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辉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呼吸疾病,擅长呼吸感染性疾病哮喘、肺功能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协助组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合理用药协助组委员,广东省呼吸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哮喘协助组常委广东省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生物工程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呼吸疾病,擅长呼吸感染性疾病哮喘、肺功能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家里有甲流患者了自己在家消毒可以吗

    家里有甲流患者时可自行在家消毒,空气消毒可通风换气或无人时用紫外线灯照射,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且患者接触频繁处要增加频率;患者个人物品衣物被褥用热水洗或暴晒、餐具煮沸或洗碗机消毒,家庭成员要戴口罩、勤洗手;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各自消毒注意事项,遵循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可阻断病毒传播保障健康。 一、家居环境消毒方法及要点 (一)空气消毒 1.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是简单有效的空气消毒方式,一般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可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对于甲流患者居住的房间,应增加通风次数。不同年龄人群对通风的耐受不同,儿童和老人通风时需注意避免直接吹风受凉。 2.紫外线灯照射:可在无人时使用紫外线灯对房间进行照射消毒,但要注意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伤害,使用时人员需回避。 (二)物体表面消毒 1.常用消毒剂及使用: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按照说明书稀释后擦拭家具、门把手、桌面等物体表面,作用30分钟左右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于不同材质的物体表面,使用消毒剂时需注意兼容性,避免损坏物体。例如,金属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后可能需要及时擦干防锈。 2.擦拭频率:患者接触频繁的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手机、遥控器等,应增加擦拭消毒的频率,至少每天2-3次。 二、个人防护与物品处理 (一)患者个人物品处理 1.衣物被褥:甲流患者的衣物、被褥等可使用60℃以上的热水清洗,高温可有效杀灭病毒。对于不能水洗的物品,可采用暴晒的方法,暴晒时间需不少于6小时。不同材质的衣物暴晒时注意事项不同,丝绸类衣物暴晒可能会损坏材质,需适当缩短暴晒时间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2.餐具:患者使用的餐具应单独清洗,可放入沸水中煮沸15-30分钟进行消毒,或者用洗碗机高温消毒程序进行处理。 (二)家庭成员防护 1.佩戴口罩:家庭成员与甲流患者接触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正确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挡病毒传播。不同年龄段人群佩戴口罩的贴合度有所不同,儿童佩戴口罩需选择合适尺寸,确保贴合面部,避免漏气。 2.手卫生:勤洗手是预防甲流传播的重要措施,应使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可通过儿歌等方式引导儿童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在家消毒时要特别注意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安全。避免儿童接触到消毒剂,使用含氯消毒剂后要将房间通风良好再让儿童进入。儿童的衣物被褥消毒时,高温清洗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烫伤儿童。 (二)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伴有基础疾病,在家消毒时要关注其身体状况。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老年人因通风受凉导致病情加重。物体表面消毒使用消毒剂后,要确保房间充分通风后再让老年人进入,防止消毒剂气味刺激老年人呼吸道。 (三)孕妇 孕妇在家消毒需谨慎选择消毒剂,尽量选择相对温和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消毒方式。通风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孕妇着凉。在处理患者物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甲流影响自身和胎儿健康。 总之,家里有甲流患者时自己在家进行适当的消毒是可行的,但要遵循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消毒措施,以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

