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如何辨别儿童尿毒症的早期症状

    儿童患尿毒症会有多种表现,包括生长发育迟缓,因激素调节和营养代谢受影响致身高体重增长慢;消化系统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因毒素堆积影响胃肠消化;尿量变化,早期尿量减少且性状改变;贫血表现为面色口唇甲床苍白等精神萎靡;神经系统出现精神差、严重时抽搐等,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及时检查治疗并让孩子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 一、生长发育迟缓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若患尿毒症,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这是因为尿毒症会影响体内激素的正常调节以及营养物质的代谢等。例如,肾脏功能受损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会影响孩子的造血功能和身体的能量代谢,进而阻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速度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二、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减退:孩子可能出现食欲明显下降的情况,对平时喜爱的食物兴趣缺缺。这是由于尿毒症时体内毒素堆积,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黏膜受到刺激,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孩子食欲不佳。 2.恶心、呕吐:部分儿童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毒素在体内蓄积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过程,当胃肠道功能紊乱时,就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而且呕吐可能较为频繁,严重时会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 三、尿量变化 1.尿量减少:早期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肾脏是生成尿液的器官,尿毒症时肾脏的滤过功能下降,导致尿液生成量减少。但需要注意的是,尿量减少并不一定是绝对的无尿,可能是相对于正常情况明显减少。 2.尿液性状改变: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等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可能出现尿液颜色加深、浑浊等情况。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异常后,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在尿液中积聚,导致尿液性状改变。 四、贫血表现 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儿童可能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苍白等。孩子会显得精神萎靡,活动耐力下降,因为贫血会影响氧气的运输,导致身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 五、神经系统症状 1.精神差:孩子可能出现精神不振、嗜睡等情况。体内毒素堆积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从而使孩子精神状态不佳。 2.抽搐等异常表现:严重的尿毒症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异常,如出现抽搐等症状。这是因为毒素在体内蓄积影响了神经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当病情较为严重时,就可能出现这些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 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儿童尿毒症,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让孩子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2025-10-16 13:23:16
  • 尿少是肾有毛病吗

    尿少可能由肾脏相关原因(如急性肾衰竭的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因素及慢性肾衰竭)和非肾脏相关原因(如液体摄入不足、心功能不全、药物影响)引起,发现尿少应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治疗措施。 一、肾脏相关原因导致尿少 1.急性肾衰竭 病因与机制: 肾前性因素:如严重脱水、大量失血、休克等,会使肾脏灌注不足。例如,患者因外伤大量失血后,肾脏的血液供应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导致尿少。老年人由于机体调节功能减退,在脱水等情况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其肾脏的储备功能相对较弱。 肾性因素:各种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等。比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前多有链球菌等感染史,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滤过率降低,引起尿少。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患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对常见,且起病前多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前驱史。 肾后性因素: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尿路梗阻。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较为常见,增生的前列腺堵塞尿道,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升高,进而影响肾小球滤过,出现尿少。 2.慢性肾衰竭 随着病情进展,肾脏的功能逐渐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对水和电解质的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尿少的情况。慢性肾衰竭患者多有长期的肾脏基础疾病史,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不同年龄阶段均可患病,糖尿病肾病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尿少等症状。 二、非肾脏相关原因导致尿少 1.液体摄入不足 例如,高温环境下出汗过多,但未及时补充水分;或者患者有意识地限制水分摄入,如一些节食减肥者、有意识控制饮水量的人群等。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在液体摄入不足时都可能出现尿少。儿童如果在炎热天气玩耍后未及时喝水,容易因液体摄入不足导致尿少。 2.心功能不全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肾脏灌注不足。例如,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脏排出量减少,肾脏的血液供应相应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从而引起尿少。老年人是心功能不全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衰退,且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更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相关的尿少情况。 3.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导致尿少,如利尿剂使用不当(突然大量使用强效利尿剂可能导致血容量不足,进而引起尿少)、某些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某些肾毒性药物时更易出现尿少情况,需要特别谨慎用药。 当发现尿少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6 13:22:56
  • 肾炎的早期症状女

