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小儿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广州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从事小儿神经内科工作十余年,在小儿神经发育及小儿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及广东省抗癫痫协会会员。
展开-
如何避免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的鉴别诊断误区
ALS鉴别需与SMA(SMA多见于儿童常隐遗传发病更早主要肢体近端肌无力肌电图失神经电位不同)、MMN(MMN主要累及运动神经抗GM1抗体阳性有电生理多灶性传导阻滞)、肯尼迪病(肯尼迪病男性X连锁隐性遗传伴内分泌症状如男性乳房发育)、颈椎病性脊髓病(颈椎病性脊髓病多有颈椎病史影像学有病变神经根受累节段分布不同)鉴别,且要详细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全面评估避免误诊。 一、与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鉴别 SMA多见于儿童,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肢体近端肌无力。其肌电图可见失神经电位,但与ALS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特点不同。鉴别时需重点关注发病年龄及遗传史,SMA发病年龄更早,而ALS多在成年后发病。 二、与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的鉴别 MMN主要累及运动神经,血清中抗GM1抗体阳性,电生理检查可见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与ALS鉴别时,需检测抗GM1抗体及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MMN有其特定电生理特征,而ALS无此抗体阳性及传导阻滞表现。 三、与肯尼迪病的鉴别 肯尼迪病多见于男性,呈X连锁隐性遗传,除运动神经元损害外,还伴有内分泌症状,如男性乳房发育等。鉴别时要询问家族史及关注内分泌表现,ALS一般无此类内分泌异常。 四、与颈椎病性脊髓病的鉴别 颈椎病性脊髓病多有颈椎病史,影像学可见颈椎病变压迫脊髓,神经系统查体有神经根受累表现,与ALS的节段性分布不同。鉴别需结合颈椎影像学及病史,颈椎病性脊髓病可通过颈椎MRI等明确颈椎病变情况,而ALS无颈椎结构异常。 五、综合检查与评估要点 鉴别诊断中需详细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肌电图上ALS表现为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多肌群出现失神经电位。同时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全面评估,避免仅依据单一表现误诊。对于儿童SMA需特别留意遗传病史与发病年龄,男性肯尼迪病要询问家族史及内分泌状况,颈椎病性脊髓病则结合颈椎影像学及病史综合判断,确保鉴别诊断严谨科学,避免误区。
2025-10-22 10:57:47 -
右侧偏头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右侧偏头痛原因复杂,涉及遗传、神经生物学、环境等因素,治疗分非药物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有休息环境调整、按摩、生物反馈疗法;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曲坦类药物,治疗需综合个体因素,特殊人群要谨慎个性化。 右侧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非药物治疗 休息与环境调整:当右侧偏头痛发作时,应立即找一个安静、黑暗的房间休息,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良好的休息环境有助于缓解头部的不适,让身体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减轻偏头痛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其有舒适的休息空间,营造安静的氛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按摩:可以对右侧头部进行适度按摩,用手指轻柔地按摩太阳穴、头顶部等部位,通过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来缓解疼痛。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但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身体各部位较为娇嫩,按摩需特别谨慎,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仪器监测身体的生理指标,如肌肉紧张度、心率等,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放松身心,从而减少右侧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这种方法对于长期受右侧偏头痛困扰且伴有精神紧张等情况的患者可能有一定帮助,特别是成年患者可以尝试通过生物反馈疗法来改善症状。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减轻疼痛。但对于儿童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可能与成人不同,要避免因用药不当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曲坦类药物:如舒马曲坦等,这类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偏头痛相关的受体,收缩扩张的脑血管,从而缓解右侧偏头痛症状。但曲坦类药物也有一定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比如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需谨慎。 右侧偏头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多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特别是特殊人群如儿童、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等,要采取更加谨慎和个性化的治疗措施。
2025-10-22 10:55:51 -
失眠时应该尝试哪种治疗方法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循证有效需专业指导的CBT-I(含睡眠限制、刺激控制、认知治疗等适各年龄慢性失眠患者)及睡眠卫生教育(规律作息、营造舒适环境、睡前不用电子设备、忌大量进食饮酒等各年龄可改善);药物治疗有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分两类,老人用需谨慎儿童优先非药物)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尔通,用需考虑患者情况)。 一、非药物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失眠(CBT-I):CBT-I是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治疗方式,包含睡眠限制疗法(依据睡眠效率调整卧床时长)、刺激控制疗法(仅在有睡意时上床且床仅用于睡眠与性行为)、认知治疗(纠正对失眠的错误认知,如过度担忧失眠后果等)。大量临床研究显示,CBT-I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与睡眠维持时间,长期效果稳定,适用于各年龄、性别慢性失眠患者,需专业人员指导实施。例如,慢性失眠的中年人群通过CBT-I可逐步调整睡眠认知与行为,恢复正常睡眠节律。 2.睡眠卫生教育: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尽量在固定时间上床与起床,即便前晚睡眠不足次日也不宜过度补觉;营造舒适睡眠环境,保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忌睡前大量进食、饮酒及摄入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各年龄层均可通过遵循睡眠卫生原则改善睡眠,如青少年遵循规律作息利于大脑发育与身体成长,老年人遵循可预防睡眠障碍加重。 