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尿免疫球蛋白g临床意义是什么

    尿免疫球蛋白g的正常值为7.0-12.6g/L,高于12.6g/L则处于危险值,提示肾功能下降或肾脏有炎症,需警惕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等。 一、糖尿病肾病: 1.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具体症状包括高血压、水肿、泡沫尿、乏力、面色苍白等,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血等并发症。 2.治疗包括早期干预各种危险因素和终末期肾脏病的肾脏替代治疗。目前主要通过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片或阿卡波糖片)和降压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或依那普利片),严重者需进行肾脏移植,多数需长期持续治疗。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 1.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由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阳光或紫外线照射、某些药物诱发、雌激素等多因素所致,是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引发的肾脏病变为典型的自身免疫复合物肾病。 2.症状可出现尿免疫球蛋白g增高、血沉增快、血清蛋白白蛋白降低,根据临床症状可给予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片或泼尼松龙片)和细胞毒素(环孢素胶囊、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平时要避免日光曝晒、紫外线照射,难以避免时要使用遮阳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长裤,皮肤涂防晒膏等。 总之,当尿免疫球蛋白g高于正常值时要引起重视,可能是某些肾病的提示,应根据具体疾病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以维护肾脏健康。

    2025-08-07 15:26:34
  • 紫癜肾炎尿常规

    紫癜肾炎尿常规常见尿蛋白阳性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因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受损致蛋白质漏出,红细胞增多多为肾小球源性且儿童畸形率与病情活动相关,可见红细胞管型等提示肾小球内出血及肾脏实质炎症损伤,有紫癜病史出现管型需高度警惕紫癜肾炎相关肾损伤。 一、紫癜肾炎尿常规常见指标及意义 1.尿蛋白:尿常规中尿蛋白检测呈阳性是紫癜肾炎常见表现之一,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因免疫复合物沉积等损伤,导致蛋白质漏出至尿液。尿蛋白定量等进一步检查可评估蛋白尿程度,儿童因肾脏发育尚不完善,蛋白尿表现可能更需结合年龄综合判断,如幼儿期蛋白尿情况可能与成人有差异,需关注不同年龄段尿蛋白变化对病情评估的意义; 2.红细胞:镜检可见红细胞增多,多为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呈畸形。这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通过受损滤过膜时受挤压变形,不同性别患者在红细胞增多机制上无本质区别,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红细胞形态变化有特点,如儿童紫癜肾炎患者红细胞畸形率常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需留意儿童红细胞形态与病情的关联; 3.管型:可见红细胞管型等,红细胞管型是紫癜肾炎肾脏受累的重要指标,提示肾小球内有出血并形成管型,反映肾脏实质存在炎症性损伤过程,有紫癜病史且尿常规出现管型时,需高度警惕紫癜肾炎相关肾损伤,不同病史患者管型出现情况因个体病情发展不同而有差异。

    2025-08-07 15:26:15
  • 肾素是由哪种细胞分泌的

    肾素由肾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分泌,球旁细胞是入球和出球小动脉管壁特殊分化的平滑肌细胞,肾素能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发挥调节血压等作用,不同年龄段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基本机制相对稳定,儿童分泌功能随肾脏发育成熟渐趋稳定,正常生理情况下男女肾素分泌无本质性别差异,特殊病理状态可能有影响,健康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改变其功能,长期不良生活方式间接影响,肾脏病史人群患肾脏疾病可能致肾素分泌异常需监测评估 从年龄因素来看,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有差异,但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的基本机制在各年龄段相对稳定。对于儿童,肾脏处于不断发育完善过程中,但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的细胞基础是存在的,其分泌功能会随着肾脏整体发育逐渐成熟而趋于稳定。从性别角度,一般来说正常生理情况下,男性和女性在肾素分泌的细胞基础上没有本质性别差异导致的分泌量显著不同,但在一些特殊病理状态下可能会因激素等因素产生一定影响。生活方式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一般不会直接改变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的基本功能,但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等可能通过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等间接影响肾素分泌。对于有肾脏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时,可能会影响球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肾素分泌异常,需要密切监测肾素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来评估病情和制定诊疗方案。

    2025-08-07 15:25:49
  • 紫癜肾炎可以吃木耳吗

    紫癜肾炎患者食用木耳无证据表明会对病情产生负面作用但要注意个体过敏情况对于紫癜肾炎患儿需确保木耳煮透且适量食用遵循饮食安全原则。 一、紫癜肾炎患者食用木耳的可行性分析 紫癜肾炎是一种与免疫系统相关的肾脏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需兼顾营养摄入与病情稳定。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富含膳食纤维、铁元素、维生素(如维生素K等)等。从现有科学研究来看,并没有证据表明木耳会对紫癜肾炎患者的病情产生负面作用。紫癜肾炎患者的肾脏功能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木耳中的营养成分一般不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也不会诱发病情的异常波动。 二、食用木耳的注意事项 (一)个体过敏情况 部分紫癜肾炎患者可能存在食物过敏的情况,如果患者对木耳过敏,那么绝对不能食用木耳,否则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进而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对肾脏病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食用木耳前,需确认患者不存在木耳过敏史。 (二)儿童患者的特殊情况 对于紫癜肾炎患儿,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食用木耳时需要特别注意烹饪方式。要确保木耳被充分煮透,这样有助于患儿咀嚼和消化,避免因木耳未煮透导致难以咀嚼而引起呛咳等意外情况。同时,儿童食用木耳需控制适量,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在保障营养摄入的同时,确保饮食安全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025-08-07 15:24:43
  • 链球菌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

    链球菌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可能提示存在链球菌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链球菌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可能提示存在链球菌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链球菌感染:A族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引起咽炎、猩红热等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如果近期有链球菌感染的症状,如咽痛、发热、皮疹等,或有链球菌感染的病史,链球菌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可能是感染后的反应。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链球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链球菌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这些疾病通常会伴有其他症状,如关节痛、皮疹、脱发、口腔溃疡等。需要进一步检查自身抗体、补体等,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原因,链球菌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药物过敏、恶性肿瘤、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等。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总之,链球菌尿免疫球蛋白G偏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明确原因。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

    2025-08-07 15:24: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