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难治性肾病,先天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慢性肾炎综合征好治吗
慢性肾炎综合征不好治。 一、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复杂。如果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需使用保肾、控制高血压、降低蛋白尿的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身体。患者有肾功能不全时,可口服促进蛋白排泄的药物来降低蛋白尿,像肾衰宁胶囊、尿毒清颗粒等。若病情发展至晚期,可能需要进行肾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若是继发的慢性肾炎综合征,还需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二、患者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能吃太咸的食物,如腊肉、咸鸭蛋等,要少吃富含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等。还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防止病情加重。 总之,慢性肾炎综合征的治疗有难度,患者在各方面都要多加注意和配合治疗。
2025-04-01 22:14:31 -
尿毒症最佳治疗
尿毒症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注意饮食和休息。 1.血液透析 通过将血液引出体外,利用透析器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以维持生命。 2.腹膜透析 将透析液灌入腹腔,通过腹膜的过滤作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3.肾移植 将健康的肾脏移植到尿毒症患者体内,恢复肾脏的功能。 4.饮食治疗 限制蛋白质、钠、钾、磷等营养素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 5.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治疗尿毒症的并发症,如贫血、高血压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肾功能、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饮食和休息,以提高治疗效果。
2025-04-01 22:14:31 -
慢性肾炎如何检查
慢性肾炎通常可借助血常规、尿液检查、肾脏B超、肾脏活检等检查手段查出。 一、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患者有无贫血、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 二、尿液检查:涵盖尿液外观、理化检查、尿沉渣检查、生化检查、尿蛋白测定等方面。 三、肾脏B超:这是一种应用广泛且简便的肾脏检查方法。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般能检查出慢性肾炎。首先,血常规检查显示正常或仅有轻度贫血;其次,尿液检查可见程度不等的蛋白尿和(或)血尿,还可能见到红细胞管型,部分会出现大量蛋白尿;再者,B超检查显示肾脏大小正常,或出现双侧对称性缩小,肾皮质变薄等。此外,肾活检对于明确诊断很有帮助,还能评估肾损伤是否可逆以及能否治疗等。 总之,通过综合询问患者症状,结合上述多种检查结果,能较为准确地诊断慢性肾炎。
2025-04-01 22:14:23 -
慢性肾小球肾炎只有血尿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注意事项: 一、临床表现: 1.尿隐血阳性,急性发作期会出现明显血尿或肉眼血尿,蛋白尿明显加重。 2.尿沉渣中通常有红细胞以及颗粒管型或透明管型等。 二、注意事项: 1.病情急性期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轻度活动,如散步、慢跑等。 2.饮食方面,应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若近期有明显水肿或高血压,每日盐摄入量应小于3克,避免进食辛辣油腻食物、动物内脏、肥肉,注意戒烟戒酒,避免使用可能造成损害的药物。 3.平时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病情稳定期可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总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要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在不同时期做好相应的生活调整和注意事项,以利于病情的稳定和恢复。
2025-04-01 22:14:23 -
膜性肾病脚肿怎么办
最关键的要点为:膜性肾病脚肿的处理,一是应用利尿剂,二是患者白蛋白很低时可适当应用少量蛋白血浆制品,同时要治疗基础疾病。 一、利尿剂的应用: 1.常用利尿剂包括噻嗪类的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 病情较轻时可口服氢氯噻嗪、螺内酯等。 病情严重时可应用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强效利尿剂,且口服效果不理想时还可静脉应用,静脉泵入效果比静脉推注更强。 二、白蛋白很低时的处理: 1.当患者白蛋白低于20g以下时肿得非常严重,可适当给予少量蛋白血浆制品,以增强利尿剂效果。 但不能常规使用,因蛋白血浆制品用多了会增加肾脏负担且在尿中丢失也多。 膜性肾病脚肿问题,基本处理方式为应用利尿剂,白蛋白低肿得严重时可少量应用蛋白血浆制品以增效,但不可常规用,根本还在于治疗基础疾病。
2025-04-01 2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