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辉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呼吸疾病,擅长呼吸感染性疾病哮喘、肺功能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协助组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合理用药协助组委员,广东省呼吸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哮喘协助组常委广东省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生物工程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展开
个人擅长
儿童呼吸疾病,擅长呼吸感染性疾病哮喘、肺功能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喉咙痒干咳怎么治

    喉咙痒干咳的非药物干预包括保持室内适宜湿度、避免刺激因素、充足饮水、调整饮食,针对病因处理,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多对症非药物干预合并细菌感染遵医嘱,过敏性鼻炎需避过敏原,儿童优先非药物缓解防误用成人药,孕妇以非药物为先严重就医评估用药,老年人排查基础病兼顾机能状况遵医嘱用药。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1保持室内空气适宜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将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湿润咽喉以缓解因干燥引发的喉咙痒干咳;1.2避免接触刺激性因素,如远离烟雾、粉尘、化学气味等,减少对咽喉的刺激;1.3充足饮水,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分多次摄入,以湿润咽喉部位,减轻痒感;1.4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过冷、过热食物,可适当增加润肺食物,如雪梨、百合等的摄入。 二、针对病因处理 2.1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喉咙痒干咳,若为病毒性感染,多以对症非药物干预为主,若合并细菌感染,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2.2过敏性鼻炎导致咽喉受累出现痒干咳,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可通过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式减少接触过敏原。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3.1儿童喉咙痒干咳:优先采用非药物方式缓解,如保证充足水分、维持室内环境适宜等,避免随意给儿童使用成人止咳药物,因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弱,不当用药易致风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由儿科医生评估;3.2孕妇喉咙痒干咳:以非药物干预为先,如适度饮水、保持环境舒适等,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用药,因孕期用药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3.3老年人喉咙痒干咳:需排查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等,采取干预措施时兼顾身体机能状况,如保持室内湿度时避免过度潮湿,若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较高。

    2025-10-14 13:00:34
  • 什么是风咳

    风咳是因风邪侵袭人体影响肺宣发肃降致咳,临床具阵发性呛咳易被外界诱发等特征,儿童肺嫩卫弱易发病,成人因环境等风险高,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中医诊断结合四诊资料判断是否风邪犯肺肺气失宣。 一、风咳的定义及中医病因机制 风咳是中医病症概念,主要因风邪侵袭人体,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而引发的咳嗽。从中医病因角度分析,风为六淫之首,常夹寒、热等邪气侵袭人体,当人体卫外功能减弱时,风邪易乘虚而入,首犯肺卫。风邪侵袭肺脏后,导致肺气失于宣畅,肺气上逆则发为咳嗽。 二、风咳的临床特点 1.咳嗽特征:风咳多表现为阵发性呛咳,咳嗽时间相对较长,且易因外界因素诱发或加重,例如接触冷空气、异味、花粉等刺激后咳嗽明显加剧。 2.伴随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咽痒、鼻塞、流清涕等症状,从中医角度体现为风邪犯肺,上犯清窍等表现。 三、不同人群风咳的相关因素影响 儿童:儿童肺脏娇嫩,卫外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受外风侵袭引发风咳。生活中若接触过敏原、气候变化未及时增减衣物等,均易导致风咳发生,需注重日常防护,如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接触易过敏物质等。 成人:成人若长期处于空气污浊环境、频繁接触刺激性物质或本身存在过敏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等,风咳发生风险较高。需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增强自身抵抗力。 特殊人群:孕妇等特殊人群出现风咳时,需谨慎对待,因为药物使用需兼顾胎儿等特殊情况,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咳嗽症状,如通过调整居住环境、适当饮水等方式,若症状严重需在医生专业评估下权衡是否用药及选择相对安全的干预措施。 四、风咳的中医诊断要点 风咳的中医诊断需结合四诊资料,通过望诊观察患者有无咽痒、舌苔薄白等表现;闻诊了解咳嗽特点;问诊询问咳嗽诱因、病程等情况;切诊辅助判断。综合判断是否存在风邪犯肺、肺气失宣的病机,以明确风咳的诊断。

