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卫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各种感染性疾病和儿童肝脏疾病有丰富临床救治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就职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能独立诊断和治疗儿童各种感染性疾病复杂疑难临床病例。在各种儿童感染性疾病(包括法定传染病),婴儿肝炎综合征和儿童肝脏疾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各种感染性疾病和儿童肝脏疾病有丰富临床救治经验。展开
  • 艾滋婴儿几岁有症状

    艾滋婴儿出现症状时间有差异,早期数周内至3个月左右有体重不增等,婴儿期3个月-1岁左右有淋巴结肿大等,1岁以后生长发育落后且有机会性感染;特殊人群艾滋婴儿需定期医学检查、提供充足营养支持、做好感染预防,包括定期查相关指标、保证营养摄入及合理喂养、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和严格无菌操作护理等。 婴儿期(3个月-1岁左右):随着时间推移,到3个月-1岁左右,症状会逐渐明显。可能出现持续的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在试图对抗艾滋病毒而发生反应性增生。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通过体检可以触摸到肝脏和脾脏增大,这是由于病毒感染累及肝脏和脾脏,导致器官发生病理改变。另外,还可能出现腹泻,且多为慢性腹泻,每天排便次数较多,粪便性状稀溏,这是因为肠道黏膜受到病毒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紊乱。 1岁以后:1岁以后,艾滋婴儿的症状会进一步加重,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表现为身高、体重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标准。还可能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如口腔念珠菌感染(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膜状物,不易擦拭)、肺部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可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特殊的肺部阴影)等。机会性感染是由于艾滋病毒严重破坏免疫系统,使得原本在体内处于潜伏状态或低毒力的病原体大量繁殖并致病。 特殊人群(艾滋婴儿)的注意事项 医疗监测方面:艾滋婴儿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包括血常规、免疫功能检测(如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病原体检测等。因为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婴儿的免疫状态、是否出现机会性感染等情况,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或干预措施。例如,定期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评估免疫系统受损的程度,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时,提示需要加强对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营养支持方面:由于艾滋婴儿往往存在营养吸收障碍和消耗增加的情况,需要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支持。应保证婴儿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可以采用母乳喂养(如果母亲经过抗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控制良好),因为母乳中含有一些免疫活性物质等对婴儿有益的成分,但如果母亲病毒载量高则可能需要人工喂养,并根据婴儿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必要时可能需要通过鼻饲等方式补充营养。 感染预防方面:艾滋婴儿的居住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减少人员探视尤其是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探视,以降低感染其他病原体的风险。在护理婴儿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接触婴儿前后要洗手等,防止在护理过程中引入新的病原体导致婴儿发生机会性感染。

    2025-10-15 14:43:12
  • 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什么

    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采用雾化吸入方式基于重组蛋白技术激发多重免疫应答具接种便捷性且能诱导黏膜免疫特殊人群中孕妇需医生综合评估健康状况等决定哺乳期女性需医生据具体情况评估有基础疾病稳定期可接种急性发作期暂不建议儿童青少年依国家策略待试验数据完善后定适宜接种范围。 一、定义 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一种采用雾化吸入接种方式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通过特定雾化装置将疫苗制成微小颗粒,接种者通过吸入的方式让疫苗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机体免疫反应。 二、作用原理 其原理基于重组蛋白疫苗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在体外表达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等抗原成分。当疫苗通过雾化吸入进入人体后,S蛋白作为抗原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发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黏膜免疫等多重免疫应答,使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等免疫物质,从而达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目的。 三、接种方式 采用专用的雾化吸入器进行接种。接种时,受种者通过口部吸入雾化后的疫苗颗粒,整个过程相对便捷,区别于传统注射接种方式。 四、特点 1.接种便捷性:无需注射,通过吸入即可完成接种,对于部分对注射有恐惧心理或操作便利性有需求的人群较为友好。 2.免疫应答特点:除了能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外,还能在呼吸道黏膜部位诱导产生黏膜免疫,而黏膜免疫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预防病毒在呼吸道的定植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目前关于孕妇接种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临床数据相对有限,一般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妊娠阶段等因素后谨慎决定是否接种。因为孕妇属于特殊生理阶段,任何医疗干预都需要权衡疫苗可能带来的免疫保护效益与潜在未知风险。 2.哺乳期女性:同样需要医生根据哺乳期女性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由于疫苗成分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虽然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会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但为安全起见,会综合考虑母亲的免疫需求以及婴儿的健康状况等来决策是否接种。 3.有基础疾病人群: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稳定期患者),若病情控制平稳,一般可以接种,但需在接种前向医生如实告知基础疾病情况,由医生判断接种的适宜性;对于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人群,则暂不建议接种,需等病情稳定后再评估。 4.儿童青少年:目前关于儿童青少年接种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正在逐步完善,一般会遵循国家相关部门根据科学试验结果制定的接种策略,对于低龄儿童会更为谨慎,优先依据已有的科学证据来确定适宜接种的年龄范围及相关注意事项。