    女性肾炎早期有水肿、尿液异常、高血压、腰酸乏力等表现,水肿常出现在眼睑等部位,尿液可现泡沫、血尿,部分有血压升高,腰酸乏力也可能出现,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一、水肿 表现:女性肾炎早期水肿常出现在眼睑、颜面等部位。早晨起床后,眼睑肿胀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夜间休息时,身体代谢缓慢,水分容易在组织疏松的眼睑部位积聚。随着病情发展,水肿可能会蔓延至下肢,严重时可波及全身。例如,部分女性患者会发现自己穿鞋子比以往紧了,或者下肢按压后出现凹陷且不易恢复。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年轻女性若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使水肿情况更易出现且恢复相对较慢。而中老年女性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肾脏功能也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对水钠的调节能力减弱,所以更易在肾炎早期出现水肿症状。 二、尿液异常 蛋白尿:尿液中可出现泡沫,且泡沫较长时间不消失。这是因为尿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改变了尿液的表面张力,从而形成不易消散的泡沫。女性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清洗内裤时,内裤上有不易清洗的泡沫状物质。 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镜下血尿则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红细胞增多。血尿的出现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不同年龄女性血尿原因可能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因泌尿系统感染等诱因引发肾炎导致血尿,而中老年女性需警惕肾脏本身病变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所致。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女性若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排泄负担,可能促使肾炎早期尿液异常表现更明显。比如每天盐摄入超过6克,会使肾脏对水钠的调节压力增大,影响肾脏功能,进而加重尿液异常情况。 三、高血压 表现:部分女性肾炎患者早期可出现血压升高,表现为头晕、头痛等症状。但需注意,头晕、头痛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如劳累、睡眠不足等,所以女性若出现这些症状且血压升高,需警惕肾炎可能。 与年龄、病史的关系:中老年女性本身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若既往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患肾炎后血压更易升高且控制相对困难。年轻女性若有肾炎家族史,在出现血压升高时更应重视,排查肾炎相关因素。 四、其他症状 腰酸乏力:女性肾炎早期可能会感到腰部酸痛,且容易疲劳、乏力。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身体代谢废物排泄不畅,毒素积聚可能会引起腰部不适,同时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乏力。不同年龄女性腰酸乏力的感受可能不同,年轻女性可能因过度劳累等原因易将其与其他因素混淆,而中老年女性则需结合自身肾脏健康状况来判断。 总之,女性若出现上述肾炎早期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炎并进行干预。

    2025-10-16 13:22:31
  • 多囊肾怎么治疗

    多囊肾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控制血压、控制感染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注意生活方式并定期监测;控制血压常用ACEI和ARB类药物,目标血压依情况而异;控制感染要预防并及时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有囊肿去顶减压术和肾移植,前者适特定患者,后者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且需严格评估和后续管理。 定期监测: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血压监测以及肾脏超声检查等。肾功能检查可通过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脏功能状态;血压监测能及时发现高血压情况,因为多囊肾患者常合并高血压,且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肾脏超声检查可观察囊肿的大小、数量变化等,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儿童患者也需定期监测囊肿情况,关注其生长速度对肾脏结构的影响。 控制血压 药物选择: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具有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作用。例如,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等,ARB类药物氯沙坦等,它们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发挥作用,但在儿童患者中的使用需谨慎评估,要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 血压目标:一般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对于合并蛋白尿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更严格,应低于125/75mmHg。不同年龄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可能略有差异,老年患者需综合考虑心脑血管等其他器官的情况来调整血压控制目标。 控制感染 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女性患者要注意经期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治疗。对于儿童患者,要加强日常护理,如勤换尿布等,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成年患者要注意避免劳累、受凉等诱发感染的因素。 感染治疗:如果发生尿路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囊肿感染等情况,也需要使用抗生素,且要足够疗程以彻底控制感染,防止感染扩散加重病情。 手术治疗 囊肿去顶减压术:适用于囊肿较大且有症状的患者,通过手术去除囊肿顶部,减轻囊肿对肾脏实质的压迫,延缓肾功能减退。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肾脏仍在发育中,手术需谨慎考虑,要充分权衡手术风险与获益;成年患者若囊肿引起严重疼痛、出血等症状且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该手术。 肾移植: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肾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进行严格的配型等评估,且术后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同年龄患者在肾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等方面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2025-10-16 13:22:06
  • 糖尿病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糖尿病肾病会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表现,儿童患者有影响生长发育等特殊表现,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且病情更复杂,蛋白尿早期24小时定量20-200mg/24h等,水肿因低蛋白血症和水钠潴留,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有关,肾功能通过GFR评估,早期可正常或升高,随病情进展下降。 水肿 发生机制:主要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以及低蛋白血症有关。当大量蛋白尿丢失后,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表现形式:可表现为眼睑水肿,尤其是晨起时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对于儿童糖尿病肾病患者,水肿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等,因为水肿会导致组织液异常积聚,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分布等。在不同性别患者中,水肿表现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具体程度可能因个体对水钠代谢的不同调节而有所不同。 高血压 关联情况: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一方面是因为肾脏病变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引起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另一方面,长期糖尿病状态也会影响血管的弹性和功能。 血压范围:血压可高于正常范围,对于一般成人,收缩压可能高于140mmHg,舒张压高于90mmHg,而儿童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也有其正常参考范围,若超出则提示高血压存在。不同年龄、不同病情阶段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目标可能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管理。 肾功能减退 指标变化:通过肾小球滤过率(GFR)来评估肾功能,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GFR可能正常或升高,随着病情进展,GFR逐渐下降。例如,成人正常GFR一般在90-120ml/(min·1.73m2),当GFR下降到60-89ml/(min·1.73m2)时处于肾功能轻度减退,30-59ml/(min·1.73m2)为中度减退,小于30ml/(min·1.73m2)为重度减退。儿童糖尿病肾病患者的GFR参考范围与成人不同,也会随着病情发展出现相应变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是否保持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会影响肾功能减退的速度,有良好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肾功能减退相对缓慢。 其他表现 儿童特殊表现:儿童糖尿病肾病除了上述表现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糖尿病肾病导致的代谢紊乱等会干扰儿童正常的生长激素分泌、营养物质代谢等,可能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 老年患者特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病情变化相对复杂,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减退等表现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且更易出现并发症,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综合管理。

    2025-10-16 13:21: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