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腹泻病、过敏性胃肠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内营养、对再发性腹痛、再发性呕吐、营养性疾病、胰腺炎、便秘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1997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1997年起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担任儿科临床工作。从事小儿消化科工作20年。尤其在营养不良、食物过敏、小儿上消化道狭窄内镜治疗有丰富经验。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儿科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临床营养学组委员。
展开-
水土不服拉肚子妙招
水土不服拉肚子是指人在异地因饮食或环境改变导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可通过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饮食调整、注意饮食卫生、适当运动和使用药物等妙招来缓解。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拉肚子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可以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维持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2.饮食调整:在拉肚子期间,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粥、面条、鸡肉等。 3.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水,以及生肉、生鱼等食物。 4.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拉肚子的症状,但应避免过度运动。 5.使用药物:如果拉肚子症状较为严重,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如果拉肚子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腹痛等,应及时就医。
2025-06-09 17:47:06 -
消化系统疾病都有哪些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肝脏、胆道、胰腺、腹膜等部位的疾病,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各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 1.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癌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3.小肠疾病:如肠炎、肠结核、肠梗阻等。 4.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大肠癌等。 5.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 6.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炎等。 7.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等。 8.腹膜疾病:如腹膜炎等。 9.其他: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2025-06-09 17:43:31 -
胃一吃东西就疼什么原因
吃东西后胃疼可能由饮食因素、胃部疾病、胆囊疾病、药物副作用及其他因素引起。 吃东西后胃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饮食因素:食用了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都可能导致胃疼。 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这些疾病会使胃黏膜受损,进食后食物刺激病变部位,引起疼痛。 胆囊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胆囊疾病也可能导致胃疼,疼痛通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疼。 其他因素: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吸烟等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疼。 如果经常出现进食后胃疼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于孕妇、老年人、有胃肠道疾病史的人群,更应重视胃疼症状,及时就医。
2025-06-09 17:40:11 -
化验大便多长时间内有效
一般情况下,大便标本采集后应在1小时内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可置于冰箱冷藏,但不超过8小时。此外,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的要求不同,特殊人群采集标本时也需注意,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或检验技师。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测项目对标本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大便潜血试验,要求在检查前3天内禁食肉类、动物血、肝脏和含铁剂药物等,以免出现假阳性结果。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在采集大便标本时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儿童可能不太配合,采集标本时需要家长或医护人员耐心安抚;老年人可能行动不便,需要有人协助;孕妇则需要注意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安全;患有肠道疾病的患者,在采集标本前需要告知医生具体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和时间。 总之,采集大便标本的时间和注意事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对标本采集有任何疑问,最好咨询医生或检验技师。
2025-06-09 17:30:19 -
有便意拉不出来什么原因造成的
便秘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排便经常感到困难。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饮食不规律:食物中缺乏膳食纤维、水分摄入不足或饮食过于精细,都可能导致便秘。 2.缺乏运动:运动量过少,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使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便秘。 3.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压力状态下,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便秘。 4.肠道疾病:如肠炎、肠梗阻、肠易激综合征等,都可能导致便秘。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可能会引起便秘。 6.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蠕动功能会逐渐减弱,容易导致便秘。 7.其他因素:如怀孕、长期卧床等,也可能导致便秘。 便秘可能会导致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口臭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长期便秘,还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因此,如果出现便秘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缓解。
2025-06-09 17:26:57