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炳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癫痫,抽动症,神经内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具有10多年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诊治的临床经验,现为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 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了《临床脑电图图谱》及《癫痫:癫痫发作、综合征和治疗》,参与翻译《贝勒医学院神经科疑难病例讨论》。

展开
个人擅长
小儿癫痫,抽动症,神经内系统疾病诊治。展开
  • 肋间神经炎严重吗

    肋间神经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症状的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对于轻度的肋间神经炎,通常可以通过休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但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甚至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的肋间神经炎,症状可能会在数天或数周内自行缓解。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口服镇痛药等方式来缓解症状。然而,如果肋间神经炎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剧烈、影响日常生活,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治疗肋间神经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等。药物治疗主要使用镇痛药、抗病毒药、消炎药等,以缓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和激素注入病变的肋间神经周围,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肋间神经炎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松解受压的肋间神经,缓解疼痛和恢复神经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肋间神经炎的症状可能会更严重,治疗难度也可能会更大。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如果出现胸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肋间神经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注意休息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5-07-29 15:20:42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是什么

    周围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会出现前额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或歪斜的情况,嘴巴歪向一侧,且因无法闭合还会伴有流口水现象。具体来说,当面神经麻痹发生时,一侧面部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支配和控制,从而导致了这些症状的出现。前额的肌肉无法正常收缩,使得前额皱纹消失;鼻唇沟处的肌肉松弛,导致鼻唇沟变浅;而口角周围的肌肉无力,造成口角下垂或歪斜,嘴巴不能正常闭合而流口水。 二、眼睛无法完全闭合,闭合时会露出眼球,闭眼时患侧眼球转向上方并露出巩膜。这是因为面神经控制着眼轮匝肌等眼部肌肉,当它受损后,这些肌肉不能有效地工作,导致眼睛难以完全闭合,以及出现眼球位置的异常。 三、患者不能进行皱额、蹙眉、露齿、鼓气、吹口哨等面部表情动作,讲话会漏风,在鼓气和吹口哨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这是由于面部的这些动作需要多块肌肉协同合作,而面神经麻痹使得相关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运动。 四、泪点随下睑外翻,导致泪液不能正常被吸收从而出现流泪。这是因为面神经麻痹影响了下睑的位置和功能,使得泪点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五、部分患者还会有味觉消失以及对声音非常敏感的情况。这可能与面神经的分支受损影响到相关感觉功能有关。 总之,周围面神经麻痹会对面部的肌肉和感觉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导致多种症状的出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07-29 15:16:44
  • 羊癫疯会不会遗传啊

    羊癫疯即癫痫有一定遗传倾向,特发性癫痫遗传倾向明显,症状性癫痫遗传风险较低,遗传方式多样,不同人群遗传风险不同,儿童、育龄期人群及有癫痫病史人群需分别关注相关遗传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遗传方式相关 癫痫的遗传方式多样,有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等。单基因遗传中,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可导致癫痫发病,若亲代携带致病基因,子代有一定概率遗传发病。多基因遗传则是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癫痫发生,遗传概率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 不同人群的遗传风险差异 儿童人群:若父母一方患有癫痫,儿童患癫痫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有所增加,但具体风险因癫痫类型及遗传方式不同而有差异。对于有癫痫家族史的儿童,需密切关注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评估。 育龄期人群:女性癫痫患者在备孕时需考虑癫痫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以及癫痫遗传给子代的风险。部分抗癫痫药物可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评估子代遗传癫痫的风险,给予相应的遗传咨询建议。 有癫痫病史人群:本身有癫痫病史的人,在考虑生育等情况时,要全面评估自身病情及遗传风险,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合适的生育计划和健康管理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及子代的健康。

    2025-07-29 15:11:20
  • 用脑过度多长时间能完全恢复

    用脑过度后完全恢复的时间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轻度用脑过度一般12天可缓解,稍重的可能需37天甚至更长,年轻人短期轻度用脑过度12天可恢复,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恢复可能延长数天至数周,儿童用脑过度后恢复相对较快,严重时也需1周左右。 用脑过度后完全恢复的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轻度用脑过度,通过适当休息等干预措施,可能在12天内有所缓解;如果用脑过度程度稍重,可能需要37天甚至更长时间恢复。例如,对于经常进行脑力工作的年轻人,若只是短期的轻度用脑过度,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大脑供氧,通常12天可恢复。而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脑供血情况)的中老年人,用脑过度后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可能需要数天至数周,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大脑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血液循环状况。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大脑仍在发育阶段,用脑过度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保证充足休息和合理营养补充,一般13天可在良好休息下恢复,若用脑过度较严重,可能也需要1周左右,因为儿童大脑虽然有一定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但过度用脑仍会对其神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通过充分休息来让大脑功能恢复正常。

    2025-07-29 15:06:38
  • 脑梗塞和小脑萎缩严重吗

    脑梗塞严重程度差异大,与梗塞部位、范围、治疗及时与否及基础疾病等相关,轻度影响小,重度可致严重神经缺损;小脑萎缩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早期可能无症状或影响小,随病情进展渐重,进展速度因病因而异,两者均具个体差异性,需尽早规范医疗干预改善预后。 小脑萎缩的严重程度 小脑萎缩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严重程度也因个体差异而异。早期小脑萎缩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度的共济失调,如走路稍显不稳等,对生活影响不大。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共济失调,表现为走路摇晃、难以保持平衡、精细动作困难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晚期小脑萎缩患者可能完全丧失行走能力、语言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生活完全需要他人照料。小脑萎缩的进展速度与病因有关,如遗传性小脑萎缩往往进展较快,而一些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小脑萎缩进展相对缓慢,但总体都会逐渐加重。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需要更密切关注小脑萎缩相关症状的出现,以便早期干预。 脑梗塞和小脑萎缩的严重程度都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需根据具体病情综合评估,且都应尽早进行规范的医疗干预以尽可能改善预后。

    2025-07-29 14:58:2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