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儿科人文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小儿间质性肺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小儿呼吸学组秘书兼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法学分会医疗与企业事务学组副组长,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儿童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2009年曾受卫生部指派赴河南协助当地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2015年美国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2017年当选首届南粤好医生,第三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上有名。
展开-
感冒支原体感染的症状是什么
感冒支原体感染有呼吸系统、全身及其他可能症状,呼吸系统有刺激性干咳、少量黏痰(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为脓性痰);全身有中等度或高热、乏力、头痛;其他可能有咽喉疼痛、肌肉酸痛,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起初可能较轻,随后逐渐加重,可持续较长时间。例如,部分患儿或成人感染支原体后,咳嗽会较为剧烈,严重时可能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这种咳嗽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后,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呼吸道敏感性增高,从而出现频繁的干咳。 咳痰:一般咳痰量较少,有时可能仅为少量黏痰。但如果合并了其他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较多脓性痰。 二、全身症状 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多为中等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发热持续时间不一,有的可能持续1-2周,这是因为支原体感染人体后,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出现发热症状。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发热相对较急,体温波动较大;成人发热相对较缓,但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没有力气,精神状态较差,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机体在对抗支原体感染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同时炎症反应也会导致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从而出现乏力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不爱玩耍;成人则表现为工作、运动耐力下降。 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头痛程度轻重不一,可能为隐痛或胀痛。这可能与发热引起的脑血管扩张、炎症介质刺激神经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来说,头痛可能会影响其情绪和日常活动,需要家长密切关注。 三、其他可能症状 咽喉疼痛:咽部可能会有不适、疼痛的感觉,尤其是在吞咽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支原体感染可累及咽喉部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咽喉疼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咽喉疼痛的感受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哭闹、拒食等情况。 肌肉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尤其是四肢肌肉较为常见。这是由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肌肉组织发生代谢紊乱,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酸痛感。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可能会明确表述肌肉酸痛的部位和程度,而幼儿可能会通过哭闹、肢体活动异常等方式表现出来。 不同人群感染支原体后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为多样且有时不典型;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感染后可能发热不明显,但其他全身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在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支原体抗体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14 15:17:55 -
憋气训练对肺部有好处吗
憋气训练对肺部有增强通气功能、提高弹性等好处,不同人群进行憋气训练有不同注意事项,且可与其他肺部健康维护方式结合来促进肺部健康。 一、增强肺部通气功能 憋气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肺部的通气能力。有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憋气训练,能够使肺部的气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促使呼吸肌更加有力地工作,进而提升肺部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效率。例如,对于长期从事轻度体力劳动的人群,定期进行适当的憋气训练,有助于维持肺部良好的通气状态,保证身体各组织器官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 二、提高肺部的弹性 适当的憋气训练对肺部弹性的改善有积极作用。肺部弹性对于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至关重要,良好的肺部弹性能使肺泡更好地进行气体交换。研究发现,坚持规律憋气训练的人,其肺部弹性纤维的功能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护,使得肺泡能够更有效地扩张和回缩。以经常进行有氧运动且配合憋气训练的人群为例,相比不进行相关训练的人,他们的肺部弹性往往更好,在呼吸过程中能够更顺畅地完成气体交换过程。