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呼吸疾病,擅长呼吸感染性疾病哮喘、肺功能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协助组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合理用药协助组委员,广东省呼吸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哮喘协助组常委广东省过敏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生物工程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展开-
上呼吸道感染会导致发烧吗
上呼吸道感染相当一部分情况会导致发烧,其由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致调定点升高引起,不同年龄段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有不同特点及影响,儿童易发烧且体温波动大、易惊厥,成人发烧波动相对平稳,老年人发烧可能不典型且病情进展快,发烧持续时间与感染严重程度和治疗有关,还伴其他症状,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处理。 一、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发烧的机制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或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引起。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等会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致热原会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升高,从而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发烧。 二、不同年龄段上呼吸道感染发烧的特点及影响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反应更为强烈,更容易出现发烧情况。而且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烧时体温波动可能较大。例如,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可能会出现高热,甚至引发惊厥等情况,这是因为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刺激容易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对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应密切监测体温,由于儿童肝肾功能等还未发育成熟,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适当减少衣物、使用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当体温超过38.5℃且儿童出现明显不适时,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合适的退热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相关要求。 成人:成人免疫系统相对较成熟,但在劳累、受凉等情况下也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成人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一般体温波动相对儿童较平稳,但也会因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往往更容易出现较高的发烧,而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多为中等程度发烧。成人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也可先尝试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若体温持续较高或伴有严重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各器官功能衰退,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烧可能不太典型,有时体温升高不明显,但病情可能进展较快。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烧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老年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应及时就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来进行合理处理。 三、上呼吸道感染发烧的其他相关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持续时间一般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有关。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多呈自限性,持续3-5天左右;而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烧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另外,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除了体温变化,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这些症状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综合征。 总之,上呼吸道感染很多情况下会导致发烧,不同人群发烧的特点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在面对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
2025-10-14 16:22:32 -
支气管炎会引起发烧吗
支气管炎可能引起发烧,其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致人体免疫系统激活,释放细胞因子使体温调定点升高所致。不同人群发烧特点及应对不同,儿童发烧波动大需恰当降温补水;成人病毒性发烧有自限性,细菌性需用抗生素,要休息调理;老年人发烧易被忽视,需关注状况、谨慎用药加强护理。 一、引起发烧的机制 当病原体入侵支气管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等会释放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会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导致发烧。一般来说,病毒性支气管炎相对更容易引起发烧,尤其是在感染初期;细菌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引起发烧,但相对病毒性的情况,发烧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二、不同人群支气管炎发烧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患支气管炎时发烧较为常见。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原体的反应更强烈。儿童支气管炎引起的发烧可能呈现出体温波动较大的特点,而且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较高的体温。对于儿童支气管炎发烧,首先要密切监测体温,当体温超过38.5℃且儿童出现明显不适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儿童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但要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体温持续升高,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合适的儿童退热药物,但需严格遵循药物使用的相关禁忌和注意事项,因为低龄儿童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成熟,不当用药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让儿童适当多饮水,以补充因发烧丢失的水分。 成人:成人患支气管炎时,发烧的情况也较为多样。如果是病毒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发烧,病程相对有一定自限性,一般发烧持续时间可能在3-5天左右,但也有个体差异;如果是细菌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发烧,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在使用抗生素后,发烧情况通常会逐渐得到控制。成人患支气管炎发烧时,也需要监测体温,当体温较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措施,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一般来说,成人的身体状况相对儿童更具耐受性,但也不能忽视发烧对身体的影响,如可能导致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所以也需要适当进行调理,比如饮食上要注意摄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 老年人:老年人患支气管炎时,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所以支气管炎引起发烧时需要更加谨慎对待。老年人支气管炎发烧可能不太容易被及时察觉,因为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有时发烧时体温升高并不明显,但身体的不适可能较为明显,如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情况。老年人患支气管炎发烧时,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以及整体身体状况的变化,及时就医。在治疗上,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用药需要更加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加强护理,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为老年人调整衣物以适应体温变化等。 总之,支气管炎是有可能引起发烧的,不同人群在支气管炎引起发烧时的表现和应对措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5-10-14 16:20:49 -
甲流会二次传染吗
