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儿科人文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小儿间质性肺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小儿呼吸学组秘书兼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法学分会医疗与企业事务学组副组长,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儿童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2009年曾受卫生部指派赴河南协助当地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2015年美国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2017年当选首届南粤好医生,第三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上有名。
展开-
早产儿患上肺炎的早期症状
早产儿肺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呼吸方面有呼吸频率改变(肺炎时超60次/分钟甚至80次/分钟以上)、节律异常(呼吸暂停次数增加);皮肤面色方面有面色发绀、苍白;一般状态方面有体温异常(部分正常或偏低,严重时低热或波动)、精神状态差(反应低下)、吃奶量减少或拒奶;其他方面咳嗽不典型。家长需密切观察早产儿呼吸、面色等情况,异常时及时就医,因早产儿肺炎病情变化快。 呼吸节律异常:可能出现呼吸节律不规整的情况,比如呼吸暂停的次数增加。正常情况下早产儿偶尔可能有短暂呼吸暂停,但肺炎时呼吸暂停会变得频繁,这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呼吸中枢调节功能紊乱。 皮肤面色方面症状 面色改变:可能出现面色发绀,表现为口唇、甲床等部位呈现青紫色。这是因为肺炎导致氧气摄入不足,血液中氧含量降低,引起血液循环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所致。另外,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影响气体交换,机体缺氧,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和氧供出现问题,进而使面色看起来苍白。 一般状态方面症状 体温异常:部分早产儿肺炎时体温可能正常,甚至体温偏低,这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以及肺炎时机体消耗增加等因素有关。而如果是感染较严重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但不像足月儿那样体温升高明显,可能仅表现为低热或者体温波动。 精神状态差:早产儿会出现精神萎靡、反应低下的情况,比如对周围刺激的反应减弱,不像平时那样容易被外界声音、光线等唤醒或者引起相应动作。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影响机体的氧供和代谢,导致全身状况受到影响,大脑等器官的功能也受到一定抑制。 吃奶情况改变:吃奶量明显减少,或者出现拒奶现象。由于呼吸急促等原因,早产儿在吃奶时会感觉呼吸困难,所以不愿意吃奶或者吃奶量大幅下降。 其他方面症状 咳嗽表现:早产儿肺炎时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不像足月儿那样有明显频繁的咳嗽。可能只是偶尔有几声轻微的咳嗽,或者表现为呼吸时咽部有痰鸣音等情况,这是因为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咳嗽反射相对较弱。 温馨提示:早产儿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成熟,对于肺炎的早期症状可能表现不典型,家长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呼吸、面色、精神状态、吃奶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如呼吸增快、面色发绀、精神萎靡、吃奶差等,应及时带早产儿就医,因为早产儿肺炎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早产儿的健康。
2025-10-14 14:25:23 -
咳出粘稠黄色痰块应如何处理
咳出粘稠黄色痰块需综合年龄、病史等考量,可通过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维持室内空气湿润、体位引流等非药物干预,若痰量等显著变化、有呼吸困难或剧烈胸痛等需及时就医,儿童要密切观察呼吸等且慎用药物,老年人有基础病要警惕加重及关注活动耐力等情况。 一、初步评估需考量因素 咳出粘稠黄色痰块时,需综合考虑年龄、病史等因素。儿童与成人的呼吸道生理结构及基础健康状况不同,儿童呼吸道相对狭窄,痰液易阻塞;有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史的人群,病情变化可能更复杂。同时要留意是否伴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可使痰液稀释,利于排出。一般成人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儿童需根据年龄适量饮水,如学龄前儿童每日约500~1000毫升,学龄儿童可至1000~1500毫升,通过增加水分摄入降低痰液粘稠度。 2.维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使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湿润的空气能减轻呼吸道黏膜干燥,有助于痰液排出。但需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 3.体位引流辅助排痰:对于能配合的患者,可采取合适体位促进痰液排出。例如,若为肺部下叶感染,可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借助重力作用使痰液向主支气管引流;儿童进行体位引流时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不适或加重病情。 三、就医指征 1.痰量及伴随症状变化:若痰量突然显著增多、痰中带血且血量逐渐增加,或伴有高热不退(如体温持续38℃以上超过3天),提示感染可能加重,需及时就医。 2.呼吸及胸痛情况: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鼻翼扇动等;或伴有剧烈胸痛,可能提示肺部感染累及胸膜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咳出粘稠黄色痰块时,家长需密切观察其呼吸频率、深度及有无发绀等情况。儿童呼吸道更易因痰液堵塞发生窒息风险,且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用药需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上述的水分摄入、保持空气湿润等,若病情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若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出现咳出粘稠黄色痰块时,需警惕基础疾病急性加重。要关注其活动耐力变化,若活动后气短明显加重,或出现意识改变等情况,应尽快就医,因为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隐匿且迅速。
2025-10-14 14:24:55 -
肺部条索灶是什么意思
肺部条索灶是胸部影像学检查常见表现,由肺部组织损伤修复形成纤维瘢痕组织,成因包括既往肺炎、结核感染修复、其他肺部损伤等,一般无明显症状时多提示既往病史,少数范围大的可能影响肺功能,不同人群情况不同,发现后需定期复查观察变化。 形成原因 既往肺部炎症:当肺部曾经发生过炎症,比如肺炎,在炎症消退后,机体的修复机制会使受损的肺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从而形成条索灶。例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在恢复后都有可能遗留肺部条索灶。 结核感染修复:如果曾经感染过肺结核,在结核病灶愈合过程中,也会形成纤维条索状的病灶。结核杆菌感染肺部后,病灶经过治疗或自身免疫作用,病灶部位的组织修复,最终形成条索灶。 其他肺部损伤:如肺部受到外伤等损伤后,修复过程中也可能形成条索灶。 临床意义 一般无明显症状:单纯的肺部条索灶多数情况下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 可能提示既往病史:肺部条索灶的存在提示既往肺部有过相关病变,医生可以根据条索灶的特点(如位置、形态等)结合患者的病史来综合判断病情。比如对于有结核病史的患者,肺部条索灶可能提示既往结核病灶已愈合。 少数可能有影响:如果肺部条索灶范围较大,可能会对肺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广泛的肺部条索灶可能会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不同人群的情况 儿童:儿童出现肺部条索灶相对较少见,若儿童出现肺部条索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看是否有过肺部感染等情况。