喷嚏次数可能超过10次,流涕症状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 咳嗽反复难愈: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或清晨咳嗽可能加重。这是因为气道受到过敏原刺激,引起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一些过敏体质儿童的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普通止咳药物效果不佳,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有研究发现,约20%的过敏体质儿童咳嗽与过敏相关,且这类咳嗽往往需要针对过敏进行治疗才能缓解。 消化道表现 食物过敏相关症状:进食特定食物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例如,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可能在进食母乳或配方奶后出现呕吐,大便带有血丝,严重时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过敏体质孩子的消化道黏膜对某些食物蛋白的屏障功能较弱,过敏原进入体内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消化道出现炎症和功能紊乱。有统计表明,婴儿期食物过敏的发生率约为2%-7%,其中牛奶蛋白过敏较为常见。 便秘或腹泻交替:由于过敏体质影响胃肠功能,可能出现肠道蠕动紊乱,导致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影响了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使得肠道内环境失衡,影响肠道蠕动节律。 其他表现 眼部症状:眼痒、流泪、结膜充血等。当过敏原接触到眼部时,会引起眼部的过敏反应,这是因为眼结膜也是过敏原容易侵袭的部位。例如,对花粉过敏的孩子,在花粉传播季节,可能出现明显的眼部过敏症状,影响正常视物和日常活动。 生长发育受影响:长期过敏状态可能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和睡眠质量,从而影响生长发育。比如,频繁的湿疹瘙痒影响孩子睡眠,导致孩子休息不好,进而影响生长激素分泌;食物过敏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也会阻碍孩子的身高、体重增长。 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表现,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特定食物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孩子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搔抓皮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过敏原接触;合理安排孩子饮食,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如果孩子出现明显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过敏原检测等检查,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干预。

    2025-10-15 15:09:08
  • 宝宝又拉又吐怎么治疗

    宝宝又拉又吐时,先观察病情严重程度,精神尚可、症状轻可家庭护理,包括调整饮食、预防脱水、腹部保暖;严重则就医,可能静脉补液、药物治疗,不同年龄宝宝有特殊注意事项,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婴儿期注意喂养和皮肤,幼儿期注意饮食卫生与安抚配合治疗。 一、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宝宝又拉又吐时,首先要观察精神状态、呕吐和腹泻次数、是否有脱水表现等。若精神尚可,呕吐腹泻次数不多,无明显脱水症状,可先尝试家庭护理;若精神萎靡、频繁呕吐、腹泻量大、出现眼窝凹陷、尿量明显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 二、家庭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对于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少量多次喂养。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以减轻胃肠道负担。较大的宝宝,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腹泻严重时,可适当减少进食量,但不应长时间禁食,以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宝宝恢复。 2.预防脱水 口服补液盐是预防和纠正脱水的重要措施。按照说明书配置合适浓度的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喂给宝宝,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一般来说,轻度脱水的宝宝每千克体重需要补充50-100毫升口服补液盐,中重度脱水需及时就医静脉补液。 3.腹部保暖 注意宝宝腹部保暖,可使用肚兜或热水袋(温度不宜过高,用毛巾包裹后放在宝宝腹部),避免腹部受凉加重腹泻呕吐症状。因为腹部着凉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蠕动加快,加重不适。 三、就医治疗情况 1.静脉补液 如果宝宝出现中重度脱水或口服补液无法耐受的情况,医生会通过静脉补液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药物治疗 若考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呕吐,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医嘱。对于呕吐明显的宝宝,医生可能会使用止吐药物;对于腹泻,可能会使用肠黏膜保护剂等药物,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药物。 四、不同年龄宝宝的特殊注意事项 1.新生儿 新生儿又拉又吐时病情变化较快,因为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脱水等情况耐受能力差。家长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反应、体温、呕吐物及大便性状等,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并且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防止新生儿感染加重病情。 2.婴儿期(1-12个月) 此阶段婴儿主要以乳类喂养为主,又拉又吐时要特别注意喂养方式的调整。比如冲调奶粉的浓度、温度要适宜,喂奶后要注意拍嗝,避免空气吸入加重呕吐。同时,婴儿皮肤娇嫩,要注意及时清理呕吐物和粪便,保持臀部清洁,预防红臀等皮肤问题。 3.幼儿期(1-3岁) 幼儿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在护理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若幼儿又拉又吐,要安抚其情绪,鼓励其配合口服补液盐等治疗,因为幼儿可能会因为不适而抗拒治疗,家长要耐心引导。

