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儿科人文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小儿间质性肺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小儿呼吸学组秘书兼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法学分会医疗与企业事务学组副组长,广东优生优育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儿童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儿童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广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2009年曾受卫生部指派赴河南协助当地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2015年美国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2017年当选首届南粤好医生,第三届羊城好医生”,2017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上有名。
展开-
慢性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慢性气管炎有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等症状,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或伴咳痰,受季节、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影响;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痰等,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呈脓性;部分患者有喘息,早期劳累后气急,病情进展静息时也气急;急性发作伴发热等全身症状,长期患病者有体重下降等情况,老年及儿童患者受影响各有特点。 影响因素:季节变化、冷空气刺激、吸入刺激性气体(如油烟、粉尘等)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咳嗽。例如,在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空气干燥,慢性气管炎患者更容易出现咳嗽加重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呼吸道黏膜相对娇嫩,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引发咳嗽。 咳痰 表现:一般咳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泡沫痰,清晨排痰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呈脓性痰。 影响因素:呼吸道受到炎症刺激后,会分泌更多的黏液,从而导致咳痰。如果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痰液会变得黏稠且颜色变黄。对于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其呼吸道清除痰液的能力相对较弱,咳痰可能会更困难。 喘息或气急 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查体可闻及哮鸣音。早期在劳累后可出现气急,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气急。 影响因素:气道炎症导致气道狭窄、痉挛,通气功能受限,从而引起喘息和气急。对于有吸烟史的慢性气管炎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进一步损伤气道,加重喘息和气急的症状。儿童慢性气管炎患者如果合并过敏因素,如接触过敏原后,也容易出现喘息发作。 其他症状 急性发作时: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程度一般为低到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 长期患病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情况。因为慢性疾病长期消耗身体能量,且患者呼吸功能受限,可能会影响食欲,进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出现体重下降。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长期患病后更易出现这些全身状况的改变。儿童患者长期患病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身体状态,而慢性气管炎会对其身体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025-10-14 13:17:23 -
肺炎克雷伯菌传染吗
肺炎克雷伯菌可传染,通过接触、空气、飞沫核传播,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住院患者为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医护人员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如果手等部位沾染了肺炎克雷伯菌,再接触其他易感人群,就可能导致传播。例如,在医院环境中,患者之间通过医护人员的操作、共用物品等发生接触传播。对于儿童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更容易因接触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而感染。 空气传播: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含有病菌的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悬浮,其他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在密闭、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空气传播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如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等)的人群,吸入带有病菌的飞沫后更易引发感染。 飞沫核传播:飞沫干燥后形成飞沫核,其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也能造成传播。在医院的病房等场所,如果空气流通不畅,飞沫核就可能在空气中传播,威胁周围人群的健康,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等抵抗力较弱的群体。 易感人群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容易受到肺炎克雷伯菌的侵袭。比如婴幼儿,其呼吸道等防御功能不完善,在接触到含有肺炎克雷伯菌的环境后,较易感染引发肺炎等相关疾病。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减弱等,容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且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感染后病情往往较严重。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像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的人群,自身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病情可能较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住院患者:尤其是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由于长期住院、接受有创操作(如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等),接触各种医疗设备和环境的机会多,更容易接触到肺炎克雷伯菌,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2025-10-14 13:16:36 -
