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肾炎性水肿的主要机制
肾炎时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球-管失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水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肾炎性水肿起始机制之一,球-管失衡致钠水潴留,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增高促进水肿形成,不同年龄人群机制因基础疾病等有差异。 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炎时,肾小球发生炎症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以及肾小球有效滤过面积减少,进而使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例如,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累及肾小球时,炎症介质作用于肾小球,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有效滤过面积减小,使得水和溶质的滤过减少。对于儿童患者,肾小球肾炎可能由链球菌感染等诱发,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损伤肾小球,导致滤过功能障碍;成年患者则可能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发肾炎,同样会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情况,这是肾炎性水肿发生的重要起始机制之一。 二、球-管失衡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同时,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导致球-管失衡。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水和钠量与肾小管重吸收的水和钠量保持相对平衡。当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时,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仍按正常比例进行,使得钠、水在体内潴留。比如,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相对增高,而静水压相对降低,这有利于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醛固酮分泌增多,进一步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加重钠、水潴留,从而引发水肿。不同年龄人群中,球-管失衡的机制可能因基础疾病不同而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在感染后免疫反应影响RAAS等调节机制,成年患者则可能因慢性疾病导致RAAS长期处于激活状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球-管失衡。 三、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肾炎时,炎症介质释放,如组胺、前列腺素等,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从肾小球滤过膜漏出增多,使得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一方面,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得血管内的水分更容易渗出到组织间隙;另一方面,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相对增高,进一步促进水肿的形成。例如,在急性肾炎等疾病中,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血管弹性下降等情况,肾炎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更易引发水肿,且水肿可能更难消退;儿童患者由于机体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水肿可能进展较快,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处理。
2025-10-23 13:55:58 -
肾盂肾炎好治疗吗
肾盂肾炎包括急性和慢性,急性多数及时有效治疗可治愈,若有基础疾病等情况治疗有差异,儿童患者用药需特殊考虑且要随访;慢性相对难完全治愈,需综合处理,针对感染和基础病因,老年及女性慢性肾盂肾炎治疗各有特点,且女性易复发需注意日常卫生减少复发风险。 一、急性肾盂肾炎 1.一般情况 大多数急性肾盂肾炎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等。一般经过10-14天的规范抗菌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尿常规等检查指标可逐渐恢复正常。例如,有研究显示,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治愈率较高。对于没有复杂因素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治疗相对顺利。 但如果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肾盂肾炎的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盂肾炎时,由于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下,治疗可能需要更谨慎地选择抗生素,并且需要更好地控制血糖才能促进病情恢复。 对于儿童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儿童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影响,要选择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抗生素种类。同时,儿童急性肾盂肾炎也需要及时规范治疗,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如发展成慢性肾盂肾炎等。 2.治疗后的随访 在完成抗生素治疗后,需要进行随访复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等,以确保感染完全治愈,防止复发情况发生。 二.慢性肾盂肾炎 1.治疗难度 慢性肾盂肾炎相对较难完全治愈,治疗目标主要是以控制症状复发、延缓肾功能恶化等为主。慢性肾盂肾炎往往存在尿路解剖结构异常或者功能异常等基础情况,例如存在尿路结石、尿路畸形等情况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从而容易反复发生肾盂肾炎感染;另外,肾脏实质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在治疗上需要综合处理,一方面针对感染进行抗菌治疗,另一方面针对基础病因处理,如果存在尿路结石可能需要考虑碎石等治疗措施解除梗阻因素;如果存在尿路畸形可能也需要相应的外科干预措施,但外科干预可能面临一定风险。对于老年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身体整体状况变化,因为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可能降低,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等情况会影响治疗安全性及效果。 对于女性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由于女性尿道短等生理特点,相对更容易复发肾盂肾炎感染,在日常生活中需更加注意个人卫生等情况以减少复发风险,比如要注意会阴部清洁等。
2025-10-23 13:55:57 -
急性肾盂肾炎可以治疗吗
急性肾盂肾炎可通过一般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包括经验性抗感染及根据药敏调整),不同人群治疗有注意事项,治疗后需随访,可通过多饮水勤排尿、注意会阴部清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来预防。 一、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肾盂肾炎是可以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等。 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以降低髓质渗透压,提高机体吞噬细胞功能,冲洗掉膀胱内的细菌。发热者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 抗感染治疗: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在留取尿常规、尿细菌培养等检查标本后,应立即开始抗感染治疗。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等)等。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待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回报后,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果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多数经过有效治疗后可在短期内治愈;如果是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治疗相对复杂,可能需要延长疗程等。 二、不同人群急性肾盂肾炎治疗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急性肾盂肾炎多与尿路结构异常等因素相关,治疗时要注意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等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一般不用于18岁以下儿童。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尿液情况等,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孕妇:孕妇患急性肾盂肾炎需积极治疗,因为孕期感染可能影响胎儿。