    2025-10-15 15:08:20
  • 宝宝睡觉频繁惊吓举手怎么办

    宝宝睡觉频繁惊吓举手可能由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惊跳反射、睡眠环境不适等原因引起,小月龄和较大月龄宝宝情况有别,正常健康宝宝多为生理性原因,异常健康宝宝可能因维生素D缺乏等导致,若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高频惊吓举手、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做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处理。 一、可能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1.原因: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大脑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还不太协调,在浅睡眠时可能会出现惊吓举手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多见于月龄较小的宝宝。 2.应对:家长可以在宝宝睡觉时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突然的声响等刺激。随着宝宝月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情况会慢慢改善。 (二)惊跳反射 1.原因:惊跳反射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原始反射,当宝宝受到外界轻微刺激,如声音、震动等,就可能引发惊跳反射,表现为惊吓举手。一般在3-5个月大时会逐渐消失。 2.应对:当宝宝出现惊跳反射时,家长可以轻轻按住宝宝的四肢,给予一定的安全感,帮助其缓解惊跳反应。 (三)睡眠环境不适 1.原因:如果宝宝睡眠的环境温度不适宜,过冷或过热;或者穿着不合适,过紧或过松等,都可能导致宝宝感觉不舒服,出现频繁惊吓举手的情况。 2.应对:调整宝宝睡眠环境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2-25℃较为适宜;给宝宝穿着宽松、舒适、棉质的衣物睡觉。 二、特殊人群(宝宝)的关注要点 (一)月龄因素 1.小月龄宝宝:月龄越小,神经系统发育越不完善,出现睡觉频繁惊吓举手的情况相对更常见。家长需要更加细心地护理,密切观察宝宝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果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哭闹不止、吃奶差等,需及时就医。 2.较大月龄宝宝:3-5个月以上的宝宝仍频繁出现此情况,且伴有精神差等异常,也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问题,如缺乏维生素D等,需进一步排查。 (二)健康状况 1.正常健康宝宝:若宝宝除睡觉频繁惊吓举手外,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生长发育指标正常,多考虑为生理性原因,如上述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惊跳反射、睡眠环境不适等,可通过调整环境、给予安抚等方式处理。 2.异常健康宝宝:如果宝宝存在维生素D缺乏等情况,也可能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睡觉频繁惊吓举手。此时需要关注宝宝是否有其他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如多汗、易激惹、枕秃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 三、就医建议 如果宝宝睡觉频繁惊吓举手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1.惊吓举手的频率非常高,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2.伴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热等其他异常表现。 3.宝宝生长发育迟缓,如体重不增、身高增长缓慢等。医生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如神经系统检查、维生素D水平检测等,以明确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2025-10-15 15:07:43
  • 小孩咳嗽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小孩咳嗽鼻子不通气可能由上呼吸道感染、过敏、鼻腔结构异常等引起,可通过保持空气湿润、清理鼻腔分泌物、调整体位等非药物方法缓解,若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婴儿和有过敏史小孩有特殊注意事项,医生会据病因进行相应处理。 一、明确病因 小孩咳嗽鼻子不通气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比如病毒感染引发的普通感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炎症等;过敏因素也较为常见,如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引起鼻腔黏膜过敏反应,同时伴有咳嗽等症状;鼻腔结构异常,像腺样体肥大等也可能导致鼻子不通气进而引发咳嗽。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1.保持空气湿润 对于年龄稍大能够配合的小孩,可以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这样能缓解鼻腔黏膜干燥,减轻鼻子不通气的情况。一般来说,婴儿房等空间相对较小的区域,加湿器使用时要注意定期清洁,避免滋生细菌。 让小孩多饮用温水,有助于湿润呼吸道,减轻咳嗽症状,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鼻腔黏膜的不适。 2.清理鼻腔分泌物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对于较小的婴儿,先将婴儿平躺,在鼻腔内滴入1-2滴生理盐水,等待几秒后,使用婴儿专用的鼻屎夹轻轻清理鼻腔分泌物;对于稍大的小孩,可以使用鼻腔喷雾器喷入生理盐水后让其自行擤出分泌物。通过清理鼻腔分泌物,能改善鼻子不通气的状况,进而可能减轻因鼻子不通气引发的咳嗽。 3.调整体位 当小孩鼻子不通气时,可以尝试让小孩采取侧卧的体位,比如左侧卧或右侧卧,这样有助于改善鼻腔通气情况。对于因鼻子不通气影响睡眠的小孩,侧卧可能会让其呼吸更顺畅,从而减少因鼻塞导致的咳嗽加重。 三、就医评估与可能的处理 如果小孩咳嗽鼻子不通气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大于60次/分钟,幼儿大于50次/分钟,儿童大于40次/分钟)、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体格检查、血常规等检查来明确病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如果是过敏因素导致,可能会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过敏药物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且要充分考虑小孩的年龄等因素,比如低龄儿童使用某些药物需要格外谨慎。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由于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处理鼻子不通气和咳嗽时要更加轻柔谨慎。比如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时动作要轻,避免损伤婴儿鼻腔黏膜。同时,婴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如果出现咳嗽鼻子不通气伴有发热情况,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对于有过敏史的小孩,要仔细排查可能的过敏原,如家中的宠物毛发、特定的食物等,避免小孩再次接触过敏原,加重症状。

    2025-10-15 15:06: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