    2025-10-15 14:42:34
  • 怎么测试自己是不是阳性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需提前洗净手并检查试剂盒有效期,用鼻拭子采双侧鼻孔后将样本放提取管处理,再滴入检测卡加样孔等15-20分钟观察结果;核酸检测有鼻咽或口咽拭子采样后送检实验室用PCR等检测;流感检测采样同核酸检测,检测分核酸和抗原方式;儿童采样家长要安抚协助动作轻柔,老年人鼻拭子采样要轻柔且关注身体状况,孕妇采样要告知医护人员怀孕情况并轻柔操作。 一、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1.准备工作:提前洗净双手,检查抗原检测试剂盒是否在有效期内,包含样本采集工具、提取管、检测卡等部件。 2.样本采集:采用鼻拭子采样,将鼻拭子缓缓插入鼻孔内约1-1.5厘米深处,旋转擦拭至少4圈,两侧鼻孔均需采样,一般每侧擦拭时间不少于15秒。 3.样本处理:将采集好的鼻拭子样本放入含有提取液的提取管中,充分挤压提取管外壁让样本充分洗脱,然后折断拭子尾部,弃去拭子。 4.加样检测:取出检测卡,将提取管中的液体滴入检测卡的加样孔内,一般滴加3-4滴(具体按说明书),等待15-20分钟观察结果。若仅C区出现一条红线为阴性,C区和T区均出现红线为阳性。 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1.采样方式:通常有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采样。对于鼻咽拭子采样,采样者会将拭子轻柔插入鼻腔,到达鼻咽部位后旋转采集样本;口咽拭子则是让受检者张口,将拭子在咽后壁及双侧扁桃体部位擦拭采集样本。 2.送检检测:采样后样本会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通过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病毒的核酸来判断是否为阳性,一般需要一定时间出结果,结果阳性代表体内存在新冠病毒核酸。 三、其他病原体检测(以流感为例) 1.样本采集:可采用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采样,方法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方式。 2.检测方法:通过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等方式进行。若为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同样是将样本送检实验室,利用PCR等技术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若为抗原检测,操作类似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将样本处理后滴入检测卡,根据C和T区的显色情况判断是否为流感病毒阳性,C区显色为阴性,C和T区均显色为阳性。 特殊人群提示 儿童:儿童进行采样时可能会有不配合情况,家长需在旁安抚协助,采样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儿童引起不适。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鼻腔黏膜较脆弱等情况,进行鼻拭子采样时采样者要更加轻柔操作,减少对老年人鼻腔的损伤;在等待检测结果过程中要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变化,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进行采样时需告知医护人员怀孕情况,采样操作要尽量轻柔,以降低对孕妇和胎儿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风险。

