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炳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癫痫,抽动症,神经内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具有10多年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诊治的临床经验,现为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 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了《临床脑电图图谱》及《癫痫:癫痫发作、综合征和治疗》,参与翻译《贝勒医学院神经科疑难病例讨论》。

展开
个人擅长
小儿癫痫,抽动症,神经内系统疾病诊治。展开
  • 按摩能治失眠吗

    按摩在一定程度上失可以治疗失眠的。 按摩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紧张状态等,这是有利于安定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治疗失眠的。 按摩时可选择相关穴位,例如: ⑴安眠穴:此穴位于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舒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⑵神门穴:此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⑶三阴交穴: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按摩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失眠,但若是严重失眠,应及时于医院就诊治疗。

    2025-04-01 13:04:04
  • 脑白质病变能治好吗

    脑白质病变一般不能治好。脑白质病变会使神经系统功能受到一定损伤,出现智力、视力、听力、运动等方面的问题,属于不可逆性损伤。 脑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部分,其中聚集了很多的神经纤维,脑白质中的中枢神经细胞的髓鞘损害会引起脑白质病变,常见于年龄较大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等,也会导致脑白质病变的风险增加。初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患者还会出现情感异常,严重时可伴随出现运动、视力及听力障碍等。 此疾病一经发现,只能通过药物控制症状,不能彻底治好,所以对于年纪较大,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应该定时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健康饮食以及良好作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预防脑白质病变的出现。

    2025-04-01 13:04:04
  • 什么药治失眠最好

    由于个体病情差异大,并不存在治疗失眠最好的药物这样的说法。失眠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中药、中成药、西药方面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等来综合评估用药的。 一、如果失眠,也就是多梦易醒、睡眠时间短症状持续的时间不长,多数对工作、学习、生活影响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中医专科针对性的治疗,通过辩证体质针对性选择适合的方剂,如肝郁脾虚引起的失眠,那么常用柴胡疏肝汤、逍遥丸,如肝胆实火上炎引起的失眠,常用龙胆泻肝汤。一般治疗2-3个疗程,会有所改善; 二、可以直接选用中成药如乌灵胶囊、枣仁胶囊、安神补脑液、百乐眠胶囊; 三、如果失眠严重,影响到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排除病理性原因,西药可以选用阿普唑仑、地西泮、氯硝西泮等,这类药必须要医院专科医生才可开具。

    2025-04-01 13:04:04
  • 脑供血不足头晕怎么办

    脑供血不足的时候往往出现头晕,恰恰说明头部大脑的动脉血管供血出现问题,从而引起头晕。颈内动脉系统出现头晕,引起偏身感觉障碍、偏身运动障碍等等;后循环系统的供血不足就会引起眩晕、恶心、呕吐、运动障碍,出现颅神经病变,引起功能损害。 供血不全的头晕,恰恰说明病人是缺血的状态,应该抗凝,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保护脑细胞,让头晕的症状很快恢复。24小时之内很快的能够恢复,这就是典型的一过性功能障碍供血不足的表现。 超过24小时或更长时间不能恢复的,就不是脑供血不足,很可能是缺血性的固定病灶出现腔梗、血栓、栓塞等等,病人通过影像学可以诊断和鉴别诊断很快确诊,采取措施不一样。 一旦出现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处理起来应该容易办到,预后应该是很好的,是脑血管病里表现比较轻的一种,预后很好。

    2025-04-01 13:04:03
  • 小中风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时候

    小中风最佳治疗时间是出现症状及时治疗,具体如下: 小中风出现症状如一侧肢体瘫痪,肢体麻木;突然出现眩晕、恶心及呕吐,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饮水呛咳及构音障碍,共济及平衡障碍及意识障碍等,持续时间较短,每次约数分钟或数小时,一般在24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正常。 常有反复发作史,且每次发作症状及体征基本相似;无任何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症状轻而且由于其能自行缓解这一特性,往往容易被患者及家属忽视,然而如果发病时处理不当其发生中风的概率会有所增加,此时应该引起患者和家属高度警惕,积极防治。 对小中风的常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等对症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血管药物等治疗。 如果患有小中风,建议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

    2025-04-01 13:04: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