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炳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癫痫,抽动症,神经内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具有10多年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诊治的临床经验,现为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 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了《临床脑电图图谱》及《癫痫:癫痫发作、综合征和治疗》,参与翻译《贝勒医学院神经科疑难病例讨论》。

展开
个人擅长
小儿癫痫,抽动症,神经内系统疾病诊治。展开
  • 三叉神经发炎什么表现

    三叉神经炎会损伤眼支、上颌支、下颌支的神经,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感觉异常症状,主要表现眼周疼痛、麻木、蚂蚁爬行的感觉,以及刀割样、灼烧样感觉等眼周症状;上颌部位即鼻翼、口周等部位出现刺痛、麻木症状等上颌症状;下颌腺、舌下腺、颌下腺分泌异常,出现口水增多等分泌症状;甚至影响翼内肌、翼外肌,造成下颌或者口腔闭合不全,出现咀嚼功能下降等运动障碍症状,一般以一侧疼痛为主,呈发作性,持续时间可以为数秒钟或1-2分钟不等。 如果三叉神经炎为病毒感染所致,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可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疼痛患者可以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神经痛的症状;患者还可以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腺苷钴胺、维生素B1等,以促进神经修复、改善症状。

    2025-04-01 13:03:57
  • 植物神经紊乱怎么调养

    植物神经紊乱的调养,可采取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悦、心理治疗和服用调节神经的药物等方式。 1.改善生活方式 要调节植物神经紊乱,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睡眠障碍既是植物神经紊乱的原因,也是它的主要症状。还要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会直接损伤植物神经。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经常运动的人,更不容易植物神经紊乱。 2.保持心情愉悦 很多植物神经紊乱的人存在着焦虑、抑郁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要多和人交流,学会疏导不良情绪。 3.心理治疗 如果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应到专业的心理门诊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例如行为认知治疗等。 4.服用调节神经的药物 还可以适量服用谷维素、甲钴胺片等调节神经的药物,但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5-04-01 13:03:57
  • 脑供血不足吃养血清脑颗粒有用吗

    一般情况下,脑供血不足吃养血清脑颗粒有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养血清脑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多梦等病症。因此,养血清脑颗粒对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眩晕、脑胀等病症具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用于高血压病引起的以上病症的辅助治疗。养血清脑颗粒的不良反应和禁忌尚不明确,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儿童、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可盲目自行服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服用药物期间,忌烟忌酒,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需要先咨询医生,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用药期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可适当进行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2025-04-01 13:03:56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目前并不能找到确切的病因,但普遍认为是由于血管压迫到三叉神经而导致。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也被称作痛性抽搐,属于比较常见的脑神经部疾病。而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还未明确找到,但目前被公认为发病机制是由于动脉或静脉的血管搏动性,压迫到三叉神经而导致的。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所分布区域出现刀割样、撕裂样剧痛,每次疼痛会持续几秒至数10秒,发作时会伴有面部肌肉抽搐、流泪等症状。 在患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可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减少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还可前往医院进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来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疼痛症状。 平时患者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压力过大,而且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服用药物。

    2025-04-01 13:03:56
  • 失眠是病吗

    通常情况下,失眠属于精神类疾病的一种,如果患者患有该种疾病,则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应用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 失眠是由于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形成的一种病症,往往伴随有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等症状。在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的情况下,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选择到专业医院的神经内科或心理科进行就诊,判断出现失眠病症的病因。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释放自身心理压力。注意避免食用咖啡、酒等影响睡眠质量的药物,保证睡眠质量。在睡前注意避免食用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通过腹式呼吸、肌肉放松等方式放松身心。除上述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使用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缓解失眠症状。

    2025-04-01 13:03: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