比如有过严重肺炎病史的儿童,更要关注肺部条索灶对肺功能的影响,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等检查。 成年人:成年人出现肺部条索灶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都可能因既往肺部病变遗留条索灶。一般来说,若没有症状,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即可;若有相关症状,需要进一步评估。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肺部条索灶可能会因为肺组织弹性降低等因素,相对更容易出现一些呼吸方面的不适。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呼吸状况,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呼吸功能锻炼等干预措施。 随访观察 对于发现肺部条索灶的患者,通常需要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复查,观察条索灶的变化情况。如果条索灶没有明显变化,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条索灶有增大等异常变化,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4 14:24:33 -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感染与流感的症状区别
奥密克戎与流感在症状表现、发病速度与病程、特殊人群差异等方面存在不同。症状表现上,发热、呼吸道及全身症状有重叠但各有特点;发病速度与病程中奥密克戎潜伏期短、起病隐匿、病程稍短,流感起病急、病程通常1周左右;特殊人群中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两者表现和影响各有差异。 呼吸道症状:奥密克戎感染主要表现为干咳较为常见,部分患者也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有的患者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流感患者典型的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有时咳嗽可能较为剧烈,不过这些呼吸道症状在两种疾病中都可能存在重叠情况。 全身症状:奥密克戎感染常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等表现;流感患者全身症状往往更为明显,除了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外,还可能有疲劳感显著加重等情况,儿童感染流感时全身症状通常比成人更突出,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 发病速度与病程 奥密克戎感染:一般潜伏期相对较短,多在1~3天左右,起病相对较隐匿,部分患者感染后症状可能在感染后1~2天逐渐显现,病程相对流感可能稍短些,多数患者在1~2周左右可逐渐康复,但也有少数免疫力较低的人群病程会延长。 流感:潜伏期一般1~4天,起病较急,往往在感染后很快(数小时至1~2天内)出现明显症状,病程通常在1周左右,但儿童、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流感患者病程可能会更长,恢复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特殊人群差异 儿童:奥密克戎感染的儿童症状可能相对较轻,部分仅表现为低热、轻微咳嗽等;而儿童流感患者更容易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等症状,且儿童流感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相对更多,如引发肺炎等,所以儿童流感需要更密切关注。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奥密克戎后可能症状不典型,有的可能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也可能出现低热或无明显发热,但容易合并基础疾病加重,如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人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老年人流感患者更易发展为重症,出现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需及时就医。 有基础疾病人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奥密克戎感染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加重,比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波动加大等情况;流感对于这类人群的影响更大,更容易导致基础疾病恶化,增加住院率和死亡率,这类人群感染后需格外重视,积极监测基础疾病状态。
2025-10-14 14:23:36 -
总在干咳怎么办
干咳可因环境干燥或吸入刺激性气体引发,需保持室内合适湿度并避免接触刺激物;感染后咳嗽轻可观察久伴他症需就医,慢性呼吸道疾病要遵医嘱规范诊疗;过敏致咳要明确远离过敏原,怀疑可就医检测并抗过敏;胃食管反流致咳需注意饮食习惯和抬高床头,怀疑要就医诊治;儿童干咳防用成人药,有呼吸急促等症及时就医,老年人干咳要关注基础病、用药情况并综合护理。 一、环境因素相关干咳 干燥的环境可能引发干咳,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时,呼吸道黏膜易受刺激。建议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可使用加湿器调节。此外,吸入刺激性气体(如烟雾、粉尘等)也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干咳,应尽量避免接触此类刺激性物质。 二、呼吸道疾病相关干咳 1.感染后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痊愈后,可能遗留一段时间的干咳,多因呼吸道黏膜受损尚未完全修复。若干咳不严重且无其他明显不适,可先观察,一般会逐渐自行缓解;若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咳痰等),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其他潜在问题。 2.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也可能出现长期干咳症状,这类情况需遵循医生指导进行规范诊疗,可能涉及药物治疗等,但具体用药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方案。 三、过敏因素相关干咳 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可引发过敏性干咳。应尽量明确并远离过敏原,例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保持家居清洁以清除尘螨等。若怀疑过敏导致干咳,可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抗过敏措施。 四、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干咳 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部可引起干咳。此类人群需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过饱饮食,尤其睡前不宜进食过多;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减少夜间反流机会。若怀疑胃食管反流相关干咳,需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 五、特殊人群干咳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干咳需特别留意,避免随意使用成人止咳药物。若儿童干咳持续或伴有呼吸急促、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肺炎等严重疾病,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居住环境舒适,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过敏的因素。 老年人:老年人干咳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药物副作用等。需关注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详细告知医生病史及用药情况,以便准确查找干咳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护理。
2025-10-14 14: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