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呼吸疾病,擅长呼吸感染性疾病哮喘、肺功能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协助组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合理用药协助组委员,广东省呼吸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哮喘协助组常委广东省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生物工程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展开-
什么叫做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含病原体飞沫蒸发成含病毒的气溶胶颗粒可远距离传播,特点是传播距离相对较远且需合适环境条件,老年人在高风险场所要戴符合标准口罩并减少停留,儿童在通风环境选合适防护用品且教育避免触摸口鼻,有基础病史人群除常规防护外还应遵医嘱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差场所。 一、气溶胶传播的定义 气溶胶传播是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剩下由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这些飞沫核可通过气溶胶形式漂浮至远处,从而实现远距离传播的方式。例如,当新冠病毒感染者呼出含有病毒的飞沫,飞沫逐渐蒸发形成含有病毒的气溶胶颗粒,这些气溶胶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并被他人吸入,进而导致感染。 二、气溶胶传播的特点 1.传播距离相对较远:相较于飞沫传播(飞沫传播一般在1米以内),气溶胶传播能借助空气流动传播至更远距离,比如在通风不畅的较大空间内,病原体可随气溶胶扩散到数米甚至数十米外的区域。 2.传播环境条件要求: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存在合适的气流、相对封闭且空间较大的环境等,若环境通风良好,气溶胶传播风险会显著降低。例如,开阔且通风的室外环境中,气溶胶传播相对困难,而密闭的电梯、病房等空间则易发生气溶胶传播。 三、不同人群与气溶胶传播的关联及防护建议 1.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受气溶胶传播影响。在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的场所,如医院、人员密集且通风不佳的室内空间等,应严格佩戴符合防护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尽量减少在这类高风险环境的停留时间。 2.儿童:儿童的呼吸道防御功能相对较弱,对于气溶胶传播的易感性较高。家长应在儿童所处环境保持良好通风的前提下,为儿童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儿童专用的符合标准的口罩,并教育儿童避免在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的环境中频繁触摸口鼻等易感染部位。 3.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气溶胶传播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新的感染。这类人群除了要做好常规的气溶胶防护措施外,还应遵循医生对于基础疾病的管理要求,在可能接触气溶胶传播风险时,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手段,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通风差的场所等。
2025-10-14 13:53:57 -
哮喘能否根治
哮喘目前难以完全根治但可通过长期规范治疗达到临床控制患者自我管理至关重要需避免诱因、定期监测肺功能等儿童患者需避易诱发过敏物质且家长监督用药并关注生长发育成年患者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及定期复诊老年患者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并告知自身疾病和用药情况及观察用药反应。 一、哮喘目前难以实现完全根治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目前医学水平下,哮喘尚无法被完全根治,这是因为其病理基础的气道慢性炎症等改变难以彻底消除。 二、哮喘可通过规范治疗达到临床控制 尽管不能根治,但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多数哮喘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控制。临床控制的标准包括无症状(包括夜间无症状)、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哮喘急性发作等。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等)等,通过规律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三、哮喘管理的重要性 患者的自我管理对于哮喘的控制至关重要。患者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刺激性气体等诱发因素,定期监测肺功能,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坚持用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擅自停药。同时,要了解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发作。 四、不同人群哮喘管理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哮喘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宠物皮毛等易诱发过敏的物质,家长要监督儿童规律用药,同时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长期使用某些哮喘药物可能对儿童生长有一定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成年患者:成年哮喘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因为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气道炎症,影响哮喘控制。同时,要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老年哮喘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哮喘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用药前应告知医生自身其他疾病情况和正在服用的药物,选择对其他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2025-10-14 13:52:48 -
咳嗽可以吃羊肉吗