二、药物治疗 1.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涵盖苯二氮类(如地西泮等)与非苯二氮类(如佐匹克隆等),通过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受体发挥镇静催眠作用。老年人使用需谨慎,因其可能增加认知障碍、跌倒等风险;儿童应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严重睡眠障碍经严格评估后确有必要使用时,需专业医生权衡利弊指导。 2.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像雷美尔通等,通过选择性激动褪黑素受体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副作用相对较少,对褪黑素分泌异常致失眠可能有效,使用时需考虑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等,如老年人使用需关注药物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2025-10-22 10:54:00 -
老年痴呆晚上不睡觉有什么好办法
针对老年痴呆患者晚上不睡觉问题,可从多方面解决,一是调整居住环境,保持光线柔和、温度适宜;二是增加日间活动量,如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散步;三是建立规律作息,固定起床和睡觉时间;四是进行心理安抚,多陪伴交流舒缓情绪;若非药物干预无效,评估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并就医处理,要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改善患者睡眠,给予关心照顾。 日间活动安排 增加日间活动量:白天时鼓励老年痴呆患者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等。一般每天可安排2-3次散步,每次30分钟左右。适当的体力活动能消耗患者过多精力,到了晚上更容易产生困倦感,有助于改善夜间睡眠情况。但要注意避免在临近睡觉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兴奋影响睡眠。 建立规律作息 固定作息时间: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每天固定起床时间,一般在6-7点左右,固定睡觉时间,如晚上8-9点左右。每天按照这个固定时间进行起床、洗漱、进餐等活动,让患者的生物钟逐渐适应规律的节奏,从而改善夜间睡眠紊乱状况。 心理安抚 舒缓情绪:老年痴呆患者可能因认知障碍等出现焦虑、不安情绪,从而影响夜间睡眠。家属要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安抚。可以通过轻柔的语言交流,回忆一些患者感兴趣的往事等方式,缓解其焦虑情绪。例如,与患者回忆年轻时的美好经历,让患者心情放松,利于入睡。 医疗干预(若有必要) 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如果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效果不佳,需考虑老年痴呆患者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影响睡眠,如疼痛、泌尿系统感染等。及时带患者就医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有相关健康问题,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但不涉及具体药物剂量等服用指导。例如,若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医生会进行针对性治疗,但不会告知具体用药频率和剂量等信息。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晚上不睡觉的情况,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来改善睡眠,同时密切关注患者健康状况,必要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帮助。在整个过程中,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照顾,体现人文关怀。
2025-10-22 10:53:00 -
如何治疗女性癫痫
癫痫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酮饮食治疗,还有特殊人群考虑,药物治疗依发作及综合征类型选药且单药起始从小剂量渐增;手术治药物难治性癫痫需术前评估;生酮饮食适儿童难治性癫痫需专业指导;女性患者生育期选药权衡对胎儿影响,月经周期可能影响发作需注意。 一、药物治疗 癫痫的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需根据癫痫发作类型、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类型选药。例如部分性发作常选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全面性发作中的强直-阵挛发作可选用丙戊酸钠等。药物治疗应遵循单药起始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有效控制发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二、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致痫灶明确且位于非功能区的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致痫灶达到根治目的。但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脑电图、影像学等检查来确定致痫灶的位置和范围等情况。 三、生酮饮食治疗 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适量蛋白质和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案,适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其机制可能与酮体产生有关,通过改变体内代谢环境来控制癫痫发作。在实施生酮饮食时,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和营养师指导下进行,要密切监测患儿的代谢指标等情况,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调整需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四、特殊人群考虑 女性癫痫患者生育期: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在选择抗癫痫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例如丙戊酸钠可能会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等风险,而左乙拉西坦相对胎儿安全性较高。需要在癫痫控制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之间进行权衡,在怀孕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调整抗癫痫药物方案,并在孕期密切监测癫痫发作情况和胎儿发育情况。 女性癫痫患者月经周期影响:部分女性癫痫患者的发作可能与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期和月经期发作可能会加重。这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患者需要了解自身发作与月经周期的关系,在月经前后更要注意规律服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因素。
2025-10-22 10:5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