    2025-10-14 16:48:15
  • 感冒喉咙疼痛怎么办

    感冒喉咙疼痛可通过一般处理措施缓解,如保持喉咙湿润、避免刺激喉咙;局部可采用盐水漱口、含片或喷雾等方法;需及时就医的情况包括疼痛持续久、伴高热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密切观察、谨慎选择缓解措施,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方法且就医要告知怀孕情况,老年人要观察并发症、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一般处理措施 (一)保持喉咙湿润 多饮用温水,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喉咙疼痛,维持喉咙黏膜的湿润状态,一般每天建议饮用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具体量可根据年龄、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调整,儿童可少量多次饮用。对于婴幼儿,可适当增加喂奶或喂水的次数。 也可饮用一些温热的蜂蜜水(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适用),蜂蜜中的成分可能对缓解喉咙疼痛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避免给1岁以下婴儿食用蜂蜜,以防肉毒杆菌中毒。 (二)避免刺激喉咙 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加重喉咙的刺激,使疼痛加剧。例如,过量食用辣椒会直接刺激喉咙黏膜,引发更强烈的疼痛反应。 同时要避免吸烟和接触二手烟,烟雾会对喉咙造成严重的刺激,加重喉咙的炎症和疼痛症状。 二、局部缓解方法 (一)盐水漱口 用温盐水漱口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喉咙疼痛的方法。一般可将半茶匙盐溶解在一杯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后漱口,每天可进行数次。盐水具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能够减轻喉咙的炎症,缓解疼痛。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盐水的浓度,避免过咸刺激儿童的口腔和喉咙。 (二)含片或喷雾 可以使用含有薄荷、桉叶油等成分的含片,这些成分能够起到清凉止痛、减轻炎症的作用。但对于儿童,要选择适合儿童的专用含片,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此外,一些咽喉喷雾也可以缓解喉咙疼痛,其原理是通过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喉咙局部,达到止痛、消炎的效果。但使用喷雾时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儿童误吸等情况发生。 三、就医情况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喉咙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5天仍无缓解,或者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吞咽极度困难、喉咙有明显的肿胀或化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会厌炎等,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冒喉咙疼痛时,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留意儿童是否有拒食、哭闹不安加剧等情况。在选择缓解措施时要格外谨慎,如使用含片要确保儿童不会误吞,盐水漱口时要防止儿童呛咳。如果儿童出现喉咙疼痛伴有呼吸急促等情况,要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孕妇:孕妇感冒喉咙疼痛时,用药需特别谨慎。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的缓解方法,如通过增加水分摄入、盐水漱口等方式缓解。如果症状较为严重需要就医,要告知医生自己怀孕的情况,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感冒喉咙疼痛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是否出现肺炎等情况。由于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采取缓解措施时要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如果需要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密切关注用药后的反应。

    2025-10-14 16:47:16
  • 宝宝毛细支气管炎要注意什么

    针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需从多方面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调节室内湿度、调整体位;密切观察呼吸、精神状态;保证充足液体摄入,按需喂养或必要时补液;注意保暖与环境安静;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有基础疾病的宝宝需特殊关注。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1.湿度调节: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适宜的湿度有助于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例如,可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对于婴幼儿来说,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加重呼吸道黏膜的干燥,导致痰液黏稠不易排出,影响呼吸。 2.体位调整:经常为宝宝变换体位,如定时翻身、侧卧等,这样有利于痰液引流。比如,宝宝仰卧时,可将上半身适当垫高,促进痰液从气管向咽部移动,便于咳出。不同体位对宝宝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效果不同,通过变换体位可以改善通气,减轻呼吸困难。 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呼吸情况: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正常婴儿呼吸频率约为30-40次/分钟,幼儿约为20-30次/分钟。如果宝宝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超过60次/分钟,或者出现呼吸费力、吸气时胸廓凹陷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因为毛细支气管炎可能导致宝宝气道狭窄,影响通气,呼吸频率的变化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2.精神状态:留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是否有烦躁不安、嗜睡、拒食等表现。若宝宝精神萎靡,可能意味着机体缺氧或病情较重。婴幼儿的表达能力有限,精神状态的变化能直观反映其身体状况,当宝宝患上毛细支气管炎时,身体不适会影响精神状态。 三、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 1.喂养方式:鼓励宝宝多摄入液体,如母乳或配方奶等。对于小月龄宝宝,按需喂养,保证充足的奶量摄入。充足的液体可以使痰液稀释,更容易咳出。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中的水分能满足其液体需求,同时母乳中的免疫成分还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如果宝宝因呼吸急促等原因影响进食,可少量多次喂养。 2.补液考虑:若宝宝出现脱水迹象,如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必要时需遵医嘱进行静脉补液。脱水会加重病情,影响宝宝的恢复,所以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液体摄入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液措施。 四、注意保暖与环境安静 1.保暖措施:根据气温适当为宝宝增减衣物,保持宝宝体温在正常范围(36-37.2℃左右)。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刺激宝宝呼吸道,加重病情。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保暖不当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2.环境安静:为宝宝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哭闹,因为哭闹会加重呼吸困难。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宝宝休息,促进身体恢复。宝宝在毛细支气管炎期间需要充足的休息来对抗疾病。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这类宝宝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患上毛细支气管炎时病情可能进展更快,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其自身抵抗力较弱,对疾病的耐受能力差,所以要格外精心护理。 2.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的宝宝,患上毛细支气管炎后病情可能更复杂,需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宝宝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基础疾病会影响宝宝对毛细支气管炎的应对能力,需要综合考虑进行治疗。

