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晶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从事小儿神经内科工作十余年,在小儿神经发育及小儿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及广东省抗癫痫协会会员。

展开
个人擅长
小儿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最近常脑门疼,是怎么回事啊

    经常脑门疼也就是经常额头疼,经常额头疼可能和生理因素相关,也可能是由于高血压、额窦炎等所导致。 一、生理因素:像长期过度熬夜,或是精神情绪不佳、思绪过多等情况,都极易引发脑疲劳,进而可能会造成经常额头疼现象。 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如果控制不佳,使得血压老是反复波动升高,那就可能会引起经常额头痛,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恶心等表现。 三、额窦炎:因为额窦黏膜存在炎症反应,在炎症的刺激之下,就可能出现经常额头疼,还可能伴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此外,具有反复发作特性的偏头痛、青光眼、丛集性头痛等疾病,或许也会导致这种症状。排除生理因素后,应该尽早去就医。 总结概括提示:本文主要阐述了经常额头疼的可能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如长期熬夜、不良情绪等,以及疾病因素如高血压、额窦炎等,还提到了一些其他可能引发该症状的疾病,强调排除生理因素后应及时就医。

    2025-06-25 15:53:48
  •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是什么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存在以下区别: 一、发病原因不同: 1.中枢性面瘫主要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发,例如脑梗死、脑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2.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原因通常与外伤相关,也可能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有关,此外,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有引起周围性面瘫的可能。 二、症状表现不同: 1.中枢性面瘫的症状一般包括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等。 2.周围性面瘫的症状主要有口角歪斜、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睛无法闭合等。 对于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在遵医嘱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出时应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添减衣物,以防着凉。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在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上的区别,以及两者治疗方面的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

    2025-06-25 15:49:13
  • 末梢神经炎的症状

    末梢神经炎的常见症状有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麻木、疼痛、无力、肌肉萎缩、皮肤苍白、发凉、出汗异常等,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1.感觉障碍: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疼痛、烧灼感、蚁行感等异常感觉,这些感觉异常通常从肢体远端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2.运动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瘫痪。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苍白、发凉、出汗异常、皮肤变薄、指甲变脆等症状。 4.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末梢神经炎的症状可能因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5-06-25 15:44:40
  • 我每天早上醒来头会晕,怎么办

    早晨起床头晕需根据具体病因对症治疗。其引发原因可能是正常现象、扁桃体肥大、鼻窦炎等。具体如下: 一、正常现象:患者晚上打呼噜,会引发通气功能障碍,导致身体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出现早晨起床头晕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只需定时观察。 二、扁桃体肥大: 1.扁桃体肥大会致使患者早晨起床头晕,主要是因为患病后扁桃体肥大,造成睡眠时呼吸道狭窄而引起。 2.患者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常见的手术如扁桃体挤切术。 三、鼻窦炎: 1.鼻窦炎患者鼻腔内分泌物过多,会对气道形成阻碍,进而使患者出现早晨起床头晕症状。 2.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比如麻黄素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 总之,当早晨起床出现头晕时,要明确具体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2025-06-25 15:42:09
  • 脚麻了怎么快速恢复

    当出现脚麻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快速恢复: 1.改变姿势:改变脚的姿势,例如伸直腿部、活动脚趾等,以缓解神经受压。 2.按摩:轻轻按摩脚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麻木感。 3.拉伸:进行脚部和腿部的拉伸运动,帮助放松肌肉。 4.活动:走动一下,让血液循环恢复正常。 5.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脚部,缓解肌肉紧张。 6.寻求医疗帮助:如果脚麻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无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等,脚麻可能是更严重健康问题的信号,应特别关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如果脚麻问题频繁出现或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更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06-25 15:38: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