    2025-10-15 14:41:48
  • 怎样判断腮腺炎

    腮腺炎分为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前者症状为单侧先肿后累及对侧、以耳垂为中心肿大伴全身症状等,后者单侧发病、局部红热痛明显伴全身重症状;流行病学上前者好发儿童青少年、冬春流行、经飞沫传播,后者常见于抵抗力低者、因口腔卫生差细菌逆行感染;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学、病毒分离、唾液淀粉酶测定;影像学有B超检查,可分别显示两型腮腺炎情况。 一、症状表现 腮腺炎主要分为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等类型,不同类型症状有一定差异,但都有一些典型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大多先有单侧腮腺肿大,之后累及对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角边缘轮廓模糊,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有轻度触痛,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体温可在38-40℃左右,持续时间不等。儿童患者症状可能比成人轻,部分儿童可能只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 化脓性腮腺炎:常为单侧发病,腮腺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挤压腮腺时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全身症状相对较重,可有高热、寒战等表现。 二、流行病学及接触史 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有一定的流行季节,多在冬春季发病。如果近期接触过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感染风险会增加。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唾液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后可能被感染。 化脓性腮腺炎:常见于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如术后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多因口腔卫生不良,细菌逆行感染腮腺导管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三、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化脓性腮腺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腮腺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若IgM抗体阳性,有助于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 病毒分离:从患者唾液、脑脊液、尿液等标本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是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金标准,但操作相对复杂,一般在科研等特殊情况下开展。 唾液淀粉酶测定:血清和尿液中的淀粉酶活性可升高,尤其是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唾液淀粉酶增高较为明显,有助于辅助诊断,但需注意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淀粉酶升高,如胰腺炎等,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 四、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对于流行性腮腺炎,B超检查可见腮腺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等表现。对于化脓性腮腺炎,B超检查可显示腮腺导管扩张、腮腺内有低回声区等情况,有助于判断腮腺局部的病变情况。

    2025-10-15 14:41:18
  • 小孩乙肝抗体保持几年

    小孩乙肝抗体保持时间有个体差异,一般接种后可维持10-15年左右,受年龄、免疫应答情况影响,需定期检测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需加强接种,有基础疾病小孩更需密切监测和特殊处理,要避免接触乙肝病毒。 一、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的一般维持时间 小孩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会随时间逐渐下降,但具体维持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接种乙肝疫苗成功产生抗体后,抗体可维持10-15年左右。不过,这也与接种疫苗时小孩的年龄、免疫应答情况等有关。例如,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若抗体水平较低,可能在5-7年后抗体滴度就会明显降低;而部分免疫应答较好的小孩,抗体维持时间可能更长。 二、影响小孩乙肝抗体维持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初次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应答相对较弱,抗体维持时间可能相对较短。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成熟,再次接种或初次接种后的抗体维持时间会有所不同。比如婴儿期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相较于儿童期接种后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可能稍短。 免疫应答情况 每个小孩的免疫应答能力不同。有些小孩接种乙肝疫苗后,机体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迅速产生足量的抗体,并且抗体维持时间较长。而免疫应答较弱的小孩,抗体产生量少,维持时间也会相应缩短。这与个体的基因等因素有关,基因决定了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三、乙肝抗体检测与加强接种 抗体检测 建议定期带小孩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以监测乙肝抗体水平。一般在小孩接种乙肝疫苗后的1-2个月检测抗体水平,了解是否产生了抗体以及抗体的滴度情况。之后可每隔3-5年检测一次,根据抗体水平决定是否需要加强接种。 加强接种 当乙肝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时,提示抗体保护作用较弱,需要考虑加强接种乙肝疫苗。加强接种乙肝疫苗后,小孩的机体可再次产生免疫应答,提高抗体水平,延长抗体的维持时间。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小孩,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一般能较快地使抗体水平回升。但如果小孩存在免疫缺陷等特殊情况,加强接种后的免疫应答可能不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四、特殊人群小孩的注意事项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其乙肝抗体的维持时间可能会受到影响。这类小孩更需要密切监测乙肝抗体水平,因为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抗体产生和维持能力较差。在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或加强接种时,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根据小孩的具体病情调整接种方案。同时,这类小孩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避免接触乙肝病毒,因为其自身免疫力低下,感染乙肝病毒后更容易发展为慢性感染等严重情况。

    2025-10-15 14:39: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