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紫癜肾炎真的治不好吗

    紫癜肾炎可分层治疗,轻度者经避免接触过敏原等一般措施部分可缓解,重者用药物干预;预后与初始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及时规范治疗及个体差异相关,儿童需防感染、保证休息营养等,成年要调整生活方式;未来有新型免疫抑制剂研发及基因治疗等研究进展。 一、紫癜肾炎的治疗现状 紫癜肾炎并非完全不可治愈。临床中依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分层治疗策略。对于轻度的紫癜肾炎患者,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药物、花粉等)、适当休息等一般治疗措施,部分患者病情可得到缓解。而对于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会运用药物干预,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肾脏的炎症损伤。众多临床研究显示,经规范治疗后,多数紫癜肾炎患者的蛋白尿等指标能逐渐改善,肾功能得以维持稳定,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二、影响紫癜肾炎预后的相关因素 (一)病情初始严重程度 若患者在患病初期蛋白尿程度较重、肾功能已受到明显影响,那么预后相对可能较差;但若是发病时病情较轻,如仅为轻度血尿、少量蛋白尿,通过积极规范治疗,预后通常较好。 (二)是否及时规范治疗 患者能否尽早接受正规的医疗干预至关重要。若能在紫癜肾炎早期就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包括准确规避过敏原、规范使用药物等,可有效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反之,若延误治疗,病情可能逐渐进展,发展为慢性肾脏病甚至肾衰竭。 (三)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存在差异,例如儿童患者与成年患者在免疫系统功能、对药物的耐受及反应等方面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需注重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而成年患者则要关注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配合治疗。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要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患紫癜肾炎时,需特别留意避免感染,因为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要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同时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二)成年患者 成年紫癜肾炎患者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方面,遵循低盐、优质低蛋白的原则,控制血压、血糖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以减轻肾脏负担,配合药物治疗促进病情康复。 四、未来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前,针对紫癜肾炎的治疗不断有新的研究进展。例如,一些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发正在探索中,有望为紫癜肾炎患者带来更精准、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案。同时,基因治疗等新兴治疗手段也在相关研究阶段,虽然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为紫癜肾炎的治愈带来了新的希望,不过这些都需要经过大量严格的临床验证后才能逐步推广应用。

    2025-10-16 13:05:01
  • 腰疼尿黄是肾炎吗

    腰疼尿黄不一定是肾炎,腰疼可能因肌肉骨骼因素(如年龄性别影响、生活方式因素)或泌尿系统其他问题(如肾结石)引起,尿黄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如饮水过少)或泌尿系统因素(如尿道炎等炎症)导致,肾炎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典型表现,其诊断需综合实验室检查等,所以出现腰疼尿黄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一、腰疼的可能原因 1.肌肉骨骼因素 年龄与性别影响:成年人中,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因腰部肌肉劳损导致腰疼,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腰部肌肉反复受力,容易出现劳损;中老年人可能因腰椎退变,如腰椎骨质增生等引起腰疼,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变化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也会增加腰疼的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久坐、久站、弯腰工作等不良姿势会使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腰疼。例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坐着办公,缺乏运动,腰部肌肉得不到放松,就容易出现腰疼。 2.泌尿系统其他问题 肾结石:肾结石患者可能出现腰疼,疼痛多为绞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等部位,同时可能伴有尿黄。肾结石的形成与代谢、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患病,比如饮食中摄入过多高钙、高草酸食物的人更容易患肾结石。 二、尿黄的可能原因 1.生理性因素 饮水过少:如果喝水少,尿液浓缩,就会导致尿黄,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无论年龄、性别,长时间不喝水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出汗多但饮水不足时,就容易出现尿黄。 2.泌尿系统因素 尿道炎等炎症:泌尿系统炎症可能导致尿黄,同时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相对更容易患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炎症。 三、肾炎的相关表现 1.典型肾炎表现 蛋白尿: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 水肿:多从眼睑、颜面等部位开始出现水肿,逐渐波及全身,不同年龄的肾炎患者都可能出现水肿表现,儿童肾炎患者水肿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 高血压:部分肾炎患者会出现高血压,年龄不同,高血压对身体的影响程度不同,老年人患肾炎合并高血压可能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2.肾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判断 实验室检查:需要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尿常规中除了看尿黄情况,还要看是否有蛋白尿、血尿等,肾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通过这些检查综合判断是否患有肾炎。 总之,腰疼尿黄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不一定就是肾炎,需要结合具体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如果出现腰疼尿黄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2025-10-16 13:04:43
  • 慢性肾炎能吃啥肉

