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儿科人文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小儿间质性肺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小儿呼吸学组秘书兼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法学分会医疗与企业事务学组副组长,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儿童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2009年曾受卫生部指派赴河南协助当地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2015年美国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2017年当选首届南粤好医生,第三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上有名。
展开-
病毒性感冒血常规表现有哪些
病毒性感冒时血常规有相应表现,白细胞总数通常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红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明显异常;儿童患病毒性感冒时免疫细胞比例变化更明显且需密切关注病情,老年人血常规表现可能不典型且易病情加重需更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降低。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比例约为50%-70%,在病毒性感冒时,由于机体的免疫应答倾向于细胞免疫,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和比例会相应改变,多低于50%。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比例通常升高。正常淋巴细胞比例约为20%-40%,病毒性感冒时,淋巴细胞会被激活来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其比例可升高至40%以上。例如,有研究统计发现,约60%的病毒性感冒患者淋巴细胞比例会超过40%。 红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一般无明显异常改变。病毒性感冒主要影响的是免疫系统相关的血细胞,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在单纯病毒性感冒时,其数量、形态等通常保持正常,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也多在正常范围内。 血小板:血小板计数通常正常。血小板主要参与止血过程,病毒性感冒一般不会直接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所以血小板计数多维持在(100-300)×10/L的正常范围之内。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患病毒性感冒时,血常规表现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可能在免疫细胞比例变化上更为明显。例如儿童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更显著,且需密切关注血常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血常规可作为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同时,儿童在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密切观察体温等其他症状变化。 老年人:老年人患病毒性感冒时,血常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因为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可能白细胞总数变化不明显,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等情况不如年轻人显著。老年人患病毒性感冒后要更加重视,因为其基础疾病较多,容易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如并发肺炎等,所以需要更密切监测血常规及其他相关指标,如C-反应蛋白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025-10-14 13:34:40 -
宝宝快速退烧小妙招
宝宝发热可通过调节环境温度、温水擦拭、使用退热贴物理降温,要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若体温超38.5℃经物理降温不下降或有精神萎靡等异常要及时就医,6个月以下婴儿更需注意异常情况尽快就医。 一、物理降温法 1.调节环境温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之间,这有助于宝宝身体散热。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宝宝着凉,过高则不利于散热;可适当减少宝宝的衣物和被子,以利于热量散发,但要避免让宝宝直接吹冷风。对于新生儿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保暖适度,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影响健康。 2.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这些部位是大血管流经的地方,通过擦拭可以帮助散热。擦拭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次擦拭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宝宝着凉。比如,用毛巾蘸取温水后轻轻擦拭宝宝的额头,从额头中心向外擦拭,每次擦1~2分钟即可。对于皮肤有破损的宝宝,要避免擦拭破损部位,防止引起感染。 3.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宝宝的额头,退热贴中的成分可以通过凝胶的汽化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退热贴,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对于较小的婴儿,要注意固定好退热贴,防止宝宝抓掉。 二、补充水分 让宝宝多喝温开水,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促进宝宝排尿,通过尿液排出热量,从而帮助降温。同时,也能防止宝宝因发热出现脱水情况。对于不爱喝水的宝宝,可以少量多次喂食。如果宝宝已经添加辅食,可以适当给宝宝喝一些果汁,但要注意稀释,避免糖分过高加重宝宝肠胃负担。对于有腹泻等特殊病史的宝宝,在补水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防止因过量饮水加重腹泻。 三、及时就医情况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且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仍没有下降趋势,或者宝宝出现精神萎靡、抽搐、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因为持续高热可能会对宝宝的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尤其是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情况,所以一旦发现异常要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2025-10-14 13:31:56 -
