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熟练掌握泌尿外科专业常见疾病的诊治,精通腹腔镜、输尿管软硬镜、膀胱镜等微创操作技术。国内较早开展TVT技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向 Ta 提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泌尿外科腹腔镜、输尿管软硬镜、膀胱镜、肾镜等微创操作技术。精通尿动力学检查方法,国内率先开展TVT技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尤其在泌尿系肿瘤、肾上腺外科疾病及尿控相关疾病方面经验丰富。负责北京大学医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医学生的专业授课及临床带教工作。
社会任职
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发表数篇中华系列学术期刊论文及SCI论文,参编专业书籍1部。
展开-
隐睾能自愈吗
隐睾一般不能自愈,新生儿时期部分睾丸可能在出生后3个月内逐渐下降,但自行下降机会极少,1岁后自行下降概率极低,随年龄增长会致生精功能受损、睾丸恶性肿瘤风险升,早产儿隐睾自行下降概率低且对其生殖系统影响更明显,有基础病史患儿隐睾自愈可能性极低,发现隐睾应及时就医选合适治疗时机方法保障生殖健康。 新生儿时期的隐睾情况 新生儿出生后,部分睾丸可能处于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但通常在出生后3个月内,睾丸仍未下降至阴囊则自行下降的机会极少。有研究表明,足月儿出生时隐睾的发生率约为3%,早产儿约为30%,但大部分足月儿隐睾可在出生后3个月内自行下降,而早产儿隐睾自行下降的时间可能稍长,但总体自行下降的比例较低。 不同年龄段隐睾的特点及预后 1岁以后:1岁时隐睾自行下降的概率已很低,一般认为1岁后睾丸自行下降的可能性极小。此时睾丸的生精小管等结构开始出现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睾丸受到腹腔内较高温度的影响,会逐渐出现生精功能受损等问题,如长期未处理的隐睾,成年后发生不育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同时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风险也较正常阴囊内睾丸明显升高。 特殊人群情况 早产儿:早产儿隐睾自行下降的时间相对足月儿更长,但总体自行下降概率低。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更不成熟,隐睾对其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需要更密切地观察和及时干预。 有基础病史的患儿:如果患儿存在内分泌疾病等基础病史,如促性腺激素缺乏等,会影响睾丸的正常下降,这种情况下隐睾自愈的可能性极低,需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评估和相应的治疗干预来促进睾丸下降。 隐睾一般不能自愈,一旦发现孩子存在隐睾情况,应及时就医,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法,如激素治疗(常用药物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或手术治疗等,以最大程度保障患儿的生殖健康。
2025-10-15 12:43:12 -
前列腺炎2个加号严重吗
前列腺炎检查中前列腺液常规等项目出现白细胞等指标2个加号提示前列腺有炎症反应,但其严重程度需结合症状表现、炎症类型及不同人群综合判断,如有白细胞2个加号情况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据具体情况全面判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一、结合症状判断严重程度 1.无症状或轻度症状:如果患者仅有白细胞2个加号,但没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坠胀不适等症状,那么病情相对可能没那么严重。这种情况可能是在体检等偶然情况下发现的炎症改变,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可能会有所缓解。 2.有明显症状:若患者除了白细胞2个加号外,还伴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出现排尿困难等情况,那么病情相对较重,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干预。 二、从炎症类型角度分析 1.急性前列腺炎:如果是急性前列腺炎出现白细胞2个加号,往往病情发展较快,可能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相对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2.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出现白细胞2个加号,病情可能呈迁延不愈的状态,需要长期关注和规范治疗,但具体严重程度也是根据症状等综合判断。 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 1.年轻人群:年轻患者如果出现前列腺炎白细胞2个加号,若能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久坐、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有可能使病情得到较好控制。但如果不重视,可能会影响生育等功能,因为前列腺炎症可能会影响精液质量等。 2.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出现前列腺炎白细胞2个加号,需要考虑是否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等其他问题,病情相对复杂一些,治疗上需要更谨慎地权衡各种因素,既要控制炎症,又要考虑其他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等。 总之,前列腺炎检查中白细胞等指标出现2个加号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来综合评估病情是否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症状表现等进行全面的病情判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5 12:42:27 -
尿失禁用什么方法治疗