甲流会二次传染,其受病毒变异、免疫力持续时间、人群易感性等因素影响,可通过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环境防控(通风、清洁消毒、减少去密集场所等)、增强自身免疫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休息等)来预防二次传染。 一、二次传染的相关影响因素 病毒变异方面: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易发生变异,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人体对变异后的病毒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容易导致再次感染。例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不断变异,每次出现新的变异亚型时,人群普遍易感,包括曾感染过既往亚型的个体。 免疫力持续时间方面:人体感染甲流康复后,体内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对病毒的免疫力会减弱,当再次接触到甲流病毒时,就较容易被感染。一般来说,这种免疫力的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为数月至1年左右,具体因个体差异、感染病毒的亚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人群易感性方面: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都可能感染甲流,且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等场所,病毒更容易传播,即使曾经患过甲流的人,在这些高风险环境中与甲流患者密切接触,也容易再次被传染。例如,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一旦有甲流病例出现,就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包括曾患过甲流的人员再次感染发病。 二、预防二次传染的措施 个人防护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如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佩戴口罩,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佩戴有效的医用口罩,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与甲流患者密切接触,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等。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加强看护,教导他们正确的个人卫生防护方法,比如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等。 环境防控方面:保持居住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保持流通;对公共场所的物体表面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如学校、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等的扶手、桌椅、门把手等;在甲流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要做好防护措施。对于儿童活动的室内环境,要更加注重定期清洁和消毒,因为儿童的免疫力相对较低,且更容易在室内环境中接触到病毒。 增强自身免疫力方面: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如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蛋类等;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充足休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等,要更加注意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降低二次感染甲流的风险。例如,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较弱,且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更要注重通过上述方式增强免疫力;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保证充足的营养、适当运动和休息对其免疫力的提升和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2025-10-14 16:20:20 -
为什么会咳嗽到底什么原因
咳嗽原因涉及呼吸系统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非呼吸系统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神经精神因素等,不同人群中儿童因免疫不完善易因感染等引发且病情变化快,老年人常因基础病加重咳嗽,女性特殊时期有相应影响,长期吸烟、接触污染环境及有病史者咳嗽风险有别需综合分析。 一、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原因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感等病毒或细菌感染上呼吸道,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多伴随流涕、鼻塞等症状,儿童因呼吸道防御功能较弱更易受感染影响。 2.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冷空气刺激等引起,气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则是长期气道炎症,气道结构和功能持续受损,反复出现咳嗽、咳痰,病程较长,吸烟者发病率较高。 3.肺炎: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肺部,引起肺部炎症反应,肺泡和支气管受累,出现咳嗽,常伴发热、咳痰等,不同年龄段肺炎表现有差异,儿童肺炎症状可能更隐匿。 4.支气管扩张:气道结构异常导致扩张,分泌物易潴留,引发反复感染,刺激气道引起咳嗽,且咳嗽常伴有大量脓痰。 5.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冷空气等刺激后,气道痉挛、黏液分泌增加,出现发作性咳嗽,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有过敏史人群高发。 二、非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原因 1.心血管系统疾病: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液体渗入肺泡和间质,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常伴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表现,老年人有心血管基础病史者需警惕。 2.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中,胃酸反流至食管上段刺激咽喉,可引起咳嗽,平卧位时更易发生,肥胖、妊娠等人群因腹压增加易诱发。 3.环境因素:吸入刺激性气体(如烟雾、化学气体)、粉尘等,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的人群风险更高。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导致咳嗽副作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可能引起干咳,用药过程中出现新咳嗽需考虑药物因素。 5.神经精神因素:习惯性咳嗽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长期存在咳嗽症状,儿童若出现需排除心理因素影响。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影响 1.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因呼吸道感染、异物吸入(如误吸小玩具等)引发咳嗽,且病情变化快,需密切关注,避免延误治疗。 2.老年人:常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咳嗽可能是基础疾病加重的表现,需综合评估基础疾病状态。 3.女性特殊时期:月经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呼吸道黏膜状态,妊娠期因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胸腔,增加胃食管反流风险,从而诱发咳嗽。 4.生活方式:长期吸烟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气道黏膜,导致慢性炎症,咳嗽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吸烟者;长期接触污染环境的人群,呼吸道长期受刺激,咳嗽风险升高。 5.病史因素:有过敏史人群易因过敏反应引发支气管哮喘导致咳嗽;有心血管病史者需警惕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咳嗽,需结合病史全面分析咳嗽原因。
2025-10-14 16:18:36 -
肺囊性纤维化是怎么回事
肺囊性纤维化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CFTR基因缺陷致CFTR蛋白异常,引外分泌腺黏液异常,肺部为主受累。病理有黏液堵塞致反复感染,临床表现有呼吸及生长发育问题,诊断靠汗液、基因检测及影像,治疗含呼吸、抗感染、营养支持,儿童和成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肺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编码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CFTR蛋白功能异常会导致外分泌腺的黏液分泌增加且变得黏稠,进而影响多个器官,其中肺部是主要受累部位。 二、肺部病理表现 黏液堵塞:黏稠的黏液会堵塞气道,使肺部容易发生反复感染。气道堵塞后,气体交换受阻,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反复感染:由于黏液积聚,肺部的防御机制受到破坏,细菌等病原体容易在肺部定植并繁殖,引发肺部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铜绿假单胞菌等,且感染会反复发生,导致肺部炎症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 三、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长期慢性咳嗽,咳嗽伴有大量黏稠痰,有时痰中带血。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咳嗽、喘息,影响生长发育。 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有呼吸困难。 生长发育迟缓:由于肺部功能受损,患者摄入的氧气不足,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儿童患者身高、体重增长低于正常同龄人。 四、诊断方法 汗液检测:汗液中氯化钠含量升高是囊性纤维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汗液氯化物检测,若汗液中氯含量>60mmol/L可辅助诊断。 基因检测:检测CFTR基因的突变情况,若发现相关致病基因的突变,可明确诊断。 肺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粗、紊乱,有斑片状阴影等改变,晚期可出现肺不张、肺气肿等表现。 五、治疗与管理 呼吸治疗 物理排痰:包括胸部物理治疗,如体位引流、振动排痰等,帮助患者排出黏稠的痰液,改善通气。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正确的体位引流等操作。 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抗感染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如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相应的抗生素,但用药需遵循循证医学依据。 营养支持:由于患者机体消耗增加且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儿童患者,要提供富含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可使用营养补充剂。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肺囊性纤维化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大,需要密切监测生长指标,如身高、体重等。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家长要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帮助患儿进行呼吸治疗等相关操作。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如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源,坚持呼吸康复训练等,以维持肺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要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4 16: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