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彭炳蔚副主任医师(52)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彭炳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小儿癫痫,抽动症,神经内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具有10多年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诊治的临床经验,现为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 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了《临床脑电图图谱》及《癫痫:癫痫发作、综合征和治疗》,参与翻译《贝勒医学院神经科疑难病例讨论》。

展开
个人擅长
小儿癫痫,抽动症,神经内系统疾病诊治。展开
  •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面部按摩、功能锻炼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面部按摩 患者可以每天对镜子用手按摩面部,按摩的部位包括眉轮、眼脸、鼻根、四白穴、太阳穴等部位。按摩以上穴位可以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面瘫恢复的作用。在进行按摩时,切记作用力不要太大,以自我感觉舒服为宜。 2.功能锻炼 患者可以根据受损的面部肌肉,做出相应的功能锻炼。例如,对于不能完成抬眉动作的,需要练习抬眉。可以进行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对于上眼睑闭合不全的,在早期锻炼过程中,用力闭合双眼。只有这些努力锻炼才能使运动功能快速地恢复。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多吃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脑、电视、紫外线等。另外,患者还可以适当做一些运动,来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请注意,虽然自我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面瘫恢复,但如果症状持续不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5-04-01 14:35:48
  • 脑卒中后疼痛怎么办

    脑卒中后疼痛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1.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能够起到止痛的作用。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热疗、冷疗等,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这些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3.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疼痛往往与肌肉紧张、痉挛等问题有关,因此康复训练也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和改善姿势,减轻疼痛和不适。

    2025-04-01 14:35:47
  • 轻微面瘫治疗方法

    轻微面瘫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管理等。 1.药物治疗 患者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维生素B12等药物,能够帮助控制炎症,营养神经,进而促进神经组织恢复。 2.物理治疗 患者适当进行面部的肌肉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恢复。此外进行热敷、红外线照射或短波透热疗法,以及适当的针灸治疗,也可以刺激神经修复,改善面瘫。 3.生活管理 患者在外出时可戴墨镜保护,睡觉时可戴眼罩。还应经常进行努嘴训练、耸鼻训练等面部肌肉锻炼,有助于加快恢复时间。此外,由于面瘫多是突然起病,患者还需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025-04-01 14:35:46
  • 面瘫应注意什么

    面瘫应注意及时就医、保暖、休息充足、饮食调整、眼部护理、心理调适等。 1.及时就医 面瘫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病毒感染、面部神经损伤等,因此出现面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保暖 面瘫患者的面部神经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寒冷刺激而加重病情,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面部受凉。 3.休息充足 面瘫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利于面部神经的恢复。 4.饮食调整 面瘫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面部神经炎症,建议饮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 5.眼部护理 由于面瘫可能导致眼睑闭合不全,容易引发眼部感染,因此要注意眼部护理,如使用眼罩、滴眼药水等。 6.心理调适 面瘫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要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2025-04-01 14:35:45
  • 一过性眩晕怎么办

    一过性眩晕的发作时间很短,此时可以尝试立即坐下或躺下、保持呼吸平稳、闭上眼睛等进行改善。 1.立即坐下或躺下 患者立即坐下或躺下有助于防止因眩晕而摔倒或受伤。 2.保持呼吸平稳 深呼吸可以将足够的氧气输送到大脑中,有助于缓解眩晕症状。 3.闭上眼睛 避免看移动或闪烁的物体,这可能会加重眩晕感。 如果眩晕症状持续或频繁发作,建议尽快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的病因包括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等,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025-04-01 14:35: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