    慢性肾炎患者选择优质蛋白肉类如去皮鸡肉、鱼肉等,按自身情况控制摄入量,儿童、老年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烹饪选清蒸、炖煮等健康方式。 一、优质蛋白肉类选择 慢性肾炎患者可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含量高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的肉类,如鸡肉、鸭肉(去皮后)、鱼肉等。鸡肉和鸭肉去皮后,蛋白质占比较高,且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例如,每100克去皮鸡肉中蛋白质含量约为20克左右,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鱼肉也是不错的选择,像鲈鱼,每100克鲈鱼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8.6克,而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相对友好,同时也能为慢性肾炎患者提供必要的蛋白质营养。 二、摄入量控制 慢性肾炎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肉类的摄入量。一般来说,成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等情况来调整,对于有蛋白尿等情况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控制在0.8-1.0g/(kg·d)左右。以一个体重60kg的患者为例,每天蛋白质摄入量按0.8g/kg计算,则为48g左右,若以优质蛋白肉类来计算,鸡肉、鱼肉等优质蛋白肉类的摄入量可相应控制,大约鸡肉每天可吃60-75克,鱼肉每天可吃80-100克左右,具体还需结合患者的肾功能等综合情况由医生指导调整。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有一定需求,但也要严格遵循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在选择肉类时同样优先选择上述优质蛋白肉类,且摄入量需要更加精准地根据体重等情况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因蛋白质摄入过多加重肾脏负担,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求。 老年慢性肾炎患者:老年患者肾功能多有减退,在肉类选择和摄入量控制上更要谨慎。优质蛋白肉类的选择和摄入量需综合考虑其肾功能、消化功能等情况。例如,老年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在烹饪鱼肉、鸡肉等肉类时要做得更加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同时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蛋白质摄入量标准来控制肉类等食物的摄入,以维持身体营养需求又不加重肾脏负担。 四、烹饪方式选择 慢性肾炎患者烹饪肉类时应选择健康的方式,如清蒸、炖煮等,避免采用油炸、油煎等方式。清蒸鸡肉或鱼肉能最大程度保留肉类的营养成分,且油脂摄入少;炖煮时可加入一些清淡的食材,如冬瓜、胡萝卜等,既增加了营养的多样性,又不会因为过多油脂等加重肾脏负担。例如清蒸鲈鱼,将鲈鱼处理干净后,放入蒸锅中蒸熟,加入适量葱姜丝、蒸鱼豉油等调味,这样的烹饪方式保留了鱼肉的营养,适合慢性肾炎患者食用。

    2025-10-16 13:03:48
  • 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有关。感染因素包括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发免疫炎症反应致病;自身免疫因素是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肾小球组织致炎;遗传因素使部分人易感性增加,多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结合感染等环境因素发病。 具体情况: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病原体,多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发病。例如,呼吸道感染后,一般经过1-3周的潜伏期才会出现肾炎症状;皮肤感染后潜伏期相对较长,约2-4周。儿童和青少年更易在呼吸道感染后发生链球菌相关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链球菌的侵袭。 其他病原体感染 具体情况:其他一些病原体也可能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梅毒螺旋体、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寄生虫(如疟原虫、血吸虫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在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是通过病原体感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损伤肾小球而致病。例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肾炎,可能是由于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起炎症反应;对于有寄生虫感染病史的患者,如血吸虫感染,寄生虫的代谢产物等作为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 自身免疫因素 具体情况:当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可能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的肾小球组织。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肾小球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内,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等受到影响。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肾脏损害中可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约有50%-70%会出现肾脏受累,表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病变,女性患者相对男性更易发生此类情况,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等因素导致自身免疫调节机制相对更容易出现紊乱有关。 遗传因素 具体情况: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会增加个体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易感性。例如,有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相关。如果家族中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史,那么家族成员患该病的风险可能会相对较高。但遗传因素并不是单独致病的因素,通常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结合感染等环境因素才会发病。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注意预防感染等可能诱发疾病的因素,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的感染源等。

    2025-10-16 13:03:28
  • 什么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

    急性肾小球肾炎有典型症状和伴随表现,典型症状包括血尿(肉眼或镜下,儿童肉眼血尿较常见)、蛋白尿(尿有泡沫且久不消失)、水肿(从眼睑颜面部始,晨起明显,可致全身)、高血压(部分患者有,儿童血压升高程度或有差异);伴随表现有少尿、乏力疲倦、严重时可现一过性肾功能不全相关表现,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医生需综合多因素诊断评估。 一、典型症状 (一)血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出现血尿,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这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漏出进入尿液。儿童患者肉眼血尿相对较常见,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尿液颜色变化,但家长可观察到尿液外观异常。 (二)蛋白尿 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尿中可出现泡沫,且较长时间不消失。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蛋白质滤过增多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不同年龄患者蛋白尿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一般儿童患者蛋白尿情况需密切监测,因为蛋白尿持续存在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发育。 (三)水肿 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水肿,晨起时较为明显,然后可发展至全身。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引起。儿童患者水肿时可能伴有尿量减少,家长可能发现孩子晨起后眼睑肿胀,活动后水肿情况可能有变化。 (四)高血压 部分患者会出现高血压,儿童患者相对成人可能血压升高程度有所不同,但也需重视。高血压的发生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当出现高血压时,患者可能有头晕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年龄较大能表述的儿童可能会诉说头晕。 二、伴随表现 (一)少尿 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低于正常范围。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尿液生成减少。对于儿童患者,需关注其每日尿量情况,与正常同龄儿童尿量对比,若明显减少需警惕病情变化。 (二)乏力、疲倦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这与疾病导致身体代谢紊乱、营养物质利用障碍等因素有关。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较以往减少,不愿意参与原本喜爱的运动等。 (三)肾功能异常相关表现 严重时可能出现一过性肾功能不全相关表现,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等,但多数患者肾功能可在病情恢复后逐渐恢复正常。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年龄较小的儿童,肾功能异常的监测更为重要,因为儿童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肾功能变化可能更迅速地影响整体健康。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涵盖了尿液改变、水肿、高血压等多方面,不同年龄患者在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临床医生需综合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诊断和评估。

    2025-10-16 13:03: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