非药物干预包括依自身排尿规律制定定时排尿计划、指导做凯格尔运动进行盆底肌训练及行动不便或夜间尿失禁者使用吸水性好的尿布等辅助器具,药物治疗常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但需注意其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及青光眼、严重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老年人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并结合非药物干预,产后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开展盆底肌训练且避免日常增加腹压行为。 一、非药物干预 1.行为训练:根据自身排尿规律制定定时排尿计划,初始可每1-2小时排尿一次,逐步延长间隔时间,通过训练调整膀胱容量与排尿反射,适用于各年龄段尿失禁患者,尤其对神经源性尿失禁或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有助于改善膀胱控制能力。 2.盆底肌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凯格尔运动,即收缩盆底肌肉持续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产后女性可在医生评估后尽早开展,有助于增强盆底支持结构力量,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等问题;中老年患者坚持训练也可提升盆底肌功能。 3.辅助器具使用:对于行动不便或夜间尿失禁患者,可使用吸水性好的尿布、尿垫等,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减少皮肤湿疹、压疮等并发症风险,适用于老年尿失禁患者及残疾尿失禁人群。 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等),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减少尿急、尿频及尿失禁发作次数。但需注意该类药物可能引发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考虑患者基础疾病情况,如有青光眼、严重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时应密切监测身体反应,同时可结合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加强盆底肌训练、合理使用辅助器具等综合管理尿失禁。 产后女性:产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开展盆底肌训练,尽早进行康复评估与干预,避免因产后恢复不佳导致长期尿失禁问题,同时注意日常活动中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
2025-10-15 12:41:30 -
如何使用B超测量前列腺
前列腺B超测量前要让患者适度充盈膀胱,测量时左右径经耻骨联合上方横切扫查最大横切面,前后径经耻骨联合后方纵切测前后缘垂直距离,上下径在纵切面上测底部到尖部距离,一般人群检查要操作轻柔规范选最大截面测量,儿童检查需轻柔并在家长协助下保持安静体位,老年男性测量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一、测量前准备 患者需适度充盈膀胱,一般建议检查前1-2小时饮水500-1000ml,使膀胱处于充盈状态,这样能更好地显示前列腺周围解剖结构,利于准确测量。 二、具体测量步骤 (一)左右径测量 采用经耻骨联合上方横切扫查,找到前列腺最大横切面,测量前列腺左右两侧最宽处的距离,此距离反映前列腺左右方向的大小。 (二)前后径测量 经耻骨联合后方纵切,获取前列腺纵切面图像,测量前列腺前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该径线体现前列腺前后方向的厚度。 (三)上下径测量 在纵切面上,测量前列腺底部到尖部的距离,即上下径,用以反映前列腺整体的长度。 三、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提示 (一)一般人群注意事项 检查时需保证超声探头操作轻柔、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给患者带来不适。测量时要选取前列腺的最大截面进行准确测量,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二)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进行前列腺B超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检查过程中的安全性,操作需更加轻柔,因为儿童前列腺尚未发育完全,过度的探头压力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儿童检查时可能配合度较差,需在家长协助下尽量保持安静、体位稳定,以确保测量的顺利进行及数据的准确性。 2.老年男性:老年男性常伴有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在测量时除关注前列腺本身的径线外,还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若存在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等情况,测量数据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之一,但最终诊断还需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表现。
2025-10-15 12:40:46 -
女发尿急吃什么药
女性尿急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治疗方法应根据病因确定。一般需就医进行详细诊断,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生素、抗胆碱能药物等,同时可采取保持卫生、多喝水、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措施缓解症状。 女性尿急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膀胱炎、尿道炎、尿路感染等。在选择药物治疗之前,应该首先就医,进行详细的诊断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于治疗尿急的药物: 1.抗生素 如果尿急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膀胱炎或尿道炎,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来消除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等。 2.抗胆碱能药物 这类药物可以减少膀胱的过度活动,缓解尿急症状。常见的抗胆碱能药物有托特罗定、奥昔布宁等。 3.其他药物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还会开具其他类型的药物,如镇痛药(用于缓解尿急引起的疼痛)或利尿剂(帮助增加尿量)。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此外,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尿急症状: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勤洗澡、勤换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 2.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冲洗尿道,有助于预防感染。 3.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减少咖啡因、辛辣食物、酒精等的摄入,以免刺激膀胱。 4.练习盆底肌肉 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控制尿急。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群,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更加谨慎。在这些情况下,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尿急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病因而定。如果出现尿急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2025-10-15 12: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