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小儿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广州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从事小儿神经内科工作十余年,在小儿神经发育及小儿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及广东省抗癫痫协会会员。
展开-
失眠晚上喝什么
晚上失眠可通过一些食物和药物来改善。食物方面,牛奶营养丰富,其中的色氨酸有镇静作用,可辅助安眠;桂圆茶是用桂圆泡制的茶饮,桂圆有补益功效,对失眠有一定效果;酸枣仁水由酸枣仁煮成,酸枣仁作为膳食同源食物,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等功效。药物方面,有以下几种: 一、 1.安神补心丸:这是一种中成药,由丹参、五味子、石菖蒲组成,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2.枣仁安神胶囊:由炒酸枣仁、丹参等组成,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 3.养血安神丸:由首乌藤、鸡血藤、熟地黄等组成,可用于失眠多梦、心悸、头晕等病症的治疗。 二、 此外,还可以喝莲子甘草茶,也可遵医嘱服用安神补脑液。同时,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和焦虑,这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 总之,对于失眠,可尝试上述食物和药物,同时注意心态调节,以促进症状改善。
2025-05-28 11:17:53 -
头痛耳鸣失眠,
头痛耳鸣失眠可能由植物神经紊乱、焦虑症、神经衰弱引起。 一、植物神经紊乱 1.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性别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2.症状表现:临床表现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症状多样,如头痛、耳鸣、失眠等,还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 二、焦虑症 1.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心理因素等有关。 2.症状:引起忧虑、恐惧等情绪症状,常伴随植物神经症状如头痛、耳鸣等,若导致睡眠障碍则会出现失眠。 三、神经衰弱 1.诱发原因:属于神经症,患者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神经活动过程强烈且持久处于紧张状态,超越神经系统张力耐受程度可诱发。 2.症状:多种多样,包括头痛、耳鸣等,还可引起睡眠障碍出现失眠等情况。 当出现头痛耳鸣失眠时,应及时就诊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2025-05-28 11:15:23 -
维生素b治疗失眠
维生素B通常能够改善失眠状况,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具体内容如下: 一、维生素B具有营养神经、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稳定情绪等作用。对于因维生素B类物质缺乏而引发失眠的患者,能起到镇定神经、安抚情绪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症状。 1.如果失眠是由自主神经紊乱导致的,通过服用维生素B进行治疗是可行的。 2.维生素B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使人能睡得更好。 二、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则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可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硝西泮等口服以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失眠患者最好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防长时间失眠给生活带来不便。 维生素B对部分失眠有改善作用,具体治疗要根据失眠原因来选择,患者应重视检查和医生建议,以更好地应对失眠问题。
2025-05-28 11:13:08 -
学习压力大,失眠怎么办
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而导致失眠、夜间难以入睡,这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对此,有以下一些建议。 一、调整情绪。学生应学会缓解自身压力,可通过一些方式来转移注意力,比如进行喜爱的活动等。 二、保持良好睡眠卫生习惯。1.不要在床上进行看书、学习或玩游戏等与睡眠无关的活动。2.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不管前一晚何时入睡,次日早晨都应在固定时间起床,包括周末和节假日,同时也要尽量保持固定的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 三、营造合适睡眠环境。要确保环境安全、舒适,避免噪音和亮光的刺激。 四、睡前注意事项。1.睡前不要喝酒、喝咖啡,也不能吃得过饱。2.睡前两小时可以散散步,也可以适量喝温牛奶。 总之,学生要从情绪、习惯、环境和睡前行为等多方面来改善失眠状况,以提升睡眠质量,保障身心健康。
2025-05-28 11:11:06 -
谷维素治疗失眠的用量
谷维素主要用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伴有轻度失眠,可使用谷维素治疗。其常规用量为10mg/次,每日3次,一般用药1至2周可见效。 一、失眠原因多样。如焦虑、抑郁、环境嘈杂等,所以应前往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治,找出原因,实施对因治疗。 二、联合用药效果好。单纯使用谷维素效果可能欠佳,常与维生素B1以及安神、抗焦虑、抗抑郁等药物联合应用,作为辅助手段之一,效果会较为理想。所以单纯用谷维素治疗轻度睡眠有一定效果,但应在对因处理基础上,再联合谷维素治疗,尤其与其他药物共同作用时,效果可能更优。 总之,谷维素可用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伴轻度失眠的治疗,但要注意失眠原因的复杂性,应进行对因治疗,且联合用药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
2025-05-28 1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