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检查肾功能问题挂什么科室
怀疑肾功能问题时,应先挂肾病内科。儿童挂儿科,孕妇挂妇产科,老人挂老年科。患糖尿病、高血压、红斑狼疮等疾病挂相应科室,药物副作用或中毒挂药物不良反应科或中毒科,外伤引起挂外科,其他原因挂相应科室。医院科室设置可能不同,可咨询导医或挂号处。 如果怀疑有肾功能问题,应该挂肾病内科。 如果是儿童,应该挂儿科。 如果是孕妇,应该挂妇产科。 如果是老年人,应该挂老年科。 如果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患者,应该挂相应的科室,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 如果是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肾功能问题,应该挂药物不良反应科。 如果是因中毒引起的肾功能问题,应该挂中毒科。 如果是因外伤引起的肾功能问题,应该挂外科。 如果是因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问题,应该挂相应的科室。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医院的科室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应该挂哪个科室,可以咨询医院的导医或者挂号处。
2025-04-30 12:13:57 -
尿隐血是怎么回事2十
尿隐血2+表明患者尿液中有红细胞或其裂解产物,也就是血尿,这可能由肾炎、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感染等导致。 一、肾炎:肾炎患者常会出现血尿,检查时可呈现尿隐血2+。此外,肾炎还可能致使患者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状况。如果是肾炎引发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厄贝沙坦、氯沙坦等药物进行医治。 二、泌尿系统结石:患有泌尿系统结石通常会有血尿,且常伴有肾部绞痛症状,检查时也会出现尿隐血2+。若为泌尿系统结石引起,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复方金钱草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三、尿路感染:发生尿路感染时会出现血尿,检查显示尿隐血2+。尿路感染患者的泌尿系统中有大量细菌繁殖,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此时易使血液进入尿液中,形成肉眼可见的血尿。如果由尿路感染导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洛、头孢尼西等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当发现尿隐血2+时,应进一步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025-04-30 12:13:57 -
肾功能不好吃什么水果
肾功能不好的人适合食用梨、香蕉、橘子和苹果等水果,这些水果富含营养且对肾脏有益,但需注意适量,并避免食用高钾水果。若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食用水果前应咨询医生。 1.梨 梨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心肌活力,降低血压。 2.香蕉 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可使过多的钠离子排出,使血压降低。另外,香蕉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排便顺畅。 3.橘子 橘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尼克酸等,它们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所以,冠心病、血脂高的人多吃橘子很有好处。 4.苹果 苹果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和钾,可有利尿作用,有利于维持肾脏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肾功能不好的人在食用水果时应适量,同时,应避免食用高钾水果,如香蕉、橘子、哈密瓜等。如果肾功能不好的人同时还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食用水果时应咨询医生的意见,以免影响病情。
2025-04-30 12:13:56 -
肾衰竭早期是什么症状
肾衰竭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肾衰竭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如疲劳、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臭、皮肤瘙痒、贫血、夜尿增多、尿液泡沫增多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肾衰竭导致的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内分泌失调等有关。然而,这些症状并不特异,也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表现,因此容易被忽视。 此外,一些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更应关注肾脏健康,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肾衰竭早期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透析治疗和肾移植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肾衰竭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025-04-30 12:13:55 -
关于尿蛋白高
尿蛋白高可能是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所致,也可能是慢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等疾病引发。需依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当食用过多高蛋白食物时,可能会导致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出现尿蛋白高的情况。此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善,比如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二、慢性肾炎:这是一种源于肾小球慢性损伤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尿蛋白、血尿以及身体水肿等。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来缓解疼痛等症状,使用氢氯噻嗪片来利尿消肿等。 三、糖尿病性肾病:一般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在中晚期容易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可使用阿卡波糖片来控制血糖,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来控制血压等。 此外,还可能与肾病综合征有关,应及时前往肾内科检查,明确原因后遵医嘱进行正确治疗。 总之,尿蛋白高的原因多样,应明确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改善症状,维护身体健康。
2025-04-30 12: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