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小儿癫痫,抽动症,神经内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现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具有10多年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诊治的临床经验,现为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 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了《临床脑电图图谱》及《癫痫:癫痫发作、综合征和治疗》,参与翻译《贝勒医学院神经科疑难病例讨论》。
展开-
帕金森最长寿命
帕金森病人最长可以活几十年,帕金森患者平均寿命是15年。帕金森病不会影响预期寿命。真正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是晚期并发症,如肺炎,骨折,痉挛和晚期抑郁症的发生。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 目前帕金森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生存期影响不大。但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 在疾病进展过程,还可以配合外科手术、康复及心理治疗。至疾病晚期,由于全身僵硬、活动困难,直至卧床不起,患者多死于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或肺内感染。 帕金森患者须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日常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并配合教育与心理疏导,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2025-04-01 13:04:12 -
手背麻木是什么原因
手背麻木考虑与腕管综合征、颈椎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1、腕管综合征 外源性压迫、腕管管腔狭窄、腕管内容物增多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此病的发生。此外,腕部过度使用导致腕管内压力反复变化,也可能会引发腕管综合征。此病患者由于支配手背部位神经受到病变部位组织压迫,可能会出现以上症状。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还可能会有腕部疼痛、肿胀等表现。 2、颈椎病 颈椎病的发生可能与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颈椎病变部位压迫支配上肢的神经,患者了能会有手背麻木的表现。此病患者还可能会有头晕、颈椎疼痛等症状。 3、糖尿病 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缺乏运动、营养过剩等有关。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损伤末梢神经,患者可能会有手背发麻的症状。此病患者一般还可有消瘦、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
2025-04-01 13:04:12 -
肌无力吃什么药最好
临床上一般不存在肌无力吃什么药最好的说法。肌无力考虑跟电解质紊乱有关,也有可能是急性脊髓炎、脑卒中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病因用药,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1、电解质紊乱 由于体内的电解质不平衡,可能会导致肢体颤抖、无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 2、急性脊髓炎 属于脊髓部位的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局部的神经受损,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反应。 3、脑卒中 考虑跟脑部血液循环不畅有关,容易导致头晕头痛、浑身无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华法林钠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是多发性肌炎、多发性硬化症脑出血等原因所致,患者需要及早进行规范治疗。
2025-04-01 13:04:12 -
缓解偏头痛的方法有哪些
偏头痛是指头的一侧或者两侧出现了搏动性头痛,会引起强烈的疼痛,还会出现畏光以及流泪等症状,缓解偏头痛的方法有物理疗法以及服用药物、改善生活方式。 1、物理疗法 可以选择在疼痛部位顺时针画圈按摩,能够加快头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情况,也可以采取针灸治疗。 2、服用药物 偏头痛患者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服用药物治疗,可以选择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如果疼痛特别严重也可以选择服用麦角制剂,比如麦角胺、二氢麦角胺等,可以快速缓解偏头痛。 3、改善生活方式 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声音以及光线刺激,能够使偏头痛的情况快速恢复,平时还要适当的增加锻炼,保证正常的作息时间,可以避免偏头痛反复发作。 平时需要注意不可以吃太多肥肉、腌肉以及酱油等,也不可以喝含有酒精的饮品。
2025-04-01 13:04:12 -
神经性头痛怎么快速止痛
神经性头痛止痛的方法,可通过物理方法、服用药物、生物反馈训练等方法治疗,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判断。 1、物理方法 神经性头痛是精神紧张或者情绪紧张引起头皮的筋膜或者肌肉收缩造成的,多数会产生头部闷痛或者压迫感,还会引起沉重感。可通过物理方法针灸、按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不良症状。 2、服用药物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鬼素片或者养血清脑颗粒,也可以服用镇静药物治疗,比如艾司唑仑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治疗。 3、生物反馈 需要通过教育患者控制身体的某些反应,帮助减轻疼痛,生物反馈过程中连接到特定设备上,能够控制患者身体功能,比如心率和血压,改善肌肉紧张度缓解头痛。 抽取医院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深呼吸或者练瑜伽等,能够帮助缓解头痛。平常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还要减少精神上刺激。
2025-04-01 1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