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小儿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广州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从事小儿神经内科工作十余年,在小儿神经发育及小儿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及广东省抗癫痫协会会员。
展开-
长期喝酒手抖怎么回事
经常喝酒的人手抖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一是大量饮酒;二是低血糖;三是精神因素。 一、大量饮酒:如果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饮酒,会使毛细血管迅速扩张,导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同时,大量饮酒还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致使对身体和肢体的脑神经控制能力减弱,进而引发手发抖现象。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尽快停止喝酒。 二、低血糖:饮酒后若没有及时补充葡萄糖,就可能产生短暂低血糖反应,此时可能会有非常明显的手颤抖情况,并且往往伴有大量出汗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服用葡萄糖来进行缓解。 三、精神因素:倘若精神压力过大或者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就有可能出现身体颤抖的情形,同时也会伴有手部颤抖现象。对此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注意放松心情,症状通常能够逐渐得到缓解。 总之,经常喝酒的人手抖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2025-07-16 15:15:23 -
嘴巴歪怎么矫正
嘴巴歪矫正的方法主要有病因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具体方法需根据病因选择,严重者可能需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嘴巴歪矫正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病因治疗:针对引起嘴巴歪的原因进行治疗,如面瘫引起的嘴巴歪,需要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脑部疾病引起的嘴巴歪,需要治疗脑部疾病。 2.康复训练: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嘴巴歪的症状,如口腔操、面部肌肉训练等。 3.手术治疗:如果嘴巴歪是由于骨骼畸形引起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嘴巴歪的方法包括针灸、按摩等。 需要注意的是,嘴巴歪的矫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嘴巴歪,可能需要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如果您有嘴巴歪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5-07-16 15:11:43 -
喝酒抽搐
喝酒抽搐可能是酒精戒断反应、中毒、代谢紊乱、癫痫、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应立即就医,同时注意适量饮酒、避免空腹饮酒、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特殊人群应避免饮酒。 1.酒精戒断反应:如果长期大量饮酒,突然停止饮酒或减少饮酒量,可能会导致酒精戒断反应,从而引起抽搐。 2.酒精中毒:饮酒过量可能导致酒精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引起抽搐。 3.代谢紊乱:酒精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导致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从而引起抽搐。 4.癫痫:如果本身患有癫痫,饮酒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导致抽搐。 5.脑血管疾病:饮酒可能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脑梗死、脑出血等,从而引起抽搐。 6.其他:饮酒后抽搐还可能与过敏、中毒、低血糖、高热等因素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喝酒抽搐可能是一种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如果出现喝酒抽搐的情况,应立即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为了避免喝酒抽搐的发生,应适量饮酒,不要空腹饮酒,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如果本身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癫痫等疾病,应更加注意饮酒的安全。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避免饮酒。
2025-07-11 17:38:55 -
病毒性脑炎血液传染吗
大多数类型的病毒性脑炎不会通过血液传播。 然而,在某些罕见情况下,特定的病毒感染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例如,某些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病毒可能存在于血液中,并在人与人之间通过血液接触传播。 此外,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操作也存在传播病毒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这些操作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检测和预防病毒的传播,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对于普通人来说,预防病毒性脑炎的主要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及时接种疫苗等。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的接触史或旅行史,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等,医生可能会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如避免接触感染者、定期进行病毒检测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脑炎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风险因素。具体情况应根据病毒的类型、传播途径以及个体的免疫状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如果对病毒性脑炎的传播或预防有特定的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以获取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
2025-07-11 17:32:59 -
安神助睡眠的方法有哪些
安神助眠的方法包括适当锻炼、食疗、增加白天疲劳感、营造舒适睡眠环境,且食物虽有功效但并非适合所有人,需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一、适当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引起身体疲劳,进而有利于夜间睡眠。比如可以进行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通过让身体适度劳累,帮助在夜间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二、食疗 1.睡前可以喝桂圆莲子汤、酸枣仁汤,这些有助于睡眠。 2.温牛奶、小米粥、蜂蜜水等饮品也可帮助放松人体、缓解疲劳,进而助力入睡。 3.生活中多吃苹果、香蕉等食物,能够防止肌肉疲劳。 三、增加白天疲劳感 1.尽量避免午睡,若特别疲劳可小憩,但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2.白天困倦可饮用咖啡、茶提神,午后应避免饮用兴奋性、刺激性饮料。 四、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1.睡前要营造舒适、安静的环境。 2.晚上避免过度运动或兴奋,如不听打击乐,不看惊悚、紧张的电视等。 3.避免过度饱食,等感觉疲乏后再上床睡觉。 总之,这些安神助眠的方法各有其特点和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运用,但食用相关食物时要遵循医生建议。
2025-07-11 17: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