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根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儿科人文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小儿间质性肺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小儿呼吸学组秘书兼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法学分会医疗与企业事务学组副组长,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儿童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2009年曾受卫生部指派赴河南协助当地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2015年美国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2017年当选首届南粤好医生,第三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上有名。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展开
  • 感冒后开始咳嗽应如何处理

    感冒后咳嗽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饮温水、有咳痰者采取合适体位引流等非药物干预,轻度偶尔咳嗽可继续观察并避免刺激,关注咳痰性状,儿童避免自行用成人止咳药、孕妇谨慎处理咳嗽、老年人关注基础疾病,若咳嗽持续超一周未缓解、伴发热≥38.5℃不退、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环境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通过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40%~60%,有助于缓解呼吸道因干燥引起的刺激,减轻咳嗽症状。 2.补充水分:多饮用温水,温水能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从而减轻咳嗽不适感,每日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3.体位引流(针对有咳痰者):对于儿童,年龄较小者可抱起呈头低脚高体位,年长儿可采取坐位或站位,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但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不适。 二、观察与一般应对 1.轻度咳嗽观察:若为轻度偶尔咳嗽,可继续观察,让患者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及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气体,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2.咳痰情况关注:当伴有咳痰时,除上述环境与饮水调节外,持续关注痰液性状,如痰液颜色、黏稠度等,若痰液逐渐变清且量减少,可继续居家观察;若痰液增多、颜色变黄或变绿,需警惕合并感染可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较弱,痰液更难排出,应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成人止咳药,若咳嗽影响生活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病情后给予适当处理。 2.孕妇:感冒后咳嗽需谨慎处理,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环境调节、适量饮水等。若咳嗽严重影响休息或生活,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用药风险,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 3.老年人:老年人感冒后咳嗽需密切关注基础疾病,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咳嗽可能诱发原有疾病加重,应留意咳嗽频率、痰液性状等,若咳嗽加剧或出现气促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 四、就医指征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咳嗽持续超过1周未见缓解;伴有发热且体温≥38.5℃持续不退;出现呼吸困难、喘憋;咳嗽时伴有咳血;儿童出现精神萎靡、拒食等异常表现,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合并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2025-10-14 13:55:34
  • 雾疗治疗咳嗽通常需要多长时间

    不同病因相关咳嗽雾疗时长有差异,急性感染性咳嗽因病毒或细菌感染情况时长不同,慢性气道炎症相关咳嗽如哮喘个体化时长不等,其他慢性咳嗽病因雾疗时间各有区间,特殊人群中儿童依年龄等调整,老年看基础病及肝肾功能,妊娠哺乳期综合药物安全等定雾疗时间。 一、不同病因相关咳嗽的雾疗时长参考 1.急性感染性咳嗽:若由普通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雾疗时间通常为5~10天。一般治疗3~5天后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如咳嗽频率降低、程度减轻,可考虑继续雾疗1~2天巩固;若为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咳嗽,如急性支气管炎,雾疗时间可能根据病情控制情况而定,通常需7~14天,需依据病原学检测及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调整。 2.慢性气道炎症相关咳嗽:对于哮喘导致的咳嗽,雾疗时间具有个体化差异。轻度持续哮喘患者,雾疗时间可能为数周,在症状控制后可逐渐减量维持;中重度哮喘相关咳嗽患者,可能需要长期雾疗来控制气道炎症,时间可达数月甚至更长,需遵循医生根据肺功能等指标制定的个体化方案调整。 3.其他慢性咳嗽病因:如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雾疗配合抑酸等治疗时,雾疗时间需结合反流控制情况,一般可能需要2~4周左右观察症状变化来调整雾疗时长;而变应性咳嗽患者,雾疗时间通常为2~6周,若症状缓解可逐步减少雾疗频次。 二、特殊人群雾疗时间特点 儿童:儿童咳嗽进行雾疗时,需考虑年龄小、耐受性等因素。婴幼儿急性感染性咳嗽雾疗时间相对成人偏短,一般3~7天为一个观察周期,根据咳嗽缓解情况调整;对于哮喘的儿童患者,雾疗时间更强调个体化,需密切监测肺功能及症状,避免过度或不足治疗,时间可能从数周到数月不等,且要注意儿童雾疗时的配合度及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影响。 成人特殊人群:老年患者若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咳嗽,雾疗时间会因基础疾病控制情况而延长,可能需要10~14天甚至更久的观察,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对雾疗药物代谢的影响,调整雾疗方案及时长。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出现咳嗽需雾疗时,雾疗时间需综合考虑药物安全性及病情,一般尽量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小的雾疗方案,时间根据病情恢复调整,通常在7~14天左右评估后再定后续计划。