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健康人群:健康人群进行憋气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初始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可从每次几秒钟开始,逐渐增加憋气的时间和强度,但要以自身不感到明显不适为度。比如,先尝试憋气3-5秒,适应后再逐步延长至10秒左右,每周可进行3-5次训练。 有基础肺部疾病人群: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基础肺部疾病的人群,进行憋气训练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因为这类人群的肺部功能已经受损,不当的憋气训练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严重程度来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憋气训练以及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例如,病情较轻的COPD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尝试非常轻度的憋气训练,但要密切关注自身呼吸状况,一旦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训练。 儿童群体:低龄儿童不建议进行憋气训练,由于儿童的肺部等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憋气训练可能会对其肺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而对于年龄稍大一些、身体状况良好的儿童,如果要进行相关训练,也需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密切监护下进行,且训练强度要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四、与其他肺部健康维护方式的结合 憋气训练可以与其他肺部健康维护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肺部保健效果。例如,结合深呼吸练习,先进行几次缓慢而深沉的深呼吸,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憋气训练,这样有助于让肺部更好地预热和调整状态,提高憋气训练的效果以及整体的肺部功能维护。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如戒烟、避免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这些都能从多方面协同促进肺部的健康,而憋气训练作为其中一种辅助方式,能进一步助力肺部功能的提升。
2025-10-14 15:16:40 -
咳嗽打嗝想吐怎么回事
咳嗽、打嗝、想吐可能由消化系统(如胃食管反流病、消化不良)或呼吸系统(如呼吸道感染)问题引起,一般人群可调整生活方式、观察病情,儿童要注意饮食及及时就诊,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病及异常变化。 一、可能的原因 (一)消化系统问题 1.胃食管反流病: 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尤其是中老年人。当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时,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可引起咳嗽、打嗝、想吐的症状。例如,一些肥胖人群由于腹腔压力高,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在生活方式上,长期进食过饱、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等会加重病情。 从病理机制看,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使得胃酸等胃内容物逆流,刺激咽喉部可引发咳嗽,反流刺激膈肌导致打嗝,而胃部受到刺激则会有想吐的感觉。 2.消化不良: 各年龄层均可发生,比如儿童可能因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导致消化不良;成年人可能因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节制等原因。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胃内食物发酵产生气体,引起打嗝,同时胃内压力升高可能导致想吐,而且气体刺激可能引发咳嗽反射。例如,儿童一次性吃太多甜食,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二)呼吸系统问题 1.呼吸道感染: 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当呼吸道受到病毒、细菌等感染时,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而分泌物刺激可能导致打嗝,同时感染引起的身体不适可能会有想吐的感觉。比如,流感病毒感染后,患者除了咳嗽,还常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想吐,以及打嗝等表现。 二、应对建议 (一)一般人群 1.调整生活方式: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应避免睡前吃东西,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饮食上要避免辛辣、油腻、酸性食物,减少咖啡、巧克力等的摄入。对于消化不良患者,要规律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保持适当运动,如散步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2.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咳嗽加重、出现胸痛、呕吐频繁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二)特殊人群 1.儿童: 儿童出现咳嗽打嗝想吐时,家长要特别注意其饮食量和饮食种类。避免给儿童食用过多零食、冷饮等。如果是婴幼儿,要注意喂奶姿势,避免喂奶过多过快。儿童如果症状持续,应及时带至儿科就诊,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需要专业医生评估。 2.老年人: 老年人要关注自身基础疾病情况,如有胃食管反流等基础病,要严格按照平时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同时,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在调整生活方式时要注意安全,如抬高床头时要确保床铺稳固,防止摔倒。如果症状出现异常变化,如呕吐物带血等情况,要立即就医。
2025-10-14 15:15:34 -
妊娠合并感冒怎么办