咳嗽风寒证型时适量清淡食用羊肉有辅助缓解作用而风热、燥热等证型咳嗽不宜食用羊肉儿童风寒咳嗽可少量食用但要控量且熟透风热等证型儿童绝对不能食用孕妇风寒咳嗽可谨慎少量清淡食用风热等证型孕妇不宜食用患有基础疾病咳嗽处于急性发作期者风寒证型可适当吃少量羊肉热证型则不能食用。 一、基于咳嗽不同证型分析羊肉的食用情况 (一)风寒咳嗽时羊肉的食用可能性 当咳嗽由外感风寒引发,如表现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时,羊肉性温,从中医角度看,适量食用羊肉可借助其温热特性起到温散风寒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缓解因风寒侵袭导致的咳嗽有辅助意义,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应清淡,避免添加过多辛辣刺激调料,以防加重呼吸道刺激。 (二)风热、燥热等其他证型咳嗽时羊肉的食用禁忌 若咳嗽是由风热之邪侵袭(表现为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黏稠、咽痛、鼻流黄涕、口渴、身热等)或燥热伤肺(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口鼻干燥、口渴等)引起,羊肉性温,此时食用羊肉可能会助热生火,加重体内热象,从而使咳嗽等症状进一步加重,因此这类证型的咳嗽患者不建议食用羊肉。 二、不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咳嗽 1.风寒咳嗽的儿童:若儿童属于风寒咳嗽且体质允许,可少量食用羊肉,但需注意控制量,因为儿童消化系统相对稚嫩,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胃肠负担。同时,烹饪羊肉时要确保熟透,避免因食材未熟透引发消化系统不适。 2.风热等其他证型咳嗽的儿童:对于风热咳嗽等证型的儿童,绝对不能食用羊肉,以免加重体内热邪,导致咳嗽等症状迁延不愈。 (二)孕妇咳嗽 1.风寒咳嗽的孕妇:若孕妇为风寒咳嗽,可谨慎少量食用羊肉,以此来帮助驱散体内风寒,但同样要注意烹饪清淡,避免过量食用。 2.风热等证型咳嗽的孕妇:风热咳嗽等证型的孕妇不宜食用羊肉,以防热象加重,影响自身及胎儿健康。 (三)患有基础疾病咳嗽的人群 如本身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且处于急性发作期咳嗽的患者,若为风寒证型可适当吃少量羊肉补充能量,但若是热证型则坚决不能食用羊肉,以免使病情加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2025-10-14 13:51:37 -
支气管炎为什么会胸疼
支气管炎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胸疼,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可致胸疼;剧烈咳嗽使胸部肌肉劳损引发胸疼;病情较重时炎症蔓延累及胸膜致胸疼;合并其他胸部基础疾病时也易出现胸疼,不同人群表现及情况有差异需注意区分。 一、炎症刺激相关 支气管炎时,支气管黏膜发生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等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支气管与胸部的神经分布有一定关联,炎症刺激可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胸部疼痛。例如,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支气管炎,炎症导致支气管管壁充血、水肿,炎性物质释放,刺激神经感受器,进而传导至中枢产生胸疼感觉,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支气管炎时,炎症同样可刺激相关神经引发胸疼,儿童因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与胸疼相关的异常表现。 二、咳嗽剧烈导致 剧烈咳嗽是支气管炎常见症状之一,频繁而剧烈的咳嗽会使胸部肌肉反复收缩和舒张,长时间的这种运动可能引起胸部肌肉劳损,从而导致胸疼。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支气管炎咳嗽剧烈时,由于其胸部肌肉发育尚不完善等因素,更易因剧烈咳嗽出现胸疼;成年人支气管炎剧烈咳嗽时,胸部肌肉过度牵拉也会引发胸疼。比如,一些支气管炎患者因咳嗽频繁,持续时间较长,胸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产生胸疼。 三、炎症蔓延累及胸膜 当支气管炎病情较重时,炎症可能蔓延至胸膜,引起胸膜炎。胸膜受到炎症刺激就会导致胸疼,这种胸疼往往与呼吸相关,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疼可能会加重。在不同性别中,并无明显差异,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炎症蔓延累及胸膜导致胸疼的情况,如老年支气管炎患者,若炎症控制不佳,就容易出现炎症蔓延至胸膜引发胸疼的情况,此时患者呼吸可能会变得浅快,以减轻胸疼带来的不适。 四、合并其他胸部基础疾病 本身存在一些胸部基础疾病的支气管炎患者,发生胸疼的风险可能更高。例如,本身有冠心病的患者并发支气管炎时,炎症等因素可能会诱发心脏相关症状,表现为胸疼,此时需要注意区分是支气管炎本身引起的胸疼还是合并冠心病导致的胸疼。对于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合并支气管炎,若出现胸疼,要格外谨慎,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导致胸疼的情况,以便准确判断病情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14 13:50:17 -
为何早起时支原体肺炎无法被检测出来
支原体肺炎早起难检测是因早起时患者呼吸道内肺炎支原体数量可能低于检测阈值,核酸检测因不同技术敏感性及标本核酸量未达可靠检出水平,血清学检测因早期抗体未足量产生,标本采集时分泌物少或操作不当,且个体差异致病程进展不同使得早起难被现有检测手段明确检出。 一、病原体载量与检测阈值的关系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早起时患者呼吸道内肺炎支原体的复制可能处于相对缓慢阶段,导致标本中肺炎支原体的数量较少,低于当前常用检测方法(如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的最低检测阈值。例如,核酸检测依赖于标本中病原体核酸的含量,若早起时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肺炎支原体核酸拷贝数不足,就无法被检测系统准确识别。 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影响 1.核酸检测方面:不同的核酸检测技术对标本中病原体核酸的敏感性有差异,早起采集的呼吸道标本(如咽拭子、痰液等)中肺炎支原体核酸载量可能未达到该检测方法能可靠检出的水平。例如,部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有其特定的检测下限,当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核酸含量低于此下限时,就会出现检测阴性结果。 2.血清学检测方面: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针对肺炎支原体的抗体来诊断,早起时机体可能还未产生足够量的特异性抗体,尤其是IgM抗体,此时血清学检测也难以发现阳性结果。因为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时间的免疫反应过程,早期感染时抗体水平尚未升高到可被检测方法检出的程度。 三、标本采集因素的影响 早起时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分泌量可能相对较少,导致采集到的标本中肺炎支原体的浓度较低。比如咽拭子采集时,若早起咽喉部的分泌物中肺炎支原体数量稀少,就可能无法获取足够量的病原体用于检测。此外,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操作不当等也可能影响检测结果,使得早起时难以检测到肺炎支原体。 四、个体差异的作用 不同患者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的病程进展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早起时处于感染的早期阶段,体内肺炎支原体的复制、释放等情况尚未达到能被现有检测手段明确检出的程度。例如,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其机体的免疫反应、病原体的定植情况等与普通人群有所不同,可能导致早起时肺炎支原体难以被检测出来。
2025-10-14 13: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