判断甲流最简单方法
甲流可通过症状表现初步判断,还可通过快速抗原检测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确诊,不同年龄段人群患甲流有不同特点,儿童可能有消化道症状、病情变化快,老年人患重症风险高,孕妇感染影响大。 一、症状表现初步判断 甲流患者通常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高热症状,一般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甚至更高,同时可能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相比普通感冒全身症状更为严重。另外,甲流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但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普通感冒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 二、快速抗原检测 1.检测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采集鼻腔或咽拭子标本,检测其中是否存在甲流病毒的特定抗原。 2.操作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一般是将采集的标本放入含有试剂的容器中,然后与检测卡进行反应,等待一定时间后观察结果。如果检测卡上出现特定的显色条带,则提示可能为甲流感染。这种检测方法相对简便、快速,一般15-30分钟左右可出结果。 三、实时荧光RT-PCR检测 1.检测优势:这是目前诊断甲流较为准确的方法之一,能够检测出极少量的甲流病毒核酸。通过提取标本中的RNA,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甲流病毒的特定基因序列,根据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甲流病毒感染。 2.适用情况:对于症状不典型但怀疑甲流的患者,或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实时荧光RT-PCR检测可以提供更精准的结果。它不受患者发病时间的严格限制,即使在感染初期病毒载量较低时也可能检测出阳性结果。 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判断甲流时需注意:儿童甲流患者可能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且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观察;老年人患甲流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若出现发热等症状应更及时地进行相关检测来判断是否为甲流;孕妇感染甲流后对自身和胎儿健康影响较大,也应通过准确的检测方法来判断是否感染甲流并及时处理。
2025-10-14 13:15:22 -
什么方法止咳最好最快
非药物止咳可通过保持空气适宜湿度、多饮水稀释痰液及调整睡眠姿势减少分泌物倒流来缓解,药物止咳分中枢性镇咳药适用于无痰干咳(儿童需谨慎)和祛痰药适用于痰多不易咳出,特殊人群中儿童不首选止咳药要观察伴随症状,孕妇咳嗽需咨询医生,老年人咳嗽要考虑基础疾病留意呼吸状态。非药物止咳可通过保持空气适宜湿度、多饮水稀释痰液及调整睡眠姿势减少分泌物倒流来缓解,药物止咳分中枢性镇咳药适用于无痰干咳(儿童需谨慎)和祛痰药适用于痰多不易咳出,特殊人群中儿童不首选止咳药要观察伴随症状,孕妇咳嗽需咨询医生,老年人咳嗽要考虑基础疾病留意呼吸状态。 一、非药物止咳方法 1.保持空气湿润:适宜的空气湿度(40%~60%)可减轻呼吸道黏膜刺激,缓解咳嗽。可使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尤其在干燥环境或冬季,能有效改善呼吸道干燥引发的咳嗽。 2.多饮水:饮用适量温水能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减轻咳嗽症状。成人每日建议摄入1500~2000毫升水,可少量多次饮用。 3.调整睡眠姿势:因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导致的咳嗽,可适当抬高头部睡眠,减少分泌物倒流,缓解夜间咳嗽。 二、药物止咳方法 1.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等,适用于无痰干咳,但儿童需谨慎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剂型。 2.祛痰药:如溴己新等,适用于痰多且不易咳出的咳嗽,能使痰液变稀,便于排出,从而减轻咳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咳嗽不建议首选止咳药,优先观察咳嗽伴随症状,如发热、喘息等,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止咳药掩盖病情。 2.孕妇:孕妇出现咳嗽时应避免自行用药,需先咨询医生,根据具体病因和孕周选择安全的处理方式。 3.老年人:老年人咳嗽需考虑基础疾病影响,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咳嗽时要留意呼吸状态,若咳嗽伴有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2025-10-14 13:14:33 -
怎样预防支气管异物
为预防支气管异物,需避免3岁以下儿童接触小物件,培养儿童和成人细嚼慢咽及进食时不打闹嬉笑跑跳的习惯,儿童家长要尽监护责,老年人进食要注意,及时处理口腔问题,向儿童加强安全教育。 一、避免儿童口含小物件 对于3岁以下儿童,应避免让其接触小珠子、小纽扣、小玩具零件等容易误吸入的小物件。因为此年龄段儿童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吞咽和气道保护反射,一旦误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很容易在哭闹、嬉笑等情况下误吸入气道导致支气管异物。比如,家长应将这类小物件妥善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高处或密封容器中。 二、培养良好进食习惯 细嚼慢咽: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进食时都应细嚼慢咽,尤其是儿童在进食花生、瓜子、豆类等食物时,更要提醒其慢慢咀嚼,防止因咀嚼不充分而误吸。例如,儿童吃花生时,要确保完全嚼碎后再吞咽。 避免进食时打闹、嬉笑、跑跳:进食过程中如果打闹、嬉笑或跑跳,可能会导致食物误入气道。比如儿童在吃饭时追跑打闹,很容易使口中的食物呛入支气管。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要尽到监护责任,时刻留意儿童的活动范围和手中的物品,不给儿童提供可能误吸的小物件。在儿童进食时,要保持安静的环境,不要逗引儿童大笑或哭闹。 老年人:老年人牙齿多有松动或咀嚼功能减退,进食时应更加注意。对于较硬、不易咀嚼的食物,如带骨的肉类等,要提前处理好,避免因咀嚼困难导致食物误吸。同时,老年人吞咽功能可能也会有所下降,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四、及时处理口腔问题 如果存在牙齿松动、义齿不合适等口腔问题,要及时处理。因为松动的牙齿或不合适的义齿可能在进食时脱落,进而误入支气管。例如,义齿佩戴不牢的老年人,在进食时要更加小心,或者考虑重新调整义齿fit情况。 五、加强安全教育 向儿童普及不要将小物件放入口中的安全知识,通过绘本、简单讲解等方式让儿童了解支气管异物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学校和家庭应共同配合,培养儿童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025-10-14 13: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