    2025-10-14 13:54:47
  • 晚上持续出现干咳但没有痰的原因是什么

    夜间干咳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发,如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呼吸道黏膜敏感性增高易致干咳,咳嗽变异性哮喘因气道慢性炎症高反应性及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发病,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吸烟致气管炎症夜间分泌物刺激,间质性肺疾病肺间质病变影响气体交换可致干咳;也可由非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如胃食管反流病平卧时胃酸反流刺激,心血管系统疾病左心衰竭肺循环淤血引发,某些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可致干咳不良反应,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的心理因素也可引发夜间干咳。 一、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1.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病毒等引发上呼吸道炎症,急性期症状缓解后,呼吸道黏膜敏感性可能增高,对外界刺激更易产生咳嗽反应,不同年龄段均可能出现,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成人因感染后修复过程差异,均可遗留夜间干咳。 2.咳嗽变异性哮喘:为特殊类型哮喘,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发病与气道慢性炎症、高反应性相关,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致气道收缩加重,引发夜间干咳,有过敏体质人群(如伴过敏性鼻炎者)易患,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 3.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吸烟人群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夜间睡眠时气道分泌物积聚难排出,刺激气道致干咳,中老年人群因长期吸烟等因素风险较高。 4.间质性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肺间质炎症及纤维化影响气体交换,可致干咳,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中老年人群更易患病。 二、非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1.胃食管反流病:胃酸等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黏膜引发咳嗽,夜间平卧时更易反流致干咳,肥胖、中老年人群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较弱等易患病。 2.心血管系统疾病: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刺激呼吸道致干咳,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夜间平卧位使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致干咳加重。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致干咳不良反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因抑制缓激肽降解致其蓄积刺激咳嗽感受器,服用此类药物者需留意。 4.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致神经功能紊乱,引发咳嗽反射异常,出现夜间干咳,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因心理因素患病,长期高压工作环境人群易受影响。

    2025-10-14 13:53:57
  • 一斤黄豆煮水喝能降高烧吗

    目前无科学研究证实黄豆煮水有明确降高烧功效高烧需针对病因正规治疗儿童高烧优先非药物干预体温达一定程度且不适要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成人需尽快就医查因感染性因素则遵医嘱用抗感染药并配合物理降温儿童因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善病情变化快须及时正规干预老年人机体衰退高烧可能掩盖重病需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有基础病史人群高烧时身体复杂需第一时间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处理避免因错误处理加重基础病病情。 一、黄豆煮水降高烧的科学依据缺失 目前并无科学研究证实一斤黄豆煮水具有明确的降高烧功效。高烧的产生通常与感染(如细菌、病毒感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性因素相关,需要通过医学检测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黄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其成分不具备被临床验证的直接退热药理作用,无法替代正规的医疗退热措施。 二、高烧的正规处理方式 1.儿童高烧:低龄儿童高烧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松散衣物以利于散热,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辅助降温。若体温≥38.5℃且伴有不适,需及时就医,遵医嘱选择适宜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标准,低龄儿童严禁自行随意用药),避免延误病情。 2.成人高烧:应尽快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发烧原因,若是感染性因素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同时可配合物理降温,如适当减少衣物、使用退热贴等,切勿依赖黄豆煮水等无科学依据的方法延误正规治疗。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高烧时病情变化较快,不能通过黄豆煮水退热,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引发惊厥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儿童高烧必须及时采取正规医疗干预。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高烧可能掩盖潜在严重疾病,且自身代谢等情况特殊,更需尽快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不能寄希望于黄豆煮水退热,以免耽误对基础疾病的诊治。 3.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本身患有糖尿病、肝肾疾病等人群,高烧时身体状态更为复杂,黄豆煮水无法解决根本病因,需第一时间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基础病和高烧的综合处理,避免因错误处理加重基础病病情。

    2025-10-14 13:52:48
  • 出现低烧的原因是什么

    感染性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如鼻病毒等致普通感冒初期、细菌感染如结核杆菌致肺结核早期及布氏杆菌感染等、支原体感染如肺炎支原体引发呼吸道感染可致低烧,非感染性因素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内分泌疾病如甲亢、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早期,还有环境及其他因素如高温、剧烈运动后等可致低烧,儿童因免疫不完善、老人体温调节弱更易受相关因素影响。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多种病毒侵袭人体可引发低烧,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普通感冒初期,病毒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一般还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较成人更易因病毒感染出现低烧情况。 2.细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肺结核早期,常表现为低烧,同时可伴有盗汗、乏力等表现,细菌在体内繁殖时诱导机体产生炎症反应,进而使体温升高;此外,如布氏杆菌感染等也可能出现低烧症状。 3.支原体感染: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可出现低烧,病程可能相对较长,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支原体感染导致低烧的情况较为常见,感染后支原体释放的物质会影响体温调节机制。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关节等组织,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可出现低烧症状,且病情活动期时低烧更易反复,女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相对男性可能存在差异。 2.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致机体代谢亢进,产热增加,从而出现低烧表现,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此类患者常伴随心慌、多汗等其他内分泌紊乱相关症状。 3.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早期可出现低烧,如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肿瘤细胞释放的致热物质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一般还会有消瘦、贫血等伴随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发生,但需通过进一步检查排查肿瘤相关因素。 4.环境及其他因素: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机体散热受阻可出现低烧,剧烈运动后体温也可能短暂升高至低烧范围(37.3~38℃),经休息可逐渐恢复,老年人因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出现低烧,儿童剧烈运动后也需留意体温变化,及时判断是否为正常生理波动。

    2025-10-14 13:51: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