    2025-10-14 13:00:16
  • 感冒发烧有什么症状

    感冒发烧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乏力,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还有其他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等,且症状因个体差异有别,出现症状需注意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必要时就医。 全身乏力:身体在应对感冒病毒感染过程中,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同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产生一些炎性介质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可导致全身乏力,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感冒发烧时全身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呼吸道症状 鼻塞:鼻腔黏膜受到病毒感染刺激后发生充血、水肿,导致鼻腔空间狭窄,通气不畅,出现鼻塞症状,过敏体质者在感冒时可能因呼吸道黏膜敏感性增高,鼻塞症状相对更严重且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流涕:鼻黏膜分泌亢进,产生较多分泌物,出现流涕现象,初期可能为清涕,后期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变为脓涕,婴幼儿不会擤鼻涕,流涕时可能会出现呼吸不畅、影响吃奶等情况。 咳嗽:呼吸道受到炎症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引发咳嗽反射,试图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等,老年人咳嗽时排痰能力相对较弱,感冒发烧伴咳嗽时更需注意痰液排出情况,防止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咽痛:咽喉部黏膜受到病毒或炎症累及,出现充血、肿痛,导致咽痛,儿童可能因咽痛而出现拒食、哭闹等表现,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其进食和精神状态。 其他症状 头痛:发热时脑血管扩张,以及体内炎性介质作用等可引起头痛,青少年感冒发烧时头痛症状相对较常见,部分人可能还会伴有头晕等不适。 肌肉酸痛:病毒感染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的炎性物质作用于肌肉组织,导致肌肉酸痛,运动爱好者在感冒发烧时肌肉酸痛可能会对其运动计划产生较大影响,恢复时间可能相对延长。 感冒发烧的症状因个体差异(年龄、体质等)有所不同,若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2025-10-14 12:58:42
  • 感染新冠不发烧好吗

    感染新冠后不发烧可能因个体免疫状态差异所致,即使不发烧也可能伴咳嗽、咽痛等其他症状需关注,儿童感染不发烧要密切留意一般状态,老年人不发烧需警惕重症风险监测呼吸等指标,有基础病史者要关注基础病控制及自身状况变化及时就医。 一、个体差异层面的情况 感染新冠后不发烧可能是个体免疫状态差异所致,部分免疫力较强的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系统能较快启动防御且炎症反应相对较轻,从而体温未出现明显升高,但这只是症状表现的一种形式,不能单纯依据是否发烧来判定病情的绝对轻重程度。 二、需关注的其他伴随症状 即使感染新冠后不发烧,也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咽痛、乏力、鼻塞、流涕、嗅觉或味觉减退等。对于这些症状仍需予以关注,若咳嗽较剧烈,可通过适当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非药物方式缓解;若咽痛明显,可通过含服润喉糖等方式改善不适,但需注意观察症状变化情况。 三、特殊人群的相关情况 (一)儿童群体 儿童感染新冠后不发烧时,也需密切留意其一般状态,如是否存在精神萎靡、食欲大幅下降、哭闹不止等异常表现。由于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即便不发烧,若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 (二)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不发烧时,仍需警惕潜在的重症风险。要注意监测呼吸频率(成人呼吸频率>30次/分钟需警惕)、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若出现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病情可能隐匿进展,不易被察觉。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的感染者,即使不发烧,也需关注基础病的控制情况以及新冠相关症状对基础病的影响,定期监测血糖、心脏相关指标等,同时密切观察自身整体状况,若出现基础病相关症状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4 12:57:54
  • 成人喉咙痒干咳并有吱吱声原因何在

    喉咙痒干咳伴吱吱声可由上呼吸道感染致咽喉黏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增多、过敏性因素致气道黏膜水肿、长期吸烟或接触刺激性气体刺激黏膜、胃食管反流刺激咽喉及气道引发,老年人有基础病需警惕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长期吸烟人群要严格戒烟并避二手烟,过敏体质者应明确规避过敏原降低风险。 一、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炎症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上呼吸道炎症时,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喉咙痒,同时炎症可使气道分泌物增多,气流通过狭窄或有分泌物的气道时产生吱吱声,常见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如链球菌等感染均可导致此类表现。 二、过敏性因素影响 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可引发过敏性咽喉炎,除喉咙痒、干咳外,气道黏膜因过敏反应出现水肿,气流通过时易产生异常吱吱声,同时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如打喷嚏、流涕等。 三、气道刺激因素作用 长期吸烟或频繁接触刺激性气体(像工业废气、装修异味等),会直接刺激咽喉及气道黏膜,引起喉咙痒干咳,气道黏膜受刺激后可能出现分泌物状态改变或轻度痉挛,致使气流通过时出现吱吱声。 四、胃食管反流影响 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发喉咙痒干咳,反流物还可能进入气道,影响气道通畅性,气流通过时可产生异常声音,尤其在平卧等特定体位时更易加重反流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若本身有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出现喉咙痒干咳伴吱吱声时,需警惕基础病加重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排查,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病情变化可能较隐匿。 长期吸烟人群:吸烟对咽喉和气道损伤累积,更易出现上述症状,需严格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源,以减轻气道及咽喉刺激。 过敏体质者:应尽量明确过敏原并规避,如在花粉季减少外出、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防尘螨等,降低过敏引发相关症状的风险。

    2025-10-14 12:57: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