应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用药时要权衡母亲感染治疗的必要性和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同时要加强孕期监测,观察孕妇和胎儿的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急性肾盂肾炎常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治疗时除了抗感染外,还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可能减退,用药时要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并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后的随访及预防 随访:在抗感染治疗结束后1周和1个月时需复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以了解治疗效果,判断是否治愈。如果存在复发等情况,需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 多饮水、勤排尿:这是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每日饮水应保持在1500-2000ml以上,通过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路的作用,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停留时间。 注意会阴部清洁:女性尤其要注意经期、妊娠期、产褥期的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性生活后应立即排尿。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前列腺增生患者如有排尿困难等情况应及时治疗,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
2025-10-23 13:55:35 -
肾囊肿需要治疗吗
肾囊肿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囊肿的大小、数量、症状及潜在健康问题,一般小于4厘米的单纯性肾囊肿通常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较大或有症状的囊肿可能需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观察和监测、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因人而异。 1.囊肿的大小和数量:一般来说,小于4厘米的单纯性肾囊肿通常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其大小和变化情况。如果囊肿较大(通常大于4厘米)或数量较多,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2.症状:如果肾囊肿引起腰痛、血尿、高血压或其他不适症状,可能需要治疗。此外,如果囊肿位于肾脏的重要部位,如肾盂或肾盏,也可能需要治疗。 3.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患者有其他健康问题,如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肾囊肿的治疗可能需要更加谨慎。这些健康问题可能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 4.家族史:如果患者有肾囊肿或其他肾脏疾病的家族史,可能需要更早地进行评估和治疗,以预防疾病的进展。 治疗肾囊肿的方法包括: 1.观察和监测:对于大多数小的、无症状的肾囊肿,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医生会密切观察囊肿的大小、数量和症状的变化。 2.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囊肿较大、引起症状、有恶变风险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囊肿去顶减压术、囊肿切除术等。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经皮穿刺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吸出来,并注入硬化剂,使囊肿闭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肾囊肿。 4.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直接治疗肾囊肿。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或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肾囊肿的治疗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查,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对于儿童肾囊肿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医生会根据囊肿的具体情况、患儿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选择观察和监测,而在其他情况下,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此外,对于老年人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治疗肾囊肿也需要更加个体化。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治疗风险,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总之,肾囊肿是否需要治疗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患者应该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治疗的利弊和风险,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做出决策。如果对肾囊肿的治疗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10-23 13:55:08 -
尿常规和泌尿系彩超能不能排除肾病
尿常规是排查肾病基础项目,可通过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辅助排查;泌尿系彩超能观察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如肾脏形态、血流情况来辅助排查,但二者不能完全排除所有肾病,还需结合其他检查,且不同人群排查有特殊情况。 一、尿常规对肾病的排查作用 尿常规是排查肾病的基础检查项目之一,其中包含多项重要指标。 尿蛋白: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有极少量蛋白,若尿蛋白检测呈阳性,提示肾脏可能存在损伤,如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使得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例如一些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 红细胞:正常尿液中红细胞含量极少,若尿中红细胞增多(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可能与肾小球源性血尿有关,常见于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肾脏疾病,当然也可能是泌尿系统其他部位如肾盂、输尿管、膀胱等的病变引起,但肾脏疾病导致的血尿往往有其特定的形态学特点,通过进一步检查可辅助判断是否为肾病相关。 白细胞:尿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等,而某些自身免疫性肾病也可能伴有白细胞的异常,所以尿常规中的白细胞指标可辅助排查肾病相关的感染或炎症情况。 二、泌尿系彩超对肾病的排查作用 泌尿系彩超主要用于观察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是否异常。 肾脏形态:通过彩超可以查看肾脏的大小、形态等。例如,多囊肾患者的肾脏彩超可发现肾脏体积增大,且有多个囊性无回声区;肾萎缩患者则可见肾脏体积缩小。一些慢性肾病进展到后期可能出现肾脏形态的改变,通过彩超能初步发现这些形态学的异常,从而辅助排查肾病。 肾脏血流情况:彩超可以检测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对于一些因血管因素导致的肾病,如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性高血压相关肾病等,通过观察肾脏血流情况有助于排查。比如肾动脉狭窄时,彩超可能发现肾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等情况。 不过,尿常规和泌尿系彩超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肾病。有些早期肾病可能尿常规指标无明显异常,或者泌尿系彩超也未发现明显形态学改变,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例如一些轻微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可能尿常规仅表现为极少量蛋白,泌尿系彩超也无特殊异常,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肾穿刺活检来明确肾脏病变的具体类型等情况以准确排查肾病。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肾病患者,除了上述检查外,还需考虑儿童肾病的一些特殊类型及特点,进行更全面细致的评估排查;老年肾病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排查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对肾脏疾病的影响等。
2025-10-23 13:5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