妊娠合并感冒需依轻重程度处理,轻度以多休息、多饮水为主;有症状可采用物理降温、生理盐水滴鼻等非药物方法缓解;孕早、中晚期及有基础病史孕妇感冒有不同应对,出现感冒症状持续加重、剧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头痛剧烈伴异常表现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以保孕妇和胎儿健康。 一、妊娠合并感冒的一般处理原则 妊娠期间女性身体免疫系统及生理状态会发生变化,感冒较为常见。首先需根据感冒的轻重程度来采取不同措施。对于轻度感冒,主要以多休息、多饮水为主,休息能帮助身体积蓄能量来对抗疾病,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毒素排出。一般保证每天摄入1500-2000ml左右的水较为适宜,同时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建议在7-8小时左右。 二、症状缓解的非药物方法 发热处理:若孕妇有低热情况(体温在38℃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这些部位血管丰富,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但要注意避免擦拭颈部后面等大血管密集且敏感的部位。 鼻塞处理: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来缓解鼻塞症状,生理盐水能够湿润鼻腔黏膜,减轻鼻腔黏膜的充血肿胀,一般每天可以滴鼻3-4次,每次1-2滴。 三、特殊情况及应对 孕早期:孕早期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感冒需要更加谨慎。如果感冒症状较轻,仍以非药物干预为主;若感冒症状较重,出现剧烈咳嗽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干预,因为剧烈咳嗽可能会引起腹压增加,对胚胎造成一定影响。 孕中晚期:相对孕早期风险稍低,但也需要关注感冒情况。如果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等较严重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处理,比如可能会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对妊娠相对安全的药物等,但会严格权衡利弊。 有基础病史的孕妇:如果孕妇本身有一些基础病史,比如哮喘等,妊娠合并感冒可能会诱发基础病史发作。对于这类孕妇,在感冒期间需要更加密切监测自身病情变化,如出现哮喘发作相关症状(喘息、气促等),应立即就医,并且在日常中要遵循基础病史的相关管理要求,感冒期间更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诱发基础病史发作的因素,如冷空气、过敏原等。 四、就医指征 当孕妇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一是感冒症状持续加重,如发热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8.5℃且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二是出现剧烈咳嗽、咳痰,痰液性状异常(如痰中带血等);三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四是出现头痛剧烈且伴有视物模糊等其他异常表现。及时就医可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医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合适的治疗。
2025-10-14 15:13:05 -
过敏性咳嗽能自愈吗
过敏性咳嗽是否能自愈与多种因素相关,部分病情轻、诱因明确且能及时脱离过敏原的患儿可能自愈,但很多情况需干预治疗,过敏反应重、过敏原持续存在及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通常需积极干预,出现过敏性咳嗽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处理。 一、可能自愈的情况 如果过敏性咳嗽患儿病情非常轻微,例如只是偶尔因接触极少量轻度过敏原(如在特定时间短时间接触少量花粉等)而出现很轻微的咳嗽症状,并且患儿自身免疫状态良好,在及时脱离过敏原后,机体自身的免疫调节有可能逐渐控制过敏反应,使得咳嗽症状自行缓解消失,这种情况下存在自愈的可能。比如一些年龄较小但过敏反应较轻的婴幼儿,在明确过敏原并远离后,有可能咳嗽自行好转。 二、需要干预治疗的情况 1.过敏反应较重时:当患儿咳嗽症状较为明显,频繁咳嗽影响到日常的生活、睡眠等,如夜间频繁咳嗽导致无法安稳入睡,或者咳嗽程度较重已经影响到正常的进食等,此时通常很难自愈,需要进行干预。因为持续的剧烈咳嗽可能会引起患儿机体的进一步不适,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剧烈咳嗽后导致呕吐、气胸等情况,这时候必须通过药物等干预手段来缓解过敏症状、减轻咳嗽。 2.过敏原持续存在时:如果过敏原持续存在,比如患儿一直处于充满宠物毛发的环境中或者持续接触某种常见过敏原而无法脱离,那么过敏反应会持续存在,咳嗽也会持续,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能自愈,需要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处理。例如患儿对尘螨过敏,却一直生活在尘螨较多的环境中,咳嗽会反复出现且难以自行缓解。 3.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对于过敏性咳嗽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使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可能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等其他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比如一些幼儿期发生过敏性咳嗽的儿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干预,到学龄期或青少年期可能咳嗽症状仍存在,并且发病频率可能增加。所以对于儿童过敏性咳嗽,即使有自愈的可能,也需要密切观察,如果咳嗽持续不缓解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干预。 老年人患者:老年人的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过敏性咳嗽时自身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过敏性咳嗽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这些基础疾病。所以老年人出现过敏性咳嗽时,一般建议积极干预,而不是等待自愈,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总之,过敏性咳嗽不一定能自愈,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严重程度、过敏原是否持续存在以及患者的自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当出现过敏性咳嗽时,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病情后给予恰当的处理建议。
2025-10-14 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