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儿科人文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小儿间质性肺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小儿呼吸学组秘书兼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法学分会医疗与企业事务学组副组长,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儿童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2009年曾受卫生部指派赴河南协助当地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2015年美国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2017年当选首届南粤好医生,第三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上有名。
展开-
甲流症状
甲流患者多呈高热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等伴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部分有胃肠症状儿童易现精神萎靡等孕妇需警惕对胎儿影响老年人病情进展快易并发肺炎且症状不典型。 一、典型症状 1.发热:甲流患者多呈现高热表现,体温可迅速攀升至39~40℃以上,部分儿童体温波动相对较明显,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体温忽高忽低的情况。 2.呼吸道症状:常见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咳嗽多为干咳,偶可伴有少量白痰。 二、全身症状 1.头痛:较为常见,患者会感觉头部胀痛明显。 2.肌肉酸痛: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易出现酸痛感,活动时可能加重。 3.乏力:患者会有明显的疲倦感,精力下降,影响日常活动。 三、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类症状在儿童甲流患者中相对更为多见。 四、特殊人群表现 1.儿童:除上述常见症状外,更易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表现,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2.孕妇:感染甲流时需警惕对胎儿的影响,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3.老年人:感染甲流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更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且症状可能不典型,需格外关注其身体状况,一旦有异常表现应尽早诊治。
2025-08-15 11:51:16 -
流感疫苗接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普通人群中北半球建议9月至11月、南半球为3月至5月接种流感疫苗,特殊人群里儿童6月龄-8岁首次接种需2剂次且间隔≥4周8岁以上及成人通常接种1剂次后每年流行前接种,老年人≥60岁建议流行前接种,孕妇孕期任何阶段均可接种,慢性疾病患者应在病情稳定时接种流感疫苗。 一、普通人群流感疫苗接种时间 北半球地区通常建议在9月至11月期间接种流感疫苗,此时接种可较好地覆盖流感流行季节;南半球地区则一般为3月至5月。 二、特殊人群流感疫苗接种时间 (一)儿童群体 6月龄-8岁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需接种2剂次,两剂之间间隔≥4周;8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通常接种1剂次。之后每年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 (二)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60岁)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流感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三)孕妇群体 孕妇在孕期的任何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孕期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保护孕妇自身,还能在孕期为胎儿提供一定的被动免疫保护,降低婴儿6月龄内患流感的风险。 (四)慢性疾病患者群体 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应在病情稳定时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流感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08-15 11:49:35 -
斑片状模糊影是肺炎吗
肺部斑片影通常在肺部相关影像学检查如X线、CT中有所描述。其指的是病灶呈现片状、高密度且边缘模糊,意味着肺部存在病变,可能为肺炎或肺结核。具体如下: 一、肺炎 若怀疑是肺炎,临床一般会有咳嗽、咳痰、反复高热等表现。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总数增多,胸部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肺炎诊断。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两周后,再进行影像学检查。若右上肺的片状高密度影完全被吸收,就可明确是肺炎的诊断。 1.咳嗽 这是肺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干咳,也可能伴有咳痰。 2.咳痰 痰液的性质和量可能因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 3.反复高烧 体温可升高到较高水平且反复出现。 二、肺结核 若患者咳嗽、咳痰达2周或更久,对症抗感染治疗无效,较易出现肺部斑片影。除影像学检查外,痰细菌学检查包括痰涂片培养等也常用于确诊,但仅靠此检查结果不能作出诊断。患者可向医生详细描述自身症状以助力诊断,并按医生指示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1.长时间咳嗽、咳痰 这是肺结核较为突出的表现。 2.抗感染治疗无效 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不能改善症状。 总之,肺部出现斑片影提示肺部存在异常,需要结合具体症状和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到底是肺炎还是肺结核等疾病,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5-08-15 11:48:45 -
成年人的正常体温应该是多少度
成年人正常体温因测量部位不同有差异,口腔正常范围36.3℃至37.2℃、直肠36.6℃至37.7℃、腋下36.0℃至37.0℃;生活方式方面运动后、进食后、情绪激动时体温可能有波动;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基础体温较年轻人略低仍在正常范围需留意变化,有基础疾病者体温可能超出正常范围需结合病情评估。 一、成年人正常体温的常规范围 成年人正常体温因测量部位不同有所差异,口腔测量时正常范围为36.3℃~37.2℃;直肠测量时正常范围是36.6℃~37.7℃,这是因为直肠温度更接近人体内部核心温度;腋下测量时正常范围为36.0℃~37.0℃,由于腋下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大,所以范围相对较窄。 二、影响成年人体温的相关因素 1.生活方式影响:运动后身体代谢增加,体温可短暂升高,一般休息片刻后可恢复至正常范围;进食后胃肠道消化过程产热,也可能使体温出现轻度升高;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体温有小幅波动。 2.特殊人群情况: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其基础体温可能较年轻人略低,但仍应在上述正常范围区间内,且需更留意体温变化;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如感染性疾病患者,体温可能会超出正常范围,需结合病情进一步评估。
2025-08-15 11:47:01 -
乙流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乙流即乙型流感,其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头痛、咳嗽、流鼻涕、恶心腹泻等,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 一、发热:乙型流感患者往往会有高热表现,体温能达到38°C及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来治疗,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能有效降低体温。 二、头痛:患者通常会有明显头痛,可能还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缓解,像琥珀酸舒马普坦片、布洛芬片等,有助于减轻头痛不适。 三、咳嗽:一般会出现咳嗽,有时还会伴随喉咙痛、声音嘶哑等状况。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川贝清肺糖浆、小儿止咳糖浆等,对改善咳嗽症状有帮助。 四、流鼻涕:通常会有流鼻涕现象,可能同时伴有鼻塞、喉咙痛等症状。此时可依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如麻黄碱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胶囊等,能缓解相关症状。 五、恶心腹泻: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对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例如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能改善消化道的不良状况。 总之,乙型流感应尽快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要保持饮食清淡,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减少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2025-08-15 11: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