寒咳和热咳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寒咳因风寒袭体致肺气失宣,有恶寒无汗、咳声重及鼻塞流清涕等表寒重症状,咯痰稀薄色白清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儿童需保暖,成人避寒饮姜汤;热咳由风热犯肺或肺热内盛引发,有发热有汗、咳频繁气粗等热象突出表现,咯痰黄稠量多黏稠,舌红苔黄,脉浮数,儿童需饮食清淡补水,成人发热时监测体温、避劳累且就医清晰表述症状。 一、症状表现差异 1.寒咳:多因风寒之邪侵袭机体,肺气失宣引发,常见恶寒(怕冷明显,甚至需加衣被)、无汗表现,咳嗽声重,且多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等症状,全身症状相对偏重且以表寒为主。例如,儿童若患寒咳,可能更易出现畏风、裹紧衣物等表现。 2.热咳:常由风热犯肺或肺热内盛导致,多有发热、有汗情况,咳嗽频繁且气粗,全身症状中发热等热象较为突出,如成人热咳时可能自觉口干、咽喉部有灼热感等。 二、痰液特点差异 1.寒咳:咯痰多为稀薄色白,质地清稀,像清水样或泡沫样痰,痰液排出相对较顺畅但性质清稀。以儿童寒咳为例,痰液外观多呈现清晰发白状态。 2.热咳:咯痰黄稠量多,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颜色多为黄色或黄绿色,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痰中带黄脓的情况。 三、舌象与脉象差异(可辅助判断) 1.寒咳:舌象多为舌淡红,苔薄白;脉象常见浮紧脉,即脉搏轻取即得,重按稍减但仍有力,呈现紧象,反映机体受风寒之邪束缚的状态。 2.热咳:舌象多见舌红,苔黄;脉象多为浮数脉,脉搏跳动较快,轻取即得,且有数象,体现体内有热邪的状况。 四、不同人群需注意的要点 1.儿童:寒咳儿童应注意保暖,避免再次接触寒冷刺激,如冬季要及时增添衣物,居住环境温度不宜过低;热咳儿童则需注重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温热性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同时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痰液稀释排出。 2.成人:寒咳成人若伴有较重恶寒表现,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可适当通过饮用温热生姜水等方式辅助发散风寒;热咳成人若发热明显,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保证休息,且在就医时需向医生清晰表述症状,协助准确判断病情。
2025-10-14 13:31:34 -
干咳嗽吃什么药好得最快最有效
干咳嗽可因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选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合并细菌感染需医生判抗生素)、咳嗽变异性哮喘(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用质子泵抑制剂)引发,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无效遵医嘱用儿童专用药,孕妇需咨询医生选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药物,老年人用药兼顾基础病,非药物干预可保持呼吸道湿润(适量多饮水、用加湿器维持湿度)、调整生活方式(避刺激性气体等、戒烟限酒、忌辛辣油腻食物)。 一、干咳嗽常见病因及对应药物选择 干咳嗽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需针对病因选择药物: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导致,可选用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缓解症状,若合并细菌感染需加用抗生素,但抗生素使用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 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哮喘的特殊类型,需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如福莫特罗),通过吸入装置给药来控制气道炎症和痉挛。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因胃酸反流刺激咽喉引起,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反流对咽喉的刺激。 二、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干咳嗽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若非药物干预无效,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用儿童专用的镇咳药物,避免使用成人强效镇咳药,以防抑制咳嗽反射影响病情观察。 孕妇:孕妇出现干咳嗽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咨询妇产科及呼吸科医生,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药物,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干咳嗽用药需兼顾基础病情况。例如合并心脏病的老年人使用某些镇咳药需警惕药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药物。 三、非药物干预辅助缓解干咳嗽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干咳嗽,非药物干预均有一定辅助作用: 保持呼吸道湿润:适量多饮水,可稀释痰液,减轻咽喉刺激;也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缓解咽喉干燥引发的咳嗽。 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过敏原等,戒烟限酒,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易刺激咽喉的食物。
2025-10-14 13:31:16 -
尘肺病的早期症状
尘肺病有呼吸系统、全身及其他症状,呼吸系统有咳嗽(早期轻微干咳,病情发展、感染时加剧咳痰),全身有气短(早期重体力等活动时出现,病情进展轻活动休息也气短)、乏力(全身乏力,与缺氧能量代谢异常有关),其他有胸痛(局限性隐痛等,需与乳腺疾病鉴别),有粉尘接触史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咳痰:一般为少量白色黏液痰,合并肺部感染时,痰量会增多,变为黄色脓性痰。粉尘沉积在肺部,会刺激呼吸道分泌黏液,正常情况下黏液量少可通过纤毛运动等排出体外,但当肺部受到粉尘刺激出现炎症时,黏液分泌增加且排出障碍,从而导致咳痰情况变化。年龄较小的儿童若患有尘肺病,咳痰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呼吸时是否有异常声音等情况来辅助判断。 全身症状 气短:早期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时出现气短,随着病情进展,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这是由于粉尘在肺部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肺组织纤维化,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机体缺氧,从而出现气短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气短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参与原本喜爱的跑动等活动;老年人可能在日常行走等轻微活动时就会明显感觉气短。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精力不足。这与肺部功能受损,机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能量代谢异常有关。体质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其他症状 胸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多为局限性,表现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胸痛的原因可能是粉尘刺激胸膜或肺部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等。不同个体对胸痛的敏感度不同,有些患者可能能明确指出疼痛部位,而有些患者可能描述不清具体疼痛情况。女性患者在尘肺病早期出现胸痛时,需要与乳腺疾病等进行鉴别,但尘肺病引起的胸痛一般与呼吸等情况相关。 尘肺病早期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在表现和严重程度上有所不同,一旦有长期粉尘接触史且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CT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尘肺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4 13: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