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小儿自身免疫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变、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广州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从事小儿神经内科工作十余年,在小儿神经发育及小儿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女医师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及广东省抗癫痫协会会员。
展开- 
                        三叉神经定义三叉神经是十二对脑神经中的第五对混合性神经,由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组成,负责脸部、口腔、鼻腔感觉及咀嚼肌运动,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三叉神经情况有别,生活方式会影响三叉神经,有病史人群需密切关注相关情况并定期检查。 解剖组成 三叉神经由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组成。眼神经主要支配眼部及周围结构的感觉;上颌神经主要管理上颌部、鼻腔等区域的感觉;下颌神经既含有感觉纤维,又含有运动纤维,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部、舌前2/3等区域,运动纤维则支配咀嚼肌等的运动。 生理功能 感觉功能:通过其分支将面部、口腔等部位的感觉信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比如当脸部皮肤受到触碰时,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会将这种触觉等感觉信号传导至大脑,让人体感知到外界刺激。 运动功能:下颌神经中的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的运动,保证人们能够进行咀嚼、吞咽等动作,比如在进食时,咀嚼肌在三叉神经运动纤维的支配下协调收缩和舒张,完成咀嚼食物的动作。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三叉神经相关情况略有不同,儿童时期三叉神经若出现异常可能会影响面部感觉和咀嚼功能发育;成年人三叉神经病变可能会导致面部剧烈疼痛等不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三叉神经相关病变的发生率可能会相对增加,且恢复相对缓慢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面部受到外伤等可能会对三叉神经产生不良影响,比如长期精神紧张可能会影响神经的正常调节功能,增加三叉神经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有三叉神经相关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关注面部感觉和咀嚼功能等情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27 09:43:03
- 
                        面瘫患者的适宜食疗方法是什么面瘫患者可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小米、玉米等,选择鸡胸肉、鲈鱼等优质蛋白质食物,选用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食材,儿童面瘫患者应选易消化食物,老年面瘫患者需注意食材烹饪软烂,有糖尿病的老年面瘫患者要控制含糖高食物摄入优先选低糖优质蛋白质食物。 一、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维生素B族对神经修复至关重要,面瘫患者可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例如小米,每100克小米中维生素B含量约为0.33毫克,维生素B参与神经组织内的糖代谢过程,有助于维持面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玉米同样富含B族维生素,能为神经系统正常运作提供营养支持,可将小米煮成粥、玉米做成玉米糊等食用。 二、优质蛋白质食物 蛋白质是神经细胞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面瘫患者可选择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以鸡胸肉为例),每100克鸡胸肉约含20克左右蛋白质,鱼类(如鲈鱼)蛋白质含量也较为丰富,可通过清蒸鲈鱼、炖煮鸡胸肉等方式摄入,为面神经修复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原料。 三、活血化瘀类食材 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面瘫恢复,可适当选用活血化瘀类食材。例如桃仁,可通过炖煮等方式融入饮食,发挥一定活血化瘀作用;红花可在煲汤时少量添加,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面瘫患者:应选择易消化的上述食物,避免过硬难咀嚼的食材,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便于消化。 老年面瘫患者:需注意食材烹饪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同时结合个体病史调整饮食,如有糖尿病的老年面瘫患者,应控制小米、玉米等含糖量相对较高食物的摄入量,优先选择低糖的优质蛋白质食物。 2025-10-27 09:41:59
- 
                        癫痫术后如何治疗癫痫术后需密切监测一般生命体征、观察发作情况、调整药物(特殊病史者需谨慎)、进行康复训练与生活指导并定期复查,儿童等特殊人群有相应特殊考量,以确保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与恢复。 癫痫发作情况观察 持续观察患者癫痫发作的频率、发作形式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癫痫发作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儿童可能更多出现失神发作等特定形式。通过详细记录发作情况,为调整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药物调整相关 术后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抗癫痫药物的调整。一般会依据患者的癫痫控制情况、药物血药浓度等因素来考量。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者,在药物选择和调整时需格外谨慎,要充分评估药物对其肝肾功能的影响。 康复与生活指导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康复训练可以包括运动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癫痫发作的因素。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在生活方式调整上有不同的细节,例如儿童要保证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充足的睡眠时间,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要注意情绪调节等。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脑电图等相关检查,以评估癫痫的控制情况和术后脑部恢复状况。通过定期复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有特殊病史或特殊身体状况的患者,复查的频率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025-10-27 09:40:38
- 
                        神经节苷脂治疗什么病神经节苷脂可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后促进受损神经组织修复,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对运动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需结合个体病情评估,还可辅助改善小儿脑瘫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且使用时要考虑儿童生理特点遵专业指导不能替代综合治疗。 一、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节苷脂可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例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研究显示,神经节苷脂能通过参与神经细胞膜的修复与再生等过程,有助于改善缺血缺氧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对于脑出血后的患者,神经节苷脂也被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分化及突触形成等相关。 二、帕金森病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神经节苷脂也有应用。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节苷脂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调节神经细胞的信号传导等途径,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如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不过具体效果需结合患者的个体病情及治疗反应综合评估。 三、小儿脑瘫 对于小儿脑瘫患者,神经节苷脂可用于辅助改善因脑瘫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等问题。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使用神经节苷脂时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严格遵循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因为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与成人存在差异,要在评估收益与潜在风险后谨慎应用,以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修复与改善,但不能替代规范的康复等综合治疗措施。 2025-10-27 09:38:20
- 
                        为什么手会麻的感觉手麻的原因可能是神经受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胸廓出口综合征、营养不良、中毒及其他,应及时就医,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颈椎X线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使用手部、适当锻炼。 1.神经受压:手腕处的正中神经、肘部的尺神经、胸廓出口的臂丛神经等,若受到压迫,可能导致手麻。常见原因包括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等。此外,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也可能压迫神经根,引起手麻。 2.糖尿病:长期糖尿病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手麻。 3.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可能影响大脑对上肢的神经支配,导致手麻。 4.胸廓出口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等胸廓出口综合征,也可能导致上肢神经受压,出现手麻症状。 5.营养不良: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缺乏等,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手麻。 6.中毒: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抗抑郁药等)、重金属(如铅、汞等)中毒,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导致手麻。 7.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等,也可能导致手麻。 如果经常出现手麻症状,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无力、疼痛、肿胀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神经电生理检查、颈椎X线或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使用手部、适当锻炼等,也有助于预防手麻的发生。 2025-10-27 09:3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