    2025-10-14 16:46:22
  • 预防流行性感冒的资料

    预防流感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通风)、减少接触流感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来实现。6月龄-5岁儿童等是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6月龄以下婴儿主要通过保护周围人群间接预防;要正确洗手、定时通风消毒;流感流行期避免去密集场所,流感患者需居家隔离;适度锻炼增强体质,合理饮食保证营养。 一、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一般建议每年秋季接种流感疫苗,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等人群是优先接种对象。对于6月龄以下婴儿,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无法通过接种疫苗产生足够的抗体,且这个年龄段婴儿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所以主要通过保护其周围的人群来间接预防,比如照顾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应接种流感疫苗。 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手接触传播,在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之前,以及在接触公共物品(如扶手、电梯按钮等)后及时洗手能有效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应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儿童由于活泼好动,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物品表面,家长要引导其正确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一般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在流感流行季节,还可以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对地面、家具表面等进行擦拭消毒。对于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三、减少接触流感患者 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如果接触了流感患者,应及时用肥皂洗手。对于患有流感的患者,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外出,减少与他人的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例如,儿童如果感染了流感,应在家休息,避免去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同学,同时家长要做好对患儿的护理以及家庭环境的消毒等工作。 四、加强体育锻炼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成年人可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儿童则应保证每天有适量的户外活动时间,比如每天户外活动1-2小时,进行跳绳、踢毽子等运动。对于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散步等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因运动后受凉而增加感染流感的风险。 五、合理饮食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增强免疫力。应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量摄入肉类、鱼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和合理性,老年人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等问题,应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025-10-14 16:45:22
  • 得了右下肺炎这种症状严重吗

    右下肺炎严重程度需综合病原体、患者自身等多因素判断,轻度表现为轻度咳嗽咳痰、体温轻度升高等,重度有明显呼吸困难、高热、意识障碍等,治疗依情况而异,轻度预后较好,重度预后较差可能留肺损害甚至危及生命,需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一、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一)病原体因素 1.常见病原体:引起右下肺炎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一般来说,由耐药菌或毒力较强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右下肺炎相对更严重。例如,肺炎链球菌中的某些耐药菌株感染导致的右下肺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2.病原体数量:如果感染的病原体数量较多,机体免疫系统对抗的难度增大,病情往往更容易加重。 (二)患者自身因素 1.年龄 儿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右下肺炎的耐受能力较差。例如,婴儿患右下肺炎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严重表现,且病情变化较迅速。 老年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如呼吸功能、心肺功能等。患右下肺炎时,机体的代偿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病情相对严重。 2.基础疾病: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患右下肺炎后病情通常更易加重。因为基础疾病会削弱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免疫力,使得肺部感染难以控制,并且容易引发基础疾病的恶化。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不利于肺部感染的恢复,感染可能扩散或难以治愈。 3.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患右下肺炎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这类人群自身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弱,肺部感染容易扩散,治疗难度增大。 二、右下肺炎的常见表现及严重程度判断 (一)轻度右下肺炎表现 患者可能仅有轻度咳嗽、咳痰,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体温在38℃左右),呼吸频率轻度增快,但一般情况尚可,精神状态较好,饮食睡眠不受明显影响。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右下肺有局限性的炎症浸润影,但范围较小。 (二)重度右下肺炎表现 1.呼吸系统表现: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如呼吸频率显著增快(成人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钟),口唇发绀,甚至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右下肺炎症范围广泛,可能累及多个肺叶。 2.全身表现:高热不退(体温持续39℃以上),精神萎靡,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烦躁不安等。还可能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尿量减少等。另外,可能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 三、治疗与预后 (一)治疗 一旦确诊右下肺炎,需要根据病原体类型等采取相应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一般都会给予吸氧、止咳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密切监护和更积极的治疗。 (二)预后 轻度右下肺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能够完全康复,对肺功能等通常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而重度右下肺炎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如肺纤维化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总之,右下肺炎是否严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一旦怀疑患有右下肺炎,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以改善预后。

    2025-10-14 16:42: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