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高霞主任医师(10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高霞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脸肿是有肾炎吗

    脸部出现水肿不一定是肾炎。一、如果脸部水肿是局部的,可能是外伤、炎症、过敏或蚊虫叮咬导致;如果是弥漫性水肿,可能是女性经期水肿或过敏引起,且若有明确服用药物或接触某些物质的历史,可据此鉴别。二、排除上述情况后,脸部水肿可能是系统性病变所致,常见的有心脏疾病和肾脏疾病。心脏疾病时肾脏可能正常但常伴心力衰竭表现,肾炎则可能伴脸部水肿且尿中泡沫增多且短时间不消失,此时进行尿液、血液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三、风湿系统疾病也可能造成脸部水肿,无论是否累及肾脏都有可能。所以脸部出现水肿,既要考虑肾脏疾病,也要考虑肾外的异常情况。 总之,当脸部出现水肿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肾炎,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各种检查来明确具体原因,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2025-04-01 22:14:07
  • 左肾囊肿多大需要手术

    左肾囊肿患者若囊肿超过4厘米,则需通过手术治疗,可于医院泌尿外科进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以下是关于左肾囊肿的详细阐述: 一、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去除囊肿,缓解相关症状。 二、术后注意事项: 1.多注意休息,避免经常性熬夜,以利于身体恢复。 2.特别要注重手术后切口的卫生清洁,防止出现感染情况。 三、疾病症状: 肾囊肿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部肿块、蛋白尿、腰痛、高血压等。 四、日常生活注意: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戒烟、戒酒,同时控制钠盐的摄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总之,对于左肾囊肿患者,要根据囊肿大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术后要做好护理,注意症状表现,在生活中保持良好习惯。

    2025-04-01 22:13:58
  • 肾囊肿应该挂什么科室

    肾囊肿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挂泌尿内科或泌尿外科。 一、如果是单纯肾囊肿,体积不大且无明显症状,可选择泌尿内科。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按时复查彩超即可。 二、若肾囊肿较大,出现出血、腰痛、感染等症状,患者还伴有高血压,则要及时到泌尿外科处理。一般需要将肾囊肿内液体抽出,并遵医嘱注入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注射液、聚桂醇注射液等以防止症状复发。对于非常大或有恶变倾向的肾囊肿,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囊肿切除术甚至肾脏切除。 肾囊肿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1.尽量戒烟、戒酒,以减轻肾脏代谢负担。 2.保持愉悦心情和乐观积极心态,利于肾囊肿的治疗。 总之,对于肾囊肿的处理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科室,并在治疗期间注意相关事项,以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2025-04-01 22:13:57
  • 急性肾盂肾炎怎么退烧

    肾盂肾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其特点包括可能出现发烧等症状。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详细阐述: 一、肾盂肾炎的性质: 肾盂肾炎属于感染性疾病。 二、感染性疾病与发烧的关联: 所有感染性疾病都有出现发烧的可能。 三、肾盂肾炎患者发烧的应对: 1.退烧处理: (1)药物退烧:若体温超过38.5℃,可应用布洛芬等药物进行退烧。 (2)物理降温:如采用冰袋冷敷或温水擦浴等办法降温。 2.重视抗生素治疗: 肾盂肾炎一般由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引起,患者可应用喹诺酮类或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通常两周左右,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总之,肾盂肾炎患者若发烧,既要合理退烧,更要注重科学规范地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情况请按药品说明或到正规医院按医嘱用药。

    2025-04-01 22:13:57
  • 尿毒症患者甲状旁腺激素高怎么办

    尿毒症甲状腺激素高可能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或高钙血症导致。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这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除了甲状腺激素高,还常伴有骨折、骨痛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氢氧化铝片、铝碳酸镁片等药物。 2.手术治疗 可由医生操作进行甲状旁腺大部切除术或甲状旁腺组织自体前壁移植术。 二、高钙血症 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可能引发高钙血症。 1.药物治疗 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阿伦磷酸钠片、利塞膦酸钠片等药物。 总之,尿毒症患者出现甲状腺激素高的情况可能是由上述两种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以改善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